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充满诙谐趣味的江湖唇典的来历

唇典即江湖行话,也称为绿林黑话。武林各派中历来把唇点视为珍宝,秘不外传。因此,江湖上素有“宁舍十两金,不舍一句春”、“宁传十手,不传一口”之说法。

人生在世,只有几十年的寒暑,但这几十年寒暑,却是不大容易过去,衣食奔走,暂且不论,即使是做客旅行,如果不懂江湖行话,也枉然徒添诸多痛苦因而在古时,“天下回回是亲戚,天下八式是一家,只需说出朋友话,走尽天涯决没差”。何况习武之人,大多喜欢遨游山川,更是不可不知江湖行话。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充满诙谐趣味的江湖唇典的来历


江湖行话出现的具体源头已难以考究,但其形成和传播及应用,除了与通常人类语言一样,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外,其不同之处就是江湖行话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据明清时期有关唇典的记载当时有兄弟三人,因生活所迫,浪迹江湖,一个落为护院拳师,一个沦为绿林,一个做镖师。一日三兄弟偶聚,各自说起心事,三人虽师出一家、源出一门,但处境却各不相同,为了避免日后手足相残、同门相害,故临分手前定下暗语,把保镖定为响挂,称“占一线之地”,护院定为内挂,称“占一塔之地”,绿林称为“朋友”。后若相遇,只提暗语便知一家。这些暗语世代相传,不断改进、补充,便发展成为系统化的语言,形成了后世社会流行的江湖行话——唇典。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充满诙谐趣味的江湖唇典的来历


唇典的产生和发展与帮会、镖局等密切相关,尤其是明清之际,镖局林立,帮会遍地,唇典传播广泛,发展迅速。各个不同的帮会,为了便于联络,各自形成了固有的暗语,以达到保密的作用。武林中人崇尚义气,多行劫富济贫之道,与镖师之间无所嫌怨,在发生冲突之前,往往先说一段暗语,后行“识英雄者重英雄”之礼,也便于探明对方的门派身份。这样,唇典便自然成了武林侠客、贩夫走卒南来北往的媒介,成为江湖上的特殊语言。

唇典一般分为非言语密语和言语密语两大类,大都运用形象的比喻或双关语,达到诙谐活泼、妙趣横生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