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場疫情,我放棄了英國“綠卡”

就在我歷經千辛萬苦和花了不知道多少錢才獲得的“綠卡”資格,在約定辦理時間的前一週,疫情在英國爆發。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因為一些不方便說的原因,我來到這個地方——大學和工作所在的英國。又因為一些原因,我立志要在這裡安家落戶——拿到英國“綠卡”。

英國的“綠卡”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難以拿到,事實上更難。可已經立下的誓言,我實在不想打自己的臉,退一步說,我也不想讓身邊尤其是已經在中國國內取得一定事業成就的朋友們笑話,於是,我在大學時期,便開始為今後的路謀劃。不僅努力學習成為外國人眼中的優秀華人,更是時刻嘗試不同企業的實習機會,這些都為我申請“綠卡”提供了優勢。

我承認,在一些英國人眼裡,甚至是其他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的人眼裡,我能看到不一樣的顏色。他們習慣帶著偏見看我們,即使我們從自身做起,努力維護華人的形象,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們的偏見,依然處處可見。久而久之,我也就習慣了,身邊的國人朋友,脾氣暴躁一點的,似乎也慢慢地沉了下來。在國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或者優渥,反之,除了思鄉之情外,還有很多的不公平待遇。

可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我慶幸的是,自己遇見了很多心胸寬廣的英國人,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異國人。也許是他們的存在,才讓我在心灰意冷時看到一絲的光亮,也才能自我鼓勁,要在這裡安定下來。

當然,我並沒有忘記祖國對我的培養,我愛祖國,如果有需要,我會毫不猶豫地回到祖國的懷抱。而且,那裡還有我的家人,雖然我也想在我成功的時候將他們接來,但如今我並未成功。

好在,在我畢業一年多後,也就是今年的二月,我收到了“綠卡”申請通過的通知,我實在過於開心,甚至比我考上大學還要開心,家人也跟著開心,國內的朋友也都爭相祝賀,那時候的自己,真的有些得意忘形,我享受那樣的感覺,也似乎突然可以清楚地看見未來可期的模樣。

我們約定了一個月後辦理手續,也就是一週前。然後,新冠肺炎疫情在這裡爆發。

其實疫情在中國爆發時,因為家人的原因,我是考慮過要不要回去的,但是一想到回去的路上要接觸太多的人,一旦被感染都是一件極麻煩的事,況且我的時間也不允許我這樣做,加上與家人的經常通話,得知國內的情況並不樂觀,我回去也只能在家中等待。又得知國內的防疫物品缺乏,我也在英國開始尋找口罩等,希望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家人收到我寄回去的物品,又散發給親戚朋友,我的內心有了些許的寬慰。

可我也確實沒有想到,在中國把疫情控制住之後,病毒來到了英國,又以極其快的速度傳播,結果就是,疫情大爆發。期初,我對英國的醫療水平是很有信心的,加之其完善的社會保障,我也就沒太在意。

大概上天是公平的,經濟全球化的時刻,病毒也在實現全球化,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國家免於其難。

更讓我驚掉下巴的是,首相竟然宣佈“不作為”——“群體免疫”便是其唯一舉措。那一刻,我手上拿著的,是“綠卡”申請通過的通知,看著首相的宣佈,我突然手中無力,通知掉落在地,我也直接癱坐在地。

原來,一直以人權至上的國家,只不過是維護他們統治的口號。

我的心寒到極致,眼睛透過窗戶望向東方的天空,那一刻,我多麼想陪在父母的身邊,因為這可能是我生命的最後時刻。

這一夜我無眠,腦海中一直回放著這些年自己的努力,其中的歡笑與淚水,就在即將實現夢想的時刻,我的希望突然墜落。“我的未來會怎樣”是我最後想的問題,在這裡,真的會想自己所想的那樣,美好而又值得驕傲嗎。

我明白我的心已經開始動搖,卻還是找不到讓自己死心的最後理由——這其實只是種自我欺騙。

在看到宣佈之時,我的決定已經做好。

第二天,我將還在地上的通知拿起,整整齊齊地疊好,又小心地放在我隨身攜帶的包的最深處。接著,在網上訂了機票,目的地是中國北京。

我將自己的所有行李全部打包,也將曾經的憧憬收起。

“你甘心嗎?”這是我不斷問自己的話。“不甘心。”是我的回答。

第三天,飛機起飛,夜裡,抵達北京。

我沒有任何感受,也沒有和家人說話一句話,我能做的,只是等待著祖國的安排——在一個獨立的區域,開始了我為期十四天的隔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