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理髮就會哭鬧不止?原來觸覺系統失調,觸覺功能訓練越早越好

鄰居家的楠楠,今年4歲,長的虎頭虎腦的,特別可愛,但是楠楠有一個“怪癖”,不喜歡理頭髮、洗臉、洗澡、剪指甲,每次理頭髮能折騰1個多小時,各種哭鬧反抗。

寶寶理髮就會哭鬧不止?原來觸覺系統失調,觸覺功能訓練越早越好


為了這些楠楠的這些“小怪癖”,楠楠的媽媽真是操碎了心,講故事、講道理、讀繪本、威逼利誘、謾罵恐嚇、鼓勵表揚等,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了,就是收穫甚微,為此楠楠媽媽苦惱不已。

很多父母都以為楠楠這些小行為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其實是感覺統合能力裡的觸覺系統運作失調。

什麼是觸覺系統失調?

觸覺,是指分佈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振動等產生的感覺。

說的再簡單和通俗一點就是,觸覺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感覺,皮膚是觸覺感受器,分佈於我們全身。

當身體碰撞會讓我們感受到疼;當手碰到一塊雪會讓我們感到冷;當別人撓我們的腳心會感到癢……這就就是觸覺。

而觸覺失調包括兩方面:

  • 觸覺敏感,就是所謂的“觸覺防禦過強”。而皮膚敏感度過強、觸覺過於敏感會讓大腦對感覺信息的統合發生問題,傳遞給大腦的信息往往會出錯,使機體不能有效運作,導致錯誤的判斷和行為。例如觸覺敏感的孩子膽小、怕生、適應能力差、喜歡依賴熟悉的人、習慣吃手、撫摸生殖器官、晚上換床睡覺不易入睡、人際關係差等。
  • 觸覺遲鈍,也就是“觸覺防禦不足”。這類兒童對環境中一些細微的觸覺刺激很難準確地感知,做出的反應也比正常兒童要慢很多,而且顯得比較笨拙。例如,發音不清晰、自我意識差、不會自我保護、學習知識比較困難、相對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也會差。

觸覺系統運作失調,也可能會給兒童帶來輕微的腦功能失常。例如使大腦動盪不安,就會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有障礙,甚至還會引起自閉症。

寶寶理髮就會哭鬧不止?原來觸覺系統失調,觸覺功能訓練越早越好


兒童為什麼會出現觸覺系統失調?

1.觸覺學習不足

觸覺學習不足就是讓孩子接觸觸覺的機會減少,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戶外運動或者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比較少。

例如,現在大多數家庭都能用空調、暖氣。夏天,空調的使用讓孩子感受不到炎熱酷暑;冬天,孩子感受不到冰天雪地。

這些電器的使用實際上剝奪了兒童的觸覺學習機會,無法體驗到溫度變化帶來的觸覺刺激。

2.養育方式的原因

很多父母不當的養育方式也會阻礙孩子的觸覺接觸。

例如,父母的過度保護欲,總是擔心孩子受到傷害,這也不許孩子做,那也不許孩子做,無形中就切斷了孩子的探索慾望。

還有的父母出於衛生方面得考慮,也會限制孩子的行動自由,例如不讓孩子爬行,擔心弄髒衣服,在戶外不讓孩子抓沙子、石頭,擔心有細菌;不讓孩子玩水,擔心孩子受涼生病;給孩子的輔食添加單一、一直泥糊狀,擔心孩子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弱等。

總之,這樣過度保護式的養育方法,束縛了孩子的手腳自由,無形中使孩子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並且形成習慣,對待新事物時不會主動積極,只會畏手畏腳。

3.生產方式的原因

研究表明,剖腹產的孩子由於在出生時沒有經過產道擠壓,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觸覺和本體感的體驗和學習。剖腹產屬於一種干預性的分娩,胎兒沒有主動參與。

剖宮產兒沒有分娩過程中被擠壓的經歷,沒有感受這些必要的感覺的刺激,

大腦與胎兒的機體所發生的各種動作,也沒有機會進行整合和反饋。

在《兒童感覺統合訓練》這本書介紹到:

引起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因素:胎位不正、早產或剖宮產、爬行不足、過早使用學步車、活動空間太小、父母過分溺愛、獨生子女缺乏群體生活,等等。

感覺運動成熟與否,是孩子成功與否的基礎,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財富——皮亞傑。

兒童觸覺系統訓練的方式

觸覺功能訓練越早越好,它能夠幫助兒童的神經系統進行整體感覺的統合,促進感覺認知、感覺運動的發展。在生活中,兒童有很多機會感受觸覺刺激,如洗漱、吹風、曬太陽、玩水、玩沙等。

1.母嬰間的親密接觸

“觸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刺激,在動物幼崽中,觸摸皮膚能夠促使腦部釋放化學物質,促進身體發育,這種效應在人類身上也同樣會出現。如果早產兒在醫院中每天接受幾次按摩,那麼他們的體重增長得更快。到一週歲時,其智力和動作發展,比沒有接受過這種刺激的早產兒更超前。”——《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

所以,從嬰兒一出生開始,媽媽們就應該開始對他進行觸摸練習,當然這也是愛的體現和真情流露本能。

(1)母乳餵養

寶寶理髮就會哭鬧不止?原來觸覺系統失調,觸覺功能訓練越早越好


儘量進行母乳餵養,除開母乳是最適宜最營養的嬰兒口糧外,當嬰兒柔軟的身體和媽媽緊緊貼在一起,聞著媽媽熟悉的味道,媽媽充滿愛意的注視寶寶時,這是最溫馨、最美好的時光,會帶給寶寶滿滿的安全感。

(2)撫觸按摩

平常要多對孩子進行愛撫和全身按摩,具體按摩的方法可以在網上搜索。

“被愛撫是嬰兒發育成長中最重要的渴求,這種愛撫得到得越多,嬰兒的成長髮育就越快……每天接受15分鐘按摩的寶寶,其體重的增長速度超過那些沒有接受按摩的寶寶47%,有的甚至更高。”——《與寶寶同眠》

推薦一款I LOVE U 按摩腹部的方法,可以緩解嬰兒腸脹氣、消化不良、便秘,還可以增加個寶寶親密接觸。

先用手掌從腹部左側從上至下按一下,路徑呈“I”形,然後從原來位置開始用手掌呈倒“L”按摩至右下腹,最後連貫起來用手掌從右下按摩至下左,路徑呈倒“U”形。

  • (3)每天擁抱12次

《孩子平和,父母快樂》中建議:每天擁抱孩子12次。

寶寶理髮就會哭鬧不止?原來觸覺系統失調,觸覺功能訓練越早越好


著名家庭醫生維琴尼亞·薩提爾說:人需要擁抱才能生存,需要8次擁抱才能維持正常狀態,需要12次擁抱才能有所進步。

所以,對孩子和愛人不要吝嗇自己溫暖的懷抱,孩子起床後給一個早安的擁抱、孩子出門前給他一個再見的擁抱、孩子受傷後給他一個安慰的擁抱……

(4)親子打鬧遊戲

孩子最喜歡遊戲和打鬧玩耍,一些簡單的動作和遊戲規則,就可以和孩子們瘋耍小半天。整個遊戲過程中,寶寶可以時刻與父母的身體緊密接觸,還有眼神交流,相信每個寶寶都會陶醉其中。

如果媽媽們不知道和孩子如何玩親子打鬧遊戲,推薦《親子打鬧遊戲的藝術》,書中詳細介紹了親子打鬧遊戲的好處,以及102款打鬧遊戲,種類豐富,適合多個年齡段寶寶們。

寶寶理髮就會哭鬧不止?原來觸覺系統失調,觸覺功能訓練越早越好

宜6個月以上的寶寶壓路機遊戲)

2.帶孩子到大自然

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課堂。在空氣清新,有花有草有樹有水的地方,讓孩子在這裡自然成長。

讓孩子在自然中通過視、觸、嗅、聽、嘗打開五感。

加拿大規定daycare和學齡兒童戶外時間,每天要有兩三小時,不論風吹雨打,當然也不是暴雨狂風。冬天直接坐雪地裡玩,夏天塗防曬出去玩,讓孩子看看大自然的風景,接觸大自然的靈性和滋養,唯有讓孩子迴歸本真,迴歸自然,在純粹的玩樂中體驗開放式教育的快樂。

下面推薦兩個強化方面的專業訓練。

3.腳底按摩

在日本,“赤腳”也已成為一門正式課程。一些幼兒園或中小學校裡的老師經常帶領孩子光著雙腳繞操場或沿著走廊有組織地進行慢跑活動。

日本愛知大學附屬幼兒園還不惜耗資700多萬日元,將院內的水泥地面撬開搬走,換上沙土,以便讓孩子們在沙地上盡情地玩耍。

我們的腳底分佈著豐富的神經末梢,通過對足部反射區的刺激,加強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免疫系統功能,還能夠強化觸覺辨識能力和感覺功能分化能力。適用於情緒不穩、輕微自閉、觸覺防禦過強或遲鈍的孩子。

具體方法:

寶寶理髮就會哭鬧不止?原來觸覺系統失調,觸覺功能訓練越早越好


  • 大人可以將沙子、小石頭、決明子、羽毛、落葉等鋪在地上,然後帶領孩子光著腳從上面走過。
  • 帶領孩子來到草坪、沙地、柏油路、溪水旁、海邊等,讓孩子赤腳在上面玩,感受不同的刺激。
  • 如果家裡不冷,可以讓寶寶光腳走路,使他能地感知地面,而且雙腳可以對不同材質(在地板上、沙發上、床上、凳子上等)、不同軟硬的東西以及高低變化及時進行調整。這一系列對腦部形成觸覺刺激,有利於開發寶寶的觸覺。
  • 幫助寶寶按摩腳底或者也可以用毛刷,刷寶寶的大腿部及腳底,這也能起到很好的觸覺刺激作用。

4. 浮力球池訓練

浮力球又稱球池,一般遊樂場、幼兒園都有。不但對寶寶的觸覺有所幫助,對前庭固有感覺的形成也有好處,適用於愛哭、黏人、輕度自閉、肢體不協調、有多動傾向、觸覺敏感或遲鈍的孩子。

具體方法

  • 引導寶寶慢慢進入球池,或者也可以用力跳進去,讓寶寶全身感受衝擊感。
  • 讓寶寶入球池中,可以整個人藏入球池中,划動四肢或翻動身體。
  • 除此之外,寶寶還可以站立,兩腳踏動,或由上躍下,將身體投入球中,讓感受不同重心及身體運作的感覺。
  • 讓孩子在球池中模仿各種動物的行為,增強運動企劃能力。


寶寶理髮就會哭鬧不止?原來觸覺系統失調,觸覺功能訓練越早越好


小結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感覺運動成熟與否,是以後智能學習和思考前期孩子成功與否的基礎。缺乏這方面能力的孩子,即使能夠用大腦進行記憶性的學習,但觀察、組織、想象、推理上的大腦功能會有應用上的困難。”

因此,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與孩子進行感覺統合遊戲互動,這樣既融洽了親子關係,也發展了孩子的感覺統合。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堅持做,量變引發質變,在孩子的教育上需要父母的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