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 211高校纷纷上马医学院,医科大学该何去何从?

梁辛


与其又要花好多钱在985和211大学里增办医学院,不如省下这笔钱,认真办好现有的这些医科大学。

就拿医科大学里那些毕业后当医生的专业来说,整体质量令人担心。这些学生在大学每门课程都是及格的,但是毕业后参加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考试有一半左右不及格。

考试题和在大学一样,主要是选择题,一道题下面有四五个备选答案供选择,其中一个是正确的。会了答,不会了可以猜。猜对了给分,猜错了不扣分。

学生在大学无意中培养成了猜的习惯,毕业后给病人看病时也免不了猜!猜对了,病人走运;猜错了,病人倒霉!

在大学把知识学习的明明白白的学生,毕业后给病人看病还免不了错误诊断错误治疗,那些把知识学习的一知半解,记忆的模模糊糊的学生,错误诊断错误治疗的概率有多大!

美国有统计,美国一年因为医生不正确治疗而造成病人死亡的人数是25万人左右。中国没有这方面的统计,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中国该是多少万呢?

知道为什么学生在大学考试每门课程都及格,毕业后就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不及格吗?

不负责任的医科大学有两种:一种是学生考试时交头接耳打小抄都假装看不见;一种是考试纪律很严格,监考的老师不能坐着,要来回走动,还有学校的各级领导到各个考场巡视,学生根本就作不了弊,但是考试成绩是假的!一一因为考试前,老师就巧妙将考试题部分或全部泄露了出去,学校的考核制度迫使老师不得不这样做。

学生毕业后参加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考试,因为不能提前知道考试题,因为考场上不能交头接耳,一半左右的人就不及格了。这些人要考两三年四五年六七年,甚至比抗日战争还时间长,才能及格(这种考试一年一次)。

无论医学生毕业后教育改成什么方式,玩什么花样,在大学时期不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培养,都好不到哪儿去,因为底子就没打好!无论学校是赤裸裸造假,还是巧妙造假,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多少会认真呢?

211和985大学办医学院还有一个不好意思说的目的一一就是也想钻政策的空子,因为有榜样在前。

一些医科大学实际上本身研究能力不行,但是在大学排名榜上比较靠前。凭什么?凭附属医院!

这样的医科大学把卫健委下属的好医院(不仅仅是三甲医院)挂牌成为自己的附属医院。这些医院的论文呀课题呀就可以由以前的一物一用(只有卫健委向上汇报时统计一次)一一变成了一物三用(卫健委向上汇报时统计一次,医科大学向上汇报时统计一次,教委或教育厅向上汇报时统计一次),皆大欢喜!

这些所谓的附属医院最多的一个医科大学发展了十几家,实际上这些附属医院的院长依然是卫健委主任的下属,依然不是医科大学校长的下属。被挂牌更像是友情演出。这些医院的实力根本就不需要挂这么个附属医院的牌子,来提高身价。是医科大学上赶着要给人家挂附属医院的牌子,人家其实是不稀罕的。

985和211大学先办医学院,后面很可能也是这套把戏:尽可能多的挂牌附属医院,这样这些医院的论文呀课题呀就可以统计到大学,蚂蚱虽小也是肉,挂牌附属医院多了,论文呀课题呀就增加了不少,大学的排名就上升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大学都玩这套把戏,哪个大学不玩,不就吃亏了吗?


资本家ZBJ


很多大学为了蹭热点,提高综合大学竞争力!比如原来的华西医科大,湘雅医学院,协和医学院,等等合并前就很出名!合并后大学实力提升,而原来医学方面投入不够,名气不那么大了!回过来看没被合并的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发展的就很好啊,多出A类专业大学!


老乐儿21


一哄而上,发展之大忌。985/211高校纷纷上马医学院,数年之后必有烂尾楼。

医科大学当淡定。

从来飘风不终朝。

几条建议:

1.深耕好自己学校的王牌专业,留得住自己的王牌团队。纷纷上马医学院之后,必将上演人才之争夺战。医科大学应未雨绸缪。

2.打造好医校联合体,医科大学的长远发展,必须以医院为依托,既是科学运用之需,更是以医养校之本。没有医院的医科大学不是真正意义的医科大学。如,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包括麻省总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斯波尔丁康复医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等。

总而言之,要持续办好学、留住人。也要做到:无院建院、有院强院。

任凭风浪起,安坐钓鱼台。

医科大学,不急不躁。



黄凯东谈家教说人生


现在一些985和211高校为了提高排名,纷纷合并医学院,因为医学院发的论文多,有的医学院学科也比较强,按照国家评价一流大学标准,这是一个很硬的条件,所以很多学校喜欢与医学院联姻来增强实力。四川大学合并华西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合并白求恩医科大学、华中理工合并同济医学院就是这样。国家层面应该建立科学的高校评价体系,避免高校盲目求大、靠合并方式增强学术实力的不良倾向,影响中国高校得创新能力。


东北亚环渤海中心探索


这个问题,问的其实是模式之争。综合大学医学院走的是功夫在诗外的路数,利用多方面学科的人才优势,让医学院开阔眼界,增加新科技的认知与利用能力,达到提升医学水平进步的目的。而医科大学走的是术业有专攻的路数,会百样不如专精一样,在这个领域,我是职业选手,就是大拿。因此,这个问题其实是问医科大学与综合大学医学院 那个模式更有竞争优势。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现有的两种模式的生存现实。在美国哈佛与麻省的医学院固然是一流的,但是前身是洛克菲勒医学研究院的洛克菲勒大学,基本上主攻医学与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绝对是地标一般的存在,他们一个以医学为主干的大学,拥有36位医学与生物学以及化学方面的诺奖得主。你说谁优谁劣呢?所以只有优势的成就,没有优势的模式。

但是在中国,凡事讲潮流,讲风口,就不一样了。基本上如果政界相信综合大学医学院的模式,就会投入资源,而医科大学得到的资源可能会减少,发展自然就不如综合大学医学院。但是这是体外因素在起作用,非战之罪。

因此,单纯讲道理,两种模式孰优孰劣,难以断言,但在中国的实际情况应该是,综合大学医学院占优势。


透过历史的风云


纵观现在排名靠前的双一流大学,大部分是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专业数量十分之多。在名校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顶级学科竞争,也是综合性的竞争,很多专业学校,在本领域排名十分靠前,但是其学科门类不多,在全国综合排名中比较吃亏。


一、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的医学院情况分析


从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来分析,排名前十的十所大学中,综合性大学占了7层,拥有医学院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不难看出,排名全国前十的大学均有医学院。因此,很多学校也效仿起这些学校,也正是因此这些比较相对靠后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纷纷上马医学院,增加学科门类,提升综合实力。


另外开设医学院相对于其他学科发展更为容易,多招聘一些专家教授,起步很快,发展到一定程度成立附属医院,有助于知名度提升,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校的财政收入,有助于学校进一步快速发展,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郑州大学,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称为亚洲最大的医院,络绎不绝,天天就是印钞机,在这次双一流评估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新上马医学院的大学分析


最近几年985和211工程大学以及部分省属重点大学新上马医学院的主要有华东师范大学、中科大、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重庆大学等。


这些大学上马医学院,必将需要大量的师资力量,特别是知名教授和专家是他们追逐的目标,因此,必将导致现有的医科大学的师资力量流失。特别是很多名校具有一定历史的医学院,人才济济,如果发现其在本校发展前景到头,可能转向新成立的医学院,成为这些学校的骨干力量,从而转身脱变。因此,人才流失,并不是流失的是一个人,更是这个人后面的相关资源


三、提高现有医科类大学应对985、211工程大学新建医学院的对策


老吴觉得,现有的医科大学,像地方性的医科大学,如太原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要做好相关的防备工作,抓住少数关键,特别是知名专家、教授要想法设法给他们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提升待遇,加强人文关怀,以情留人,让他们不想走、不愿走;其次,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给他们没有平台的人,提供机会;再次,加大学校学科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才流入;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倾斜,加大这些学校的投资,特别在人家方面,要破格录用,在评职称方面向年轻骨科倾斜。还有,加快附属医院的建设,通过附属医院带动学科的发展,同时让人才学以致用,不能局限在教学方面,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待遇,留住他们的心。


总的而言,现在人才均比较现实,简单直白要么为了情,要么为了钱,看其需要的是哪方面,学校应该根据个人需求投其所好,以情留人、以钱留人、以平台留人。


老吴跟你谈教育


医学,可以大致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所谓基础医学,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等,是研究人体机构和功能(正常情况下和病理情况下)的学科,这些学科知识的获取基本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室来进行。

临床医学,包括内外妇儿以及眼、耳鼻喉、皮肤、感染、重症、急诊,等等。顾名思义,是站在床边、与病人打交道的学科。这样的学科,显而易见,需要临床上的摸爬滚打,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才能真正地培养一名临床医生。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学习踢足球,就必须上场去踢,如果仅仅是学习理论的踢法和规则,无法培养出合格的足球运动员。

同理,埋头于书斋和实验室,没有临床实践,是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医生的。或许,对于基础医学,可以这样搞,但是,对于临床医学,是不行的。

现在纷纷上马的医学院,有附属医院吗?也就是说,有足球场供学生们实践吗?就算有些大学,联系了某些医院作为自己的附属医院,这与传统的教学医院,差距也是显著的,无论是在教学经验,师资水平,还是在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医学不同于其他很多学科,它重理论,但也重实践。对于医学院来说,其附属医院是非常重要的,以目前的情况看,一般来说,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在医疗质量、学术水平等方面要优于其他医院。所以,建医学院容易,但没有好的附属医院,白搭。而要建成一家好的附属医院,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985、211上马医学院,我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难以竞争过传统的医学院。


教培小助手


大学按学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大学,另一类是专业型大学。综合性大学通常追求“大而全”,即规模大,人数多,学科全!医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综合性大学如果没有医学院,相当于“缺胳膊、少腿”,学科不完整;因此,985、211大学纷纷上马医学院,是在“补短板”,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都需要“做大做强”,都想成为 “巨无霸、航空母舰”,这无可厚非!

医科大学属于专业型大学,在985、211大学纷纷上马医学院的情况下何去何从,只有两种选择:

一、与985、211大学合并,成为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或“医学部”!专业型大学毕竟规模小,在大学排名、招生、争取资源等多方面受限,与综合性大学合并,是一种“双赢”,属于强强联合,可以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比如: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到北京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合并到四川大学等。

二、保持现状,走“独立发展”的道路!大部分医科大学由于受到地域、规模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难与985、211大学“强强联合”,就需要“走自己的路”!医科大学独立发展,需要解决“规模”和“人才”这两个制约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规模小,没有竞争力,容易被忽视,医科大学可以兼顾发展与医学相关的基础学科,比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来壮大规模;解决“人才”问题,则需要从政策、待遇、平台等多方面考虑,既要留住优秀人才,又要能招揽优秀人才!


张cuper


医学类专业是比较特殊的,属于高层次人才,它不比易学实操性强的专业,可以在短期内就可以培训完成,医学类学习周期较长,985/211院校上马医学院,客观来讲各有利弊,这些院校的层次高,优质资源也有很多,成立医学院还是有很大优势,换句话来讲,还真得指望他们;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看重了医学院的特性,很多学校的排名是依靠出版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医学类专业比别的专业,更容易出论文,这对高校来讲,促进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高考志愿韩老师


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多是带着功利性目的,高等教育四大排行榜QS,软科,泰晤士,USNEWS,国内排名靠前的院校基本设有医科,医学学科所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重要了,高水平论文也容易发,国家各类基金项目也是医学学科比重大。但办医学院所需资金不是其他学科所能比拟的,办一所好的医学院几乎可以再建一所大学。而医学学科对学生来说是一门研究与实践同等重要的学科。

正是由于庞大的资金需求,因此不管是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还是医科大学必须有附属医院做支撑,所以考生选择院校时这也是必须考量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