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為什麼沒能挽救清政府覆滅的命運?

願一別兩寬啊


改良是不能挽救清政府覆滅的命運的,因為改良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鴉片戰爭後的中國淪為了半殖半封社會,且隨著戰爭的進行中國半殖半封的程度不斷加深,中國社會各階層掀起了反帝反封的救亡圖存的鬥爭。為什麼要反帝反封?因為要改變半殖半封的社會性質,因為要實現民族獨立——這是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前提。改良能夠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務嗎?不能。改良能夠改變中國半殖半封的社會性質嗎?也不能。為什麼不能?因為清政府就是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勢力的代表。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就必須推翻清政府的統治,而改良卻不是以推翻清政府的統治為最初目的的。總之,改良的手段不能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務,也不能改變中國半殖半封的社會性質。改良是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清政府的覆滅。改良並不能建立一種與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

改良為什麼不能挽救清政府覆滅的命運?

第一,改良的主要目標是要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要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就要覆滅以清政府為代表的封建主義生產關係。

按照人類社會發展的順序,資本主義社會一定會取代封建社會,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結果,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鴉片戰爭後,中國需要建立的是與資本主義經濟相適應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只有建立了先進的生產關係,中國社會才能向前發展。

中國社會的向前發展需要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建立需要消滅封建的生產關係,而封建生產關係的代表就是清政府。換言之,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改良過程就是覆滅封建生產關係的過程,覆滅封建生產關係的過程就是覆滅清政府的過程。

改良的主要目標就是要覆滅阻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確立的封建性質的清政府。

第二,改良的主要力量是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的階級任務就是要消滅封建地主階級,就是要覆滅清政府。

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是地主階級,資本主義社會的統治階級是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的階級任務是消滅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社會任務是消滅封建主義。只要主導改良的是資產階級,那麼他的任務一定是覆滅以地主階級為統治階級的清政府。

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是天然的敵人,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也是天然的敵人。怎麼對待敵人?消滅!作為一種落後的階級力量,地主階級已經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作為一種先進的階級力量,資產階級需要取得國家政權。

地主階級掌握權力的政府叫清政府,資產階級掌握權力的政府就不是清政府的。資產階級掌握權力的過程就是覆滅清政府的過程。

第三,改良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而封建勢力的代表就是清政府。換句話說,改良就是要覆滅清政府。

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社會伴半殖半封的程度越來越深,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越來越艱難。為了最終實現救亡圖存的目的,為了實現最終的民族獨立,改良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手段。

改良是資產階級的手段,改良是建立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手段,改良是以和平的手段覆滅落後的封建生產關係的手段。只有覆滅了落後的生產關係,才是真正的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才能真正的實現民族的獨立。

落後生產關係的代表就是資產階級的敵人封建地主階級,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體現於清政府。所以,改良的主要任務就是覆滅清政府。

第四,改良的結果是失敗的,改良失敗的清政府的覆滅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改良的最初目標是維護清政府的統治,這當然是沒有認清改良的本質。然而,改良的結果是失敗的。失敗的改良當然不能建立起成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但失敗的改良也意味著沒有消滅落後的封建力量。落後的封建力量能夠繼續維持清政府的統治嗎?當然不能!

改良作為維護清政府統治的一種手段,不僅體現於戊戌變法,還體現於清末新政。然而,無論是資產階級主導的戊戌變法,還是地主階級主導的清末新政,其最終結果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假如改良能夠維護清政府的統治,但改良還是失敗了。

無論是從改良的結果上講,還是從改良的本質上講,無論是成功的改良,還是失敗的改良,其實都不可能達到維護清政府統治的目的。清政府的覆滅是必然的!

總之,無論是從改良的目標上講,還是從改良的力量上講,無論是從改良的任務上講,還是從改良的結果上講,改良的手段都不可能達到維護清政府統治的目的。改良的本質是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最終卻是要覆滅封建主義生產關係。清政府用覆滅封建主義生產關係的改良手段來維護封建主義生產關係,又哪有不覆滅之理?!改良最終加速了清政府覆滅的命運!


歷史緯度


滿清不是改良能夠挽救的,需要的是體制的改變才可能成功。

體制

滿清是封建王朝,在這個體制下,皇權至高無上,其他的都只是輔助皇權的。這就使得國家依然是一言堂,慈禧代表著權威和定論,國家的發展全系在一人身上,其他人除了阿諛奉承的就是陽奉陰違了。

戰鬥力

再說部隊戰鬥力,八旗的沒落,湘軍、淮軍、北洋、新軍的崛起,以為能和列強一較高下,結果軍隊只是少數人滿足個人權力慾望的工具。幾十萬人,沒有嚴格的組織和體系,剋扣糧餉成為常態,這樣的部隊有戰鬥力簡直不可想象。

實業救國

鴉片戰爭以後,工業讓一部分人看到了希望,於是紛紛開啟實業救國。不過,工業也一樣被少數人掌握,最後又回到了慈禧掌控中,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自始至終也沒有改變。

試想,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做出何種努力,最後都改變不了現狀,這種情況真的讓人無能為力。


以史知今


1.借改革之名,行專權之實,激化了中央與地方,滿漢矛盾;

  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延續其反動統治。

  為了加強統治集權,在1901-1905年的行政改革中,滿清政府將總理衙門改為外交部、新設立商部、學部、巡警部、練兵處和財政處等5箇中央機構,其目的是逐步將掌握在地方督撫手中的外交權、軍事權和財政權收歸中央。1906年開始仿行憲政,“立憲非中央集權不可,實行中央集權非剝奪督撫兵權財權、收攬於中央政府則不可”。這就激化了中央和地方巡撫的矛盾,嚴重挫傷了巡撫對改革的積極性,增強了他們對滿清政府的離心力。

  滿清政府以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為由,再次實施了削弱地方權力的舉措,其目標不僅要收回督撫的權力,而且也要收回漢人的權力。在接下來的中央官制改革中,清廷藉機打擊排斥漢族官僚,如岑春煊的被罷免、張之洞明升暗降。在新設立的各部中,雖然規定滿漢不分,實際上是滿族親貴佔了絕大多數。滿漢矛盾的激化加速了清政府新政的失敗和政權的敗亡。

  中央與地方矛盾,滿漢矛盾的激化,使得清末新政實施受阻,最終統治集團也因矛盾尖銳分崩離折。

  2.立憲一拖再拖,改革措施良機;

  洋務運動、特別是戊戌變法,正是歷史賦予中國改革的最佳時期,此時西方列強或忙於自己內部的統一、或致力於領土的爭奪、或忙於制度的修補,清政府尚有充裕的時間和能力在自己掌控的範圍內主導社會的變革。清政府雖然制定了一個立憲方案,卻又規定了9年的預備立憲期。為了鞏固皇權,遲遲不肯答應立憲派提出的召開國會的要求。最後迫於壓力成立的“皇族內閣“,”實為軍機“。對立憲一拖再拖,致使改革錯失良機,進一步激化的社會矛盾,最終讓滿清政權在武昌起義的炮聲中土崩瓦解。

  3.立憲派反對,滿清政權信用破產,眾叛親離;

  清政府不僅拒絕了立憲派提出的召開國會的要求,還鎮壓了國會請願活動,同時不斷借立憲之名加強皇權。最後成立的責任內閣也是黑幕籠罩,立憲派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參與政權的願望落空,對清廷的思想認識也發生了質的轉變,“其初恐清廷不立憲,其繼憤清廷假立憲,其後乃不欲出於和平立憲,而思以鐵血立憲”。立憲派徹底拋卻了對清廷的幻想,相繼從事革命反清的鬥爭。清政府信用破產,眾叛親離,改革後遭到立憲派在內的眾多勢力的反對,宣告破產。

  4.統治集團內部貪汙腐朽

  改革措施的裁決權為最高統治層特別是皇帝、皇太后或其他專制者壟斷,而統治階層內部就貪汙腐朽成風,要真正觸動滿清專制皇權,建立憲政,無異緣木求魚。從責任內閣的成員組成就能看出,13名大臣中滿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佔7人。可見,統治集團內部的貪汙腐朽,是改革不能順利實施的重要原因。

 回望歷史,清末改革中清政府內部占主導地位的是洋務派官僚,他們與外國密切聯繫,這些人往往更多希望自己能夠對清政府取而代之。因此清末新政的內容普遍對清政府不利,確實是有內部人想架空清政府,最終打倒清政府,這個意義上來說,清末新政對清政府是很不利的。


夫子奔逸絕塵15337


清朝末期,當時很多的文人志士紛紛開始救國之路,他們變法維新、購買新型武器裝備、訓練軍隊,一項項的措施為腐朽的清王朝增添了一抹色彩,但是終究沒能挽救清王朝覆滅的命運。這也是歷史的必然,隨著西方的發展,清朝這個東方大國必然要走上國家改變的事實,只是,因為國家已經腐敗至無法挽救的地步,對於這些措施也只能是苟延殘喘。

提起這些措施,不得不提戊戌變法,如果這個變法維新能夠堅持下來,或許清王朝的命運不會慘至如斯。戊戌變法是清王朝在末期的一項很好的政治改革,但是終究沒有成功的實施,僅僅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失敗了,也導致了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慘死。

說起譚嗣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清朝末期非常著名的有識之士,譚嗣同與康有為等當時的有識之士,共同向光緒皇帝請命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運動。然而,不幸的是,這場本可以改變清朝命運的戊戌變法運動,卻因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反對,最終失敗。而失敗以後得譚嗣同並沒有選擇逃亡,他選擇以自己的鮮血來喚醒民眾,將革命之路向世人照亮,而這一做法,也贏得了世人的敬仰,流芳千古。

譚嗣同作為這場戊戌變法的領導人之一,在戊戌變法失敗之後,他並沒有選擇與康有為逃亡,等待其他的時機,然後再回來。看著當時的民眾,康有為決定以自己的鮮血來喚醒他們,讓這些民眾不再麻木無知,為此他慷慨赴死。

在後來的研究中,有學者意外發現了譚嗣同遺留的舊物,這是譚嗣同的一本筆記。而從這本筆記中,人們竟然發現譚嗣同竟然是革命派中的一員!與孫中山先生一樣的革命者,這與以康有為為主的資本主義改良派是完全不同的。

人們發現,在譚嗣同遺留的這本筆記中,包含著譚嗣同對當時清王朝的強烈不滿,以及無比的厭惡之情。所以,從這本筆記中,我們能夠看出譚嗣同與康有為是有很大不同的,康有為是保皇派,而譚嗣同則不是。在譚嗣同的心中,他認為中原大地本來就不屬於清朝的統治,清王朝根本就是一個外人,而不是這裡的主人。

因此,譚嗣同曾多次幫助袁世凱進行政變,而且譚嗣同對於抓捕慈禧以及榮祿也表現的十分積極,這一切都源於他對清王朝的厭惡之情。在戊戌變法中,如他一樣的人,再也沒有了。那麼,在戊戌變法失敗之後,譚嗣同沒有選擇逃走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一切都源於他的絕望,他希望用自己的鮮血、自己的死來喚醒那些民眾,他希望這些民眾不再腐朽、不再麻木。

當然,值得肯定的是,譚嗣同的這個選擇確實對後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譚嗣同的慷慨赴死,喚醒了當時就很多民眾,以至於後來有那麼多的革命者開始走向富國圖強的道路。


懸疑日誌2


孫中山先生說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當時中國的清政府已經腐朽不堪,正所謂大廈將傾,獨木難支,這些改革,只能是垂死掙扎而已借改革之名,行專權之實,激化了中央與地方,滿漢矛盾;

1.借改革之名,行專權之實,激化了中央與地方,滿漢矛盾。

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延續其反動統治。 為了加強統治集權,在1901-1905 年的行政改革中,滿清政府將總 理衙門改為外交部、新設立商部、學部、巡警部、 練兵處和財政處等 5 箇中央機構,其目的是逐步將掌握在地方督撫手中的外交權、軍事權和財政權收歸中央。 1906 年開始仿行憲 政,“立 憲非中央集權不可,實行中央集權非剝奪督撫兵權財權、收攬於中央政 府則不可”。 這就激化了中央和地方巡撫的矛盾,嚴重挫傷了巡撫對改革的積極性,增強了他們對滿清政府的離心力。

滿清政府以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為由,再次實施了削弱地方權力的舉措, 其目標不僅要收回督撫的權力,而且也要收回漢人的權力。 在接下來的中央官制改革中,清廷藉機打擊排斥漢族官僚,如岑春煊的被罷免、張之洞明升暗降。 在新設立的各部中,雖然規定滿漢不分,實際上是滿族親貴佔了絕大多數。滿漢矛盾的激化加速了清政府新政的失敗和政權的敗亡。中央與地方矛盾,滿漢矛盾的激化,使得清末新政實施受阻,最終統治集團也因矛盾尖銳分崩離折。

2.立 憲一拖再拖,改革措施良機;

洋務運動、特別是戊戌變法, 正是歷史賦予中國改革的最佳時期,此時西方列強或忙於自己內部的統一、或致力於領土的爭奪、或忙於制度的修補,清政府尚有充裕的時間和能力在自己掌控的範圍內主導社會的變革。 清政府雖然制定了一個立憲方案,卻又規定了9年的預備立憲期。為了鞏固皇權,遲遲不肯答應立憲派提出的召開國會的要求。最後迫於壓力成立的“ 皇族內閣“,”實為軍機“。對立憲一拖再拖,致使改革錯失良機,進一步激化的社會矛盾,最終讓滿清政 權在武昌起義的炮聲中土崩瓦解。

3.立 憲派反對,滿清政 權信用破產,眾叛親離;

清政府不僅拒絕了立 憲派提出的召開國會的要求,還鎮壓了國會請願活動,同時不斷借立 憲之名加強皇權。最後成立的責任內閣也是黑幕籠罩,立憲派通過政治體 制改 革參與政權的願望落空,對清廷的思想認識也發生了質的轉變,“其初恐清廷不立憲,其繼憤清廷假立憲,其後乃不欲出於和平立憲, 而思以鐵血立憲”。 立憲派徹底拋卻了對清廷的幻想,相繼從事革 命 反 清的鬥爭。清政府信用破產,眾叛親離,改革後遭到立憲派在內的眾多勢力的反對,宣告破產。

4 .統治集團內部貪汙腐朽

改革措施的裁決權為最高統治層特別是皇帝、皇太后或其他專 制者壟斷,而統治階層內部就貪汙腐朽成風,要真正觸動滿清專制皇權,建立憲政,無異緣木求魚。從責任內閣的成員組成就能看出,13名大臣中滿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佔7人。可見,統治集團內部的貪汙腐朽,是改革不能順利實施的重要原因。


前朝往事兒


改良聽上去首先從力度上我們可以看出稍遜於改革,我們以近代史上的改良為例,康梁等人的改良運動最終是失敗的,而主要原因是並沒有改變專制的制度。通俗一點講,在封建君主專制的情況下小修小補是沒有用的,即便是改革,辛亥革命,也沒有挽救了中國。當然這個失敗的原因是複雜的。我們再回過頭來說改良。我們都知道只有改變封建專制的制度,中國才能前進一步,因為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改良如果還是在原有體系之下的話,等於於事無補。就好像一個癌症病人,無論怎麼救治都沒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