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桃花源中人,光明從“農場”到“科學城”的蝶變

深圳市寶安區委黨校特約研究員、深圳大學博士後 楊海波

2020年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指出:“與時俱進不要當口號喊,要真正落實到思想和行動上,不能做‘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中人。”自2018年9月深圳市光明區正式掛牌成立以來,光明區走在從“農場”向“科學城”華麗轉身的康莊大道上,緊緊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奮鬥目標,在砥礪開拓的實踐中“不做桃花源中人”,光明區不斷掌握新思路、運用新方法、增長新才能、開闢新境界,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做表率、打頭陣,貢獻光明力量,做出光明表達。

不做桃花源中人,光明從“農場”到“科學城”的蝶變

農場時代的輝煌歷程

在許多不瞭解光明區發展歷程的人的眼中,光明區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存在:光明區雖處於深圳,但卻長期遠離特區;深圳是工商業繁華的大都市,但長期以來農場經濟在光明區占主導地位。事情還得從1957年說起,按照國務院命令,廣東省農墾廳在廣深沿線建設一批副食品生產基地,這就是後來的光明農場,時人稱光明農場所在地為“寶安的西伯利亞”,可見當年拓荒開基者的創業艱難。1960年到1966年光明農場每年都會迎接一批知青,為光明農場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

正是有這樣的良好基礎,光明才會與蛇口的對外開放同時起步,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率先引進了晨光乳業等大型項目,並於1980年5月投產,利用毗鄰香港優勢,光明農場從國外引進了五六千頭奶牛,很快就佔據了香港乳業市場近七成份額。同時,光明農場還安置了4000多名歸國華僑,給他們提供了便捷的生產生活用地。2002年6月,光明農場和光明街道辦實現了政企合一的分離。如今的光明,已不再是“寶安的西伯利亞”,未來將發展成“特區舞臺的中央”,逐步實現從“農場時代”走向工業和科學並聯發展的“灣區時代”。

不做桃花源中人,光明從“農場”到“科學城”的蝶變

世界級科技創新走廊視域下的光明科學城

全球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科技創新走廊除波士頓“128公路”和硅谷“101公路”之外,還有廣深港澳科技走廊,無論從發展潛力,還是市場前景觀察,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很快會發展成與硅谷比肩的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2020年1月14日,馬興瑞省長在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上強調:“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就是要將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打造成世界級科創中心。深圳在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上一直堅持與各方合作,尤其是加強與港澳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創新的國際化水準和原始創新能力,以落馬洲河套地區和光明科學城為主體推進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目標做出積極努力和更大貢獻。

在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上,光明科學城是重要節點與重大載體,《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出了“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的目標,而光明科學城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承載區,昭示著光明代表國家站在了全球科技競賽的跑道上,將成為全球科學研究頂尖人才、大科學裝置、科技金融公司的集聚區。

據《深圳光明科學城空間規劃綱要》顯示,光明科學城規劃面積約99平方公里,“以藍綠為底、組團鑲嵌、樂居宜業為原則,建設一座開放創新之城、人文宜居之城、綠色智慧之城”,著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的創新生態系統,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施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卡脖子技術”的攻堅行動,為我國贏得未來科技制高點夯實基礎,為重塑世界科技創新板塊提供基礎戰略支撐,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提供可複製性強的經驗和示範。

不做桃花源中人,光明從“農場”到“科學城”的蝶變

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光明新篇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深圳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光明區要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先行示範區中主動擔當、先行示範,抓住“雙區驅動”(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戰略機遇,膽子再放大一點、步子再邁開一點,高質量、高品質推動“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設,奮力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光明新篇章。

破除影響創新要素有序流動的障礙。建設光明科學城要加快進度消除制約人才、平臺、資金、信息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障礙,推動創新各要素有序、自由、合理、高效地流動。比如:光明要主動利用好深圳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和粵港澳大數據中心的機遇,探索建立數據流動與共享機制;建立用於科研的“共享實驗室”及各類“共享平臺”;讓科技創新資金在光明合理流動起來,解決科研經費的跨區域使用問題;對於科研人才,在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配套解決;允許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國際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擔任科研機構法人代表。

提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認為:“在關鍵核心技術與基礎科學研究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是科學技術最重要的基石,也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競爭力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光明科學城承擔著提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國家戰略。光明科學城與南山科技園、西麗科教城錯位發展與協同發展,形成深圳先行示範區的融科學、科教與高新技術為一體的“智慧三角”,全面提升深圳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

不做桃花源中人,光明從“農場”到“科學城”的蝶變

打造國際一流的創新生態體系。光明要遵循創新發展的客觀規律,以高效的政務服務、先進的技術引領、有機的產業配套為支撐構建國際一流的創新生態系統,吸引全球資源匯聚光明,“讓適宜的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中開花結果”。2020年,光明藉助“營商環境提升年”和“治理能力提升年”建設,在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等方面下苦功夫,讓企業家在光明安心創業投資、人才在光明放心“施展拳腳”。同時,創新生態系統是開放的,光明要面向全球開放尤其是深化與港澳開放合作,推動國際科研機構在光明落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