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太平广记》,感受唐朝阿拉伯商人所带来的古代“科技感”

《太平广记》是北宋时期一本记录关于事实的故事,因为是在北宋太平兴国时期,并且是由许多位大臣一起撰写、记录的,所以才叫做

《太平广记》。在汉朝有伟大的“丝绸之路”将文明带入其他国家,唐朝时期可谓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朝对外的开放性逐渐增加,各国的商人因为唐朝的繁荣昌盛而前来拜访,因此,这本书里面虽然有着许多古老神秘的神话故事、各种各样的收藏品,民间里发生了奇异的事情等一些记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在唐朝时期关于来自阿拉伯的商人们在唐朝留下的与科技方面有关的生活记载。

透过《太平广记》,感受唐朝阿拉伯商人所带来的古代“科技感”

一、唐朝“珠宝店老板”、巧妙地运用矿物学知识来鉴定真假

1. 成功的“珠宝店老板”来源于频繁的宝器交易

《太平广记》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来自阿拉伯的商人们最喜欢开设珠宝店,做一些珠宝上的买卖,特别是在长安城、扬州城、广州等繁华的一带,况且,他们来自西域的身份也给晶莹剔透的珠宝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他们所经营的店铺叫做“波斯邸”,也俗称“波斯店”,店里面陈列的来自异国的香料和香水十分受当地富家小姐、夫人的欣赏和喜爱唐代的诗人牛增孺在

《玄怪录·杜子春》当中就有这么一句:“给子今夕,明日午时矣,子于西市波斯邸,慎无后期。”充分证实了“珠宝店”的存在,以及在当地的人们心中广泛受欢迎

然而,这个“波斯邸”里面的商品,也并不都是来自异国的奇异珠宝,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当时在唐朝,他们这些阿拉伯商人与民间的小型珠宝店里购买的。他们作为一个珠宝商人,每日每夜都与珠宝在一起,他们是最了解珠宝的价值与意义,就相当于韩愈的《马说》当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阿拉伯商人就像是“伯乐”,而那些还未发掘出来的宝物就相当于“千里马”。阿拉伯商人在购买与交易珠宝器具的同时,他们不仅得到了钱财,也收获了许多关于珠宝的一些知识和鉴别经验

透过《太平广记》,感受唐朝阿拉伯商人所带来的古代“科技感”

2. “珠宝店老板”从买卖中体现一定的科学修养

在古代的时候,庙里的得道高僧去世之后,被弟子们火化,尸体燃烧完之后,就会留下一颗名叫“舍利”或者“舍利子”的晶石状的东西,他的名字是通过印度的梵语得来的,表示人的死亡。人们以为那就是主持一生所结合成的宝物,是师傅道法高深的见证,但是在《太平广记·水宝珠》里面曾说道:“状如片石,赤色,夜则微光,光高数寸。”人们十分的敬仰和尊重“舍利”的存在。很明显,“舍利”的物质结构和平常的宝物不一样,那么如此稀奇的宝物,落在阿拉伯商人的手中,他们又有何发现呢?“舍利”真的是他们这么认为的吗?

阿拉伯商人听说“舍利”极为珍贵,便花下

重金购买,等他们买到手仔细观察的时候,他们通过普通的观看便觉得,这个“舍利”并不是什么珍贵的宝物,其实就是常见的“化学反应”所造成的结果罢了,这些在夜里能发光的“舍利”只不过是还有一些“放射性”的物体罢了,在唐朝,能懂得“放射性”的科学家能有几个?然而,这几位普通阿拉伯商人仅仅是肉眼观看,就能判定如此“高科技”的知识,可见他们本身对于类似“科学”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他们虽然长期霸占着唐朝的珠宝商业模式,但是也促进了唐朝的科学文化

透过《太平广记》,感受唐朝阿拉伯商人所带来的古代“科技感”

二、冶炼金属的“洋人”、为唐朝科技文明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1.中国的“金木水火土”与古希腊的“四元素说”

我们中国有道家的“金木水火土”,阿拉伯商人也有他们古希腊的“四元素说”。两者的存在共同促进了冶炼金属技术的进步。上面说的“珠宝店老板”们,他们不仅在进入唐朝时期搜寻一些珍贵的宝物,还对流散民间的华丽金属器具也感兴趣,并且积极参加当地的冶炼金属的活动,因为阿拉伯商人的共同参与,我国冶炼金属的技术融入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其中《太明广记·武则天后》当中就写到:“并番客、胡商聚钱百万亿所成,其高九十尺,下以铁山为足,上有铜柱、铜盘,铸铜为麒麟、蛟龙……”证实了阿拉伯商人的冶炼活动。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防身的武器,官兵们、大臣们都流行配件,那些江湖侠士的各种组织也不断流行起来,在民间也在不断地出现各大帮派,因此,这就需要制造兵器——剑,恰巧,阿拉伯的商人们十分擅长制作剑,在《太平广记·枴寸珠鉴》当中就曾记载:“庭中有捣五石,以剑指之,五石立断。”用剑指着石头,石头就会断裂,这把剑的锋利和气度是多么的强大,也证明,阿拉伯商人的造剑技术有多么的强大。他们的聪慧让人们佩服。

透过《太平广记》,感受唐朝阿拉伯商人所带来的古代“科技感”

2.共同研究“铜镜”、朴实无华的铜镜增添了一丝美丽

收藏家们大都知道“铜镜”在唐朝时期的制作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因为当时的唐朝,是“铜器”的天下,几乎一些平常的器具都采用“”为原料,“铜”的运用十分广泛。然而。外来的阿拉伯商人们,也对“铜”感兴趣,不可能放过“铜”这个商机。在唐玄宗在位时,阿拉伯商人参与“铜镜”的制作更加频繁,因此,就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扬州百炼铜》当中说道:“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纵横九寸,青莹耀目,背有盘龙,长三尺四寸。唐玄宗诧之。”可以看出来,由阿拉伯商人们参与制作的“铜镜”是精致无比的。

二、远道而来的“航海家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式探险精神

1. 远道而来的阿拉伯商人、都是一名出色的海外“探险家”

我们都知道,我国有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唐朝时期,在遥远的阿拉伯帝国还并没有指南针的出现,面对充满危险的大海,如果没有不怕死、勇敢的探险精神,在汹涌澎湃的大海里面前行的旅途中,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在斯文·赫定所写的《亚洲腹地探险八年》里面,有一句:“土匪们早已扫荡了这一带的村庄。悲惨的乡村百姓们忍受着极度的贫穷和灾难。”就可以充分的体会到,在探险的路途中,变幻莫测的气候瞬息万变的环境,以及未知的未来和充满随时随地都会有危险的旅程。

透过《太平广记》,感受唐朝阿拉伯商人所带来的古代“科技感”


阿拉伯人因为在自己的帝国里面通过一些描述唐朝的“物华天宝”,不禁都对唐朝“人杰地灵”的天堂般的世界,产生了无尽地向往。他们通过一路的艰辛,经过大海的考验,来到了唐朝,他们的存在让本地的唐朝人民十分的好奇,人们都对这些远道而来的“

航海家们”产生佩服之感。人们喜欢聆听他们的“探险故事”,这样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仅让阿拉伯商人与民间的百姓更加亲切,还为唐朝的文化中,增添了特有的探险精神,丰富了唐代人们的思想文化。他们给我们中国“实在、、务本、善于积累实践经验”的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

2.“航海家们”丰富的地理知识、丰富了唐代的“游记”

然而,拥有探险精神的阿拉伯商人们,为了自己内心的梦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苏莱曼翻译的《苏莱·曼游记》,这是阿拉伯最早的关于到访中国领土的“回忆录”,书本里面,就写到他作为一名旅行家,来到荣黄富贵的唐朝里面,访问唐朝繁华的街道、秀丽的山河以及各种神奇的民间趣事等等。“有时候,它从鼻孔中喷出水来,(人们就看见一根大水柱)和(圣教寺的)大塔顶一样高。当海洋平静,鱼类分散在各处的时候,它摇一摇尾,就把鱼类聚拢来。

”就体现出阿拉伯商人丰富的地理知识

透过《太平广记》,感受唐朝阿拉伯商人所带来的古代“科技感”

三、总结

《太平广记》里面关于唐朝时期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进行买卖交易的一些叙述,让我们感到阿拉伯商人的“

科技感”与我们本土自然生产的科学经验相互碰撞,不仅制作出一些绝美的宝器,两种思想相互融合,共同进步,使得唐代在科技方面大有进步,我们通过故事里的事情,可以看到阿拉伯商人的“科技天赋”,对我们理解大自然、开拓创新带来了新的高潮,他们在航海方面冶炼金属、珠宝鉴别等方面都颇有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与我们形成“互利共存”的良好关系,他们带来的科技生活已经成为唐朝文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唐诗文集选鉴赏辞典》

2. 《太平广记·水宝珠》

3. 《太明广记·武则天后》

4. 《太平广记·枴寸珠鉴》

5. 《亚洲腹地探险八年》

6. 《苏莱曼·游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