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爸爸就消失了。”為什麼“喪偶式育兒”層出不窮?

【北魚說】今天在刷微信群消息的時候,看到有一位號主,曬出了自己後臺粉絲的情況。關注她的用戶是清一色的女性。

群裡立馬就有人問她:“你的賬號主要是寫什麼領域呀?明星八卦?還是時尚穿搭?”

她說:“我這是個育兒號。”

一陣沉默後,有人弱弱的說了一句:“可能當爹的人都太忙,沒時間看手機吧。”


01

都說懷孕難受,生孩子會痛,其實懷孕生孩子的過程都是暫時的。養孩子的漫長艱辛,才是之後生活中最磨人的地方。

中學同學小靜,懷著甜蜜和期待走入婚姻後,第二年就生了一個兒子。

小靜滿心期待著在自己生了孩子之後,終於卸下了身上的重擔,能夠睡個好覺,卻發現自己太天真了。

剛出生的孩子,從來不會睡個囫圇覺。本來睡眠就不好,也有些神經衰弱的小靜,每個深夜都會蓬頭垢面地,在孩子的哇哇大哭中醒來。然後摸索著打開床頭燈,看孩子是尿了拉了還是餓了。

而小靜的丈夫,和她同床共枕,並在婚前承諾要一生一世對她好的男人,這個時候在幹什麼呢?

他嫌被小靜開燈餵奶的過程吵到,讓自己的睡眠無法保證,在忍受了不到一個星期之後,就堅決要求分房睡。

於是每個深夜,小靜一邊手忙腳亂鬨著孩子,一邊滿心怨念的聽著隔壁房間的老公鼾聲如雷。


“有了孩子,爸爸就消失了。”為什麼“喪偶式育兒”層出不窮?


02

小靜因為長期休息不夠加上勞累,有一天發燒到38度多,身體虛弱乏力,再加上考慮到,孩子太小,抵抗力較差,怕自己把感冒發燒傳給孩子。便將帶娃這個任務臨時交到了老公手裡。

那天晚上,小靜吃了退燒藥,早早便上床了,老公帶著孩子在隔壁房間玩,一切看起來沒什麼異樣。

可半夜三更,小靜被哇哇大哭的孩子吵醒。她忍著渾身的疼痛,跑到隔壁房間去查看孩子的情況,這一看讓她氣不打一出來。

孩子不知什麼時候掉到了地上,滿臉都是淚水。而她的豬隊友老公依舊睡得很香,甚至捲走了孩子的小褥子。

那一刻,小靜後來在朋友圈裡寫道,她第一次感覺到什麼叫做心如死灰。恨不得第二天就去民政局,和老公把結婚證換成離婚證。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也叫不醒一個鐵了心要喪偶式帶娃的另一半。”


“有了孩子,爸爸就消失了。”為什麼“喪偶式育兒”層出不窮?


03

婚姻當中矛盾爆發的開始,往往都出在育兒身上。

彷彿生孩子這件事情,男人只需要逗逗親親,就可以完成作為一個父親的責任。可女人從懷孕開始,一直到孩子長大,都有著操不完的心和牽掛。

可是孩子明明是兩個人共同孕育而出的生命,為什麼在他的生命裡,從頭到尾辛苦的都是媽媽,爸爸扮演的角色少的可憐呢?

集體沉默的爸爸們,彷彿只要搬出一句“我在為家裡掙錢”,便可以抵消媽媽一切育兒的艱難。

這是過去父權文化的殘留。在那個時代,女人沒有工作的權利,只能仰仗丈夫來賺錢養活孩子。

現在社會,男人和女人都一樣能掙錢,一樣需要忍受高強度的勞動和工作。憑什麼女人就要犧牲自己的休息和睡眠,去不眠不休的照顧家裡面新添的這個小生命,而男人可以坐視不管呢?


“有了孩子,爸爸就消失了。”為什麼“喪偶式育兒”層出不窮?


04

有的男人還有這樣的理由:我笨手笨腳的,哪會照顧小孩啊?還是女人細心。

還有的男人會說,小孩半夜醒來,大多數時間都是餓了,這個時候肯定去找媽媽呀,我起來又有什麼用?

孩子是夫妻兩個人的。誰是一生下來就知道如何為人父母的呢?

女人能夠在漫長的孕期中,一點一滴從身體的變化習得過去未發覺的母性。能夠在生產的陣痛當中,對這個自己歷經千辛萬苦才帶到世上的小生命,賦予萬分的愛心和熱情。

男人為什麼就不能在陪伴妻子適應新身份的過程當中,也提前進入自己的角色呢?

從妻子孕期開始,就努力適應她情緒和健康上的變化。撫慰她焦慮的情緒,並和她一起做好當父母的準備,憧憬和期待著小生命的到來。

在妻子生產之後,不要第一時間圍著孩子轉。而是關心一下這個剛剛吃了那麼多苦的女人。產房門口的等待,親吻,都是對她的慰藉。

在妻子半夜餵奶時,你也醒來搭把手,幫忙哄睡,幫忙換尿布,讓妻子的睡眠更好一些。

在妻子身體不適時,主動承擔起相應的家務活和育兒任務,給帶娃本來就比較辛苦的另一半減輕負擔。

這些對於男人而言,都是可以學習且力所能及的小事啊!


“有了孩子,爸爸就消失了。”為什麼“喪偶式育兒”層出不窮?


05

我在這裡說的再多,改變“喪偶式育兒”的根源,其實還是在於,這個男人對他的妻子,到底有多麼深的疼愛。

一個真正心疼自己老婆,願意進行改變的男人,是能看見自己妻子的辛苦之處並主動搭把手的,

而那種只是將老婆視為生育工具的男人,自然也不會願意改變。他們會繼續閉目塞聽,將喪偶式育兒進行到底。

歸根結底,在進入一段婚姻之前,除了外在條件上門當戶對的考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兩個人之間到底有沒有相互扶持到老的決心,和彼此惺惺相惜的愛。

婚姻不是家,有愛才是家。

也只有眼裡有愛,心裡有家的男人,才不會出現喪偶式育兒的情況,才能讓女人的日子過的更舒坦。


“有了孩子,爸爸就消失了。”為什麼“喪偶式育兒”層出不窮?



【作者簡介】北魚,文學碩士,海外教育工作者。認真寫文,願煮字為藥,療愈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