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独处的老人喜欢七想八想,甚至连自杀都会想到?

西门问柳


独处是一种无奈之举,日常生活中孤苦伶仃,忧愁苦闷,不是喜欢(七想八想),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且又整天无所事事,必然会产生(七想八想),其实就是胡思乱想。想的太多,就连自杀都想到了,是一种不良的消极情绪,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一、无所事事。

这是(七想八想)的最主要原因。独处的老人整天没有啥事可做,啥活可干,其实是有事有活他们也不想干,懒得干。看到别人整天忙忙碌碌,有劲头有奔头,对照自己的冷清状况,产生孤独,空虚,被人冷落,不重视的心理感觉。这种情绪对身体是极为有害的。要想办法让自己忙起来,就会减少这种情绪产生的危害。

二、担心忧虑。

人一旦无事可做,就尽往那些不如意的地方,那些坏的地方去想。比如说,认为自己到了风烛残年之时,青春已去不再年轻,自卑感十足。感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整天愁眉不展悲观消极。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七想八想。造成不良情绪恶性循环。

三、孤独忧愁。

一个人独处,长期没有伴侣,生活冷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进屋是锅凉灶冷。孤独无助,没有盼头,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还经常疑神疑鬼,怀疑别人对自己不好,讲自己的坏话。还怀疑自己可能患了不治之症。越想越恐惧,越悲观丧气。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又进一步想到了死。

四、恐惧的情绪。

终日瞎想,担心自己患上了重病,或不治之症。越担心就越觉得身体不好,大不如以前,结果是本来没有病,硬把自己想出了病,本来是很轻的病症,硬想出了严重的病症。还因为是独居,无人劝慰安慰同情,导致这种恶劣情绪,越来越严重,自己害了自己。

五、活动起来。

改变这些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危害,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动起来,忙起来活跃起来,要使自己每天每时都有事可干,不要总是呆着家中胡思乱想。做些自己感兴趣又能做的事,最简单的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做做家务活总是可以的吧,忙起来就会忘掉那些七想八想。忙起来才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乐趣。会激发自己生活下去的勇气,走出孤独寂寞。

总之,这些(七想八想)的不良情绪,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控制或消失的。让你重新回到火热的生活中来。感受到生活的甜蜜美好。


文笔新兵


提到这个问题,我想聊一聊我家的二伯哥。二哥家有一儿一女,都在城里工作。二嫂前年去世,二哥现在是孤身一人在家,每月有不算多的退休金,一个人也够用。可儿子家条件差,要帮儿子,快七十岁的人了,有时还出去打工。前几天,二哥的女儿打电话跟我讲,二哥总对女儿说,活够了,要去找二嫂。吓得女儿整天提心吊胆,怕他爸有事,叫他去女儿家住,又不去,说去住不方便,女儿电话都能听到哭音。我跟侄女承诺,要讲讲他爸。过了两天,我在电话里找二哥,嫌他吓唬她女儿。二哥说:白天不在家出去干活还行,就是回了家,一个人太闷了,活着没意思。我说:别人给你介绍老伴,你不愿意,要攒钱帮儿子,儿子不能指望你一辈子。如果你不在了,也就不能帮儿子忙了,况且好死不如赖活着。那干脆找个老伴好了,女儿也不用为你操心了。二哥说,以后再说,也许去老年公寓。人老了,没伴很独单。奉劝,上了岁数,还在争吵的老年夫妻,有个伴是福气,请互相珍惜吧。


老妈也可爱


我身边有个五十来岁的忘年交。

女儿已经成人,且不在身边,上面还有两位九十多岁且能自理的双亲。

他的生活非常潇洒,经历过四段婚姻,

是个非常有故事性的人,经历过大起大落。

他常常表态说,过不了不体面的生活,将来如果 需要人伺候的时候他就找座山从上面跳下去。

有些人也许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独处,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的极大改变,对一个人的思想会有极大的冲击,

没经过的人,应该是无法想象的

比如常常是一个挑着重担的家庭顶梁柱的角色,突然没人需要依靠你的时候,相反还要别人来照顾,这种角色很多人是没办法接受的。

当一个人囿于自己的生活里,没什么别的事打发,思维通常就会很活跃,那自然什么想法都会有,当觉得这么干耗着没什么意义的时候,自杀通常是唯一保持体面的方式把。

人还是很脆弱的,到了年老的时候,很多人的睡眠时间会大大缩短,思维活跃

有些人表现的会像孩子一样好动,爱表现,

有些则完全相反。

如果有条件,还是需要花点时间多多陪伴一下,


沈飞57705220


独处的老人老伴没了,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如果儿女不在身边,又不喜欢交朋友,也没有什么爱好,也不工作了,有时候就感觉自己活着没啥意思了,没有活的价值了,就会更加感到孤单,越孤单越会胡思乱想,甚至自杀都会想到,必须走出去,比如参加社区文艺,健身等活动,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多交一些老年朋友,这样才能不会感到孤单,有可能的话最好是个孩子在一起住,享受天伦之乐。如果不能和孩子在一起住,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另一半,陪自己度过晚年。





木子晓雯


独处的老人是非常孤单的,同时内心也会比较脆弱。

子女都不在身边,没有人可以听老人倾诉,老人就会比较容易胡思乱想。甚至一部分老人想到了自杀,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存在?想到自杀的人一般都是对生活无望了,觉得生活没有盼头不如自杀一了百了,而且自杀一般和抑郁症有重大关联。

建议题主家里如果有老人的话,有机会还是多陪陪老人,哪怕一个电话,老人心里也是暖暖的。对于想自杀的老人可以观察一下老人是否是否有抑郁或者其他等。



乐培心理张老师


一个人老了,老伴去世早,一个人独自生活,肯定会有很多生活方面的不便。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寂寞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烦心事,他渴望着有人陪伴,渴望着有人和他聊聊天,说说话,听他唠叨唠叨过去,但是人老了和年轻人沟通起来比较困难,眼神不好使了,耳朵也有些背,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听老人唠叨。没办法,老人只能一个人独处。其实作为儿女的,没事儿常回家坐坐,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听老人聊聊他过去的回忆,这对老人的心理是非常满足的,对他的晚年生活也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人老了,精神上的孤独是十分可怕的。有些老人受不了,甚至选择自杀,抽点时间回家多陪陪老人吧。这一代老人一辈子挺不容易的。



雨化晨露


谢谢你提问,当一个独居老人独处的时侯,在生活上有很多困难。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家里有些所事都指望不上孩子,有什么干不了的活,就得求别人。特别是人要有毛病,连个端水拿药的人都没有,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好胡思乱想。现在的老年人,一般都有心脑血管病。如果晚上心脑血管病复发了该怎么办?死到家里谁都不知道。这个事情值得重示。这可不是想自杀的事了。要关爱自己家的老人,没有事的时侯要常回家看看,多打电话问侯!


用户2287092520969


其实独处并没有什么 好多年轻人也喜欢 比如我 关键是独处的时候 一个人的所做所想 就好像有的人喜欢独来独往 不愿意各种聚会热闹的 但不一定人家的生活就不丰富 如果你的性格决定你不喜欢热闹 那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静生活 就是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哪怕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小习惯 并从中努力发掘乐趣 我之前看过一个视频 好像是个老人 他做泥巴人 很多都是以前的老物件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个老人 也有车和城 完全一个泥巴世界 我想他也是乐在其中的 看的人 也会为他的巧手点赞 玩泥巴也能玩出一个小世界 很厉害吧 所以永远不要 完全受制于外界环境 眼光被局限了才真的被禁锢

现在老年人活动场所也很多 手机也方便 也可以多出去走走 结交些老年朋友 一起玩乐也很好 自己苦了一辈子 老了尽量给自己找点乐子 希望天下父母长寿快乐



水木川心


第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心理有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他们退休在家后,生活节奏不适应,家庭地位在心理上有一定的下滑,常常害怕丢失,丢失家庭和社会的存在感。换句话讲,这种害怕失去、害怕丢失感,就比如你在工作五年十年的工作单位,突然就换到一个不熟悉的地点,不熟悉的单位工作,和这种感觉是差不多的,他们平常的生活的节奏被打破了。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感到不知所措,导致焦虑、焦虑和抑郁。

第二原因是孤独感的存在。现代社会的许多人选择外出工作以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而把老人独自留在家里。他们的子女给予丰富的物质条件,金钱基础,认为这是履行他们应有的责任孝顺父母。可如今在日益繁荣的生活条件下,老年人缺少的不是金钱和物质,他们缺少的是精神关怀,老年人退休后离社交活动会骤降,当他们的孩子不在他们身边时,尤其是独居的空巢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和被遗弃,从而产生孤独感。

这将导致老年人的抑郁等一下心理问题。说白了,抑郁、孤独、想念孩子和无所事事。


荷畔晓语心理分析


为什么独居老人有自杀的倾向?我个人认为,一个是孤独,一个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方向。这样的老人得多陪陪她,让她感觉到家庭的温暖。让她感觉自己的存在会给家人带来快乐。每个人的一生都很不容易,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如果家里有这样的老人,希望做儿女的能多陪陪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