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起身拔節期咋管理?專業指導來了!

當前,北方冬小麥已經進入返青起身拔節期,小麥春管也進入關鍵階段,小麥起身到拔節期田間管理主要措施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專家指導意見。

小麥起身拔節期咋管理?專業指導來了!

一、根據苗情、墒情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

對於地力水平較高,小麥播種基礎紮實,冬前澆過越冬水、墒情適宜,群體充足、個體健壯(俗稱“麥根好”)的田塊,要以控為主。肥水管理可以推遲到拔節中後期(3月中下旬)進行,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0~15公斤。這樣做能夠避免春季分櫱過多消耗營養,防止群體過大造成田間鬱蔽從而導致病蟲害加重,促使小麥根系往下扎,增強抗旱抗倒能力,後期延緩早衰。

對於地力水平一般或較差的沙薄地,小麥播種較晚,未澆越冬水、墒情不好,群體不足、個體分櫱少,或者播量過大長成單根獨苗(假旺苗)的田塊,要以“促”為主。抓緊時間追肥澆水,促進春季分櫱,轉化苗情。結合澆水,畝施尿素8~10公斤。拔節末期進行第二次追肥,畝施尿素5~7公斤,提高分櫱成穗率。

除此以外,墒情較好、苗情正常的地塊,應以“保”、“穩”為主,可推遲至拔節初期以後再施肥澆水,促進兩極分化,避免發育過快過旺而受到低溫危害,實現趨利避害。

建議使用機械深施,減少浪費,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時還有鬆土提溫的作用,節本增效。


小麥起身拔節期咋管理?專業指導來了!

二、根據雜草種類有針對性地選用化學除草劑

近年來,受輕簡化栽培模式、雜草抗藥性增強等多種因素影響,麥田雜草為害重、防除難、成本高,尤其是化學除草技術性強,決不能掉以輕心。要根據雜草發生為害特點,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化學防除為重點、人工防除為補充,科學安全,綜合防控。

春季氣溫回升後,冬前未出土的草籽陸續發芽出苗,生長迅速,易於吸收藥劑,而小麥拔節以後幼穗極易受到傷害,敏感藥劑會導致麥穗抽不出來或缺粒畸形,嚴重影響最終產量。因此,春季化學除草必須抓住小麥返青後拔節前的關鍵有利時機。

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可以選擇日均氣溫穩定在8℃以上(不能低於5℃),且天氣預報未來5天內沒有大幅度降溫的晴好天氣(常年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於上午10點以後下午4點以前,根據草情、草相等實際情況,到持有農藥經營許可證的合法農資門店選準對路藥劑,二次稀釋(先將藥劑用少量清水稀釋成母液,然後補足所需的剩餘水量充分混合)後,使用霧化性能好的扇形噴頭,選擇噴杆噴霧機等性能良好的噴霧器械施藥,水量充足,確保噴霧均勻。避免重噴漏噴,謹防周邊作物或後茬作物發生除草劑藥害。

小麥起身拔節期咋管理?專業指導來了!

推薦藥劑如下——

播娘蒿、薺菜、婆婆納、牛繁縷、麥家公、豬殃殃、澤漆等闊葉(雙子葉)雜草為主的麥田,可選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滅草松、雙唑草酮及其混劑防除。


野燕麥、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麥田,可選用炔草酸、精噁唑禾草靈、啶磺草胺、氟唑磺隆等藥劑;以節節麥、蠟燭草等為主的麥田,可選用碇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等藥劑;以多花黑麥草為主的麥田,可選用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或氟唑磺隆進行防除。

小麥起身拔節期咋管理?專業指導來了!

三、監測病蟲害發生趨勢,預防為主,搞好病蟲害防治

小麥起身到拔節期也是紋枯病、莖基腐病和麥蜘蛛等病蟲發生發展與防治的有利時機。

對於小麥紋枯病和莖基腐病等真菌病害,病株率達15%以上時,使用烯唑醇、戊唑醇、丙環唑、申嗪黴素、井岡·蠟芽菌、枯草芽孢桿菌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注意將藥液噴淋在麥株莖基部,確保防治效果。

對於小麥紅蜘蛛,當平均市尺單行蟎量達到200頭時,選用阿維菌素、噠蟎酮、甲維鹽等噴霧防治,也可採取灌水時振動麥株的方法殺死害蟎。

小麥起身拔節期咋管理?專業指導來了!

另外要加強監測,密切關注條鏽病、草地貪夜蛾在小麥上發生為害,早發現、早上報、早防治,適時開展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病蟲草害。

小麥起身拔節期咋管理?專業指導來了!

科技興農,造福萬家——眾德《三農大講堂》以“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為服務宗旨,把深奧的科學種植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面對面、手把手教給您,關注我們,爭做新時代的“新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