“游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费困局?破除“棘轮效应”,增强自我效能

昨天已经悄然逝去,今天就在眼前,而明天多么的深不可测,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眼前的今天,走出困境,让你的未来比过去更美。

“游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费困局?破除“棘轮效应”,增强自我效能

01 游牧青年陷入“棘轮困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游牧青年?

现代青年,他们的工作在变、居所在变,思维在变,价值观也在变。他们不愿意被束缚,很像古代那些游牧民族,四海为家。因此,这一代人被称为“游牧青年”。

青年志首席运营官Kevin Lee说:90后这一代被称为“游牧青年”,他们没有所谓固定的一条路,任何方向都可以走,他们追求本真,探索自我,追寻意义。

那么, 游牧青年有怎样的消费特点?

“游牧青年”除了自由感强、追求真我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显著特点。对此,《新周刊》杂志副主编何雄飞对新青年总结出了四个观察:

第一观察:虚拟的线上社交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观察:前置消费,他们享受第一、“填坑”第二、节省第三。

第三观察:弹性工作,在他们看来,996是个伪命题,他们反感的绝非是工作。

第四观察:他们主动跳出舒适圈,敢突破自我、挑战新鲜事物,不拘泥于固定生活方式。

目前,前置消费已成了游牧青年显著的特点之一,超前消费越来越被新一代青年人所追捧。

在中国,月收入4000+的年轻人办理信用卡的比例已超过76%,各类互联网平台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它们为新一代年轻人提供消费支持。

据美国《新闻周刊》2019年报道,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调查发现,美国“千禧一代”(相当于中国的90后前后这一代人)已经债台高筑,债务累计已经高达1万亿美元。

汇丰银行也同时发出公布,中国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90后人口总数1.715亿人,负债总额接近22万亿元。

★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双十一

★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 提前享受高品位生活

★ 人生苦短,必须花钱

游牧青年的消费理由五花八门,不遗余力的追求着流行时尚、高消费、奢侈品。他们不仅仅是通过分期付款消费,有些人为了高消费甚至进行校园贷、卖器官。总之,表面上风光无限,背地里狂风呼啸,他们大多负债累累。

“游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费困局?破除“棘轮效应”,增强自我效能

为什么他们宁愿负债累累也要不停的高消费呢?

其实,他们很可能是受到“棘轮效应”的影响,他们已经习惯了高消费,如果让他们回到低消费,他们会很不习惯,甚至感到十分痛苦。

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杜森贝里教授(James Stemble Duesenberry)指出,我们的消费很多时候是不理性的,当我们习惯了一种高水平的消费,即使收入下降,也会通过减少存款甚至是贷款的方式,来维持之前的消费水平。

02 “棘轮效应”的概念和影响

第一,什么是“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Ratcheting effect)是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它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棘轮是一种机械零件,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齿轮。棘轮和机轮相互咬合共同运转,可以带动机器运行。但棘轮只可以往一个方向转,不可以往回转。

第二,“棘轮效应”带来的消费困局

不可逆,是棘轮效应最大的特点。心理学家指出,我们的心理活动也像棘轮运转一样,一旦转动起来就不可以随便改变方向。

如果人们在一个更昂贵的地方品尝到美味的食物,之后便会拒绝再去提供劣质食物的餐厅。一旦人们体验或购买了优质产品,为了获得同样的体验或产品,他们就会继续选择购买优质产品。

游牧青年的生活已经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周边的朋友都是这么生活的,这是他们的现状,跟风大众,他们丝毫不担心未来,买的心安理得,欠得光明正大。

他们攀比、高消费已成习惯,如果这时候不让他分期,他会非常难以忍受。他们宁愿负债,无法停止,这是他们生活中的棘轮效应。

事实上,借款的时候有多爽,还款的时候就有多想哭,沈腾在《飞驰人生》里说:“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借钱开始的”。

“游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费困局?破除“棘轮效应”,增强自我效能

自以为很舒适,实际上是温水煮青蛙,危险重重,因此要对棘轮效应的影响加以消减才是上上策。

03 如何破除棘轮效应,增强自我效能?

方法一,开启“未来视角”。

尝试站在很远的视角,从未来看现在,比如站在5年、10年后回过头来看现在,就会对自身处境看得更加清楚,就更容易做出理性的选择,摆脱棘轮效应的影响。

假如5年后你看到了自己负债的窘境,每天艰辛劳作都在不停的还债,生活质量并不好,就像莫泊桑《项链》里的女主角一样为还债痛苦不堪。这时候你就能收敛自己的超前消费行为,甚至学会为未来储蓄,提前规划未来,以期指导现实的生活。

心理学有种技术,叫奇迹提问(mirecle question),也是同样的思考,它就是“未来视角”的一种现实应用模型,具体包括两个步骤。

1、假设奇迹出现了,你现在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会发生什么事情?

2、再想一想,如果奇迹出现,你实现了目标,回顾整个过程,你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陈海贤博士在《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一书中说,奇迹提问看起来简单,其实有着精巧的设计。我们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经常不一样。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当我们站在“未来视角”回过头来看现实,或者更进一步用奇迹提问预设好的结果已经发生时,其实已经对当下该做什么有了很清晰的认知,也就能理性的告别棘轮效应。

“游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费困局?破除“棘轮效应”,增强自我效能

方法二,利用九宫格模型进行“危机管理”

消减棘轮效应的影响,即意味着我们要有危机感,要意识到随顺棘轮效应所带来的危害,并做好各方面的应对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危机管理中有一个很常用的九宫格模型,实施它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危机意识。

危机管理的前提,是尽力危机意识,真正在内心有危机感。有危机感的人,会有以下三个特点。

特点一:有危机感的人,在思考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会把事情想得一帆风顺。

特点二:有危机感的人,会提前设计风险预案。

特点三:有危机感的人,会储备一些应对方法,以便应对不期而至的危机。

要刻意建立危机意识,对危机有敏锐的嗅觉,并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正是一场“黑天鹅事件”,世事无常,这场意外来的太突然。正因为我国早有危机预案和应对方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对疫情进行管控,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损害。

第二步,利用分类矩阵模型对危机进行分类。

危机管理矩阵模型是一个九宫格:横轴是一件事发生之后,它的危害度有多大,可以分为大、中、小;纵轴是这件事发生的概率,也可以分为大、中、小。于是,横轴和纵轴上的大大小小之间就形成了不同的组合,就是下面的九宫格。

“游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费困局?破除“棘轮效应”,增强自我效能

建立危机意识以后,我们要把可能遇到的危机梳理一遍,并明确放入九宫格的相应位置。

九宫格中,右上角的格子是最严重的,如果真的在这个格子里,那么,该如何防范这种危机出现?包括把大影响变成中影响,或者小影响;以及把大概率变成中概率,或者小概率。

也就是要学会挪格子。如果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因素无法减少,那就要考虑提前做应急预案。有条件的要明确成文,便于执行。没条件者起码要经常在头脑中按照这样的逻辑过一过电影。

分类矩阵是危机管理、风险控制的常用工具,有感叹号的格子代表高风险因素,必须要做预案。或者更进一步,我们一旦意识到问题就事先进行控制,防患于未然。

第三步,化危为机。

危险中存在着机会,机会中也存在着风险。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妥善的化解危机,并且在危机中发现新的机会。

“游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费困局?破除“棘轮效应”,增强自我效能

比如美国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曾经遇到过客户吃泰诺胶囊殒命的事件。这对于百年声誉的强生来说是巨大的危机,这时候强生果断对泰诺胶囊实行快速无条件回收,并重新设计包装,推出了“新泰诺”,经过一番操作后,不但保住了品牌声誉,而且新泰诺的市场占有率更高,强生的价值观也因此更成为一种品牌印记,一种信任。这是转为危机的经典案例,强生在危机中成功发现并抓住了机会。

小结:在受棘轮效应影响时,我们往往不顾代价的追求更高,但这样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危机。因此,利用九宫格模型进行危机管理至关重要。

第一步,建立危机意识。

第二步,利用分类矩阵模型对危机进行分类。

第三步,化危为机。

方法三,借助“负面反馈”,消除习惯回路。

哈佛大学硕士查尔斯·都希格(Charles Duhigg)指出,任何习惯都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3步组成的“习惯回路”。

1、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到某种自动行为的模式;

2、存在着一个惯常的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

3、存在某种形式的奖赏,能让大脑辨别出是否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习惯回路会变得越来越自动化,最后会直接深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成为我们下意识不经思考和不假思索的反应。

棘轮效应,其实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习惯回路,我们之所以难以向下调整,更深层的意义是因为它是一种发展中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惯性。

《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指出,习惯形成后,我们的大脑就会进入省力模式,不会再全身心的参与决策的过程,除非你可以对抗某个习惯,或者意识到其他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模式就会自然而然的启动。

如何消除这种习惯回路呢?其实,我们无法完全消除一个已经形成的习惯回路,我们所能做的是用新的习惯回路去做代替,这里可以使用负面反馈法。

所谓负面反馈法,其实是借助负加强来使自己对某事产生厌烦心理,因此不再做某种行为的激励方法。比如,我们都知道的上班迟到了要罚款,这个罚款就是一种负激励,通过罚款让我们对迟到这件事产生厌烦或者排斥,已达到不迟到的目的。

“游牧青年”如何走出消费困局?破除“棘轮效应”,增强自我效能

同样的,陷入棘轮效应中的青年,如不顾后果的超前消费,当这种消费累积到一定程度借款难以还上的时候,就会深刻体会到四处筹钱的痛苦,自然会消减习惯回路,慢慢回到正常的轨道。

我们可以主动施加这种负面反馈,比如每次想到要负债消费的时候就回想被追债的痛苦,这样就会开始抵触负债消费,慢慢消除对它的依赖。

04 结语

游牧青年的父辈们因时代原因饱尝辛苦,因此,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受苦,他们会尽自己所能的给孩子提供优越条件,而这也使他们养成了高消费习惯。根据“棘轮效应”,消费具有上去容易下来难的不可逆性,这就使得独立后收入不高的他们陷入了负债消费的惯性。

目前,他们正面临着父辈们也不曾经历过的艰难处境,或许没有到达不惑之年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保有乐观的心态,可是一旦到了中年,当他们真正意识到债务危机的严重性时,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更加难以接受的现实。

因此,现在就要着手规划未来,运用好“未来视角”、“危机管理”和“负面反馈”的方法,及时消减棘轮效应的影响,走出消费困局,以增强自我效能,实现更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