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结果互认了,为什么还要重复检查?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病医生李运涛。这两天看留言有人抱怨说去了医院就是开检查,做化验,之前做过了还需要重新做……,今天咱们就说一说这个事儿。

你有没有碰见这种情况,同一种病,换了一家医院治疗,就必须把之前的检查重新做一遍,因为各家的检查结果互不相认;患者不但时间“伤不起”,钱包也“伤不起”。早在2006年卫计委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检查结果互认了,为什么还要重复检查?

成效也是很明显,到2018年,焦亚辉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全国86%医院实现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检查结果互认了,为什么还要重复检查?

既然这么多医院都可以互认检查检验结果了,怎么给患者的感觉并没有数字这么好呢?去了其他医院还要重复做检查呢?


检查结果互认了,为什么还要重复检查?

化验单最底部有结果互认的标志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我今天只从医学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检查要重复做。网上有很多其他原因的分析,我就不说了。

1,化验结果随病情变化而改变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数以万计的化学反应,好在人同时具有强大的调节力,可以维持人体内环境处于一个范围很窄的稳态,从而让细胞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例如,血液PH值稳定在7.35-7.45,如果PH值<7.2,就出现了严重的酸中毒,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身体出现疾病时,人体会主动做出改变以应对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损伤后会出现异常,如感染时,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就是为了更好的清除细菌,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炎时,心肌酶就会升高。做相应的检查检验就是为了发现这些改变,帮助诊断并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

随着病情变化,化验检查结果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年前一个心衰合并感染的老年女性患者,辗转几家医院最后来到我们科,第一家医院时,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偏高,第二家医院时尿量逐渐减少,血肌酐升高一倍,到第三家医院时,几乎无尿,血肌酐升高3倍,到我们科时,血肌酐升高6倍,血钾也很高,很快就给做了血滤(肾脏替代治疗)。如果不复查血肌酐、血钾,不积极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2,检查是有时效性的。

每年做体检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手术前也必须要做相应的检查,以评估手术指征、手术风险。一般两周以内的检查可以不用复查。有些人在门诊已经做了一些检查,有些短期内可能变化不大的项目,比如胸片、血常规、凝血、尿常规等,经医生评估后可以不复查,有些经医生判断可能出现变化的项目,必须要再复查,因为检查结果反映的是检查当时的状态,医生需要知道患者现在的状态。

3,使用某些药物时,需要定期复查相应指标。

最典型的是糖尿病,我们需要检测三餐前、后和睡前血糖,一天要测7次,以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

再比如房颤或瓣膜置换术后的病人,需要使用华法林抗凝,抗凝不足和抗凝过量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需要维持INR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但华法林的个体差异很大、受影响因素多,刚开始服用时,很容易过量或不足,这就需要频繁监测INR,调整华法林剂量。

好了,我是心血管病医生李运涛,关注我,获取健康资讯也可以私信我咨询。咱们下期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