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在意大利南部小镇姜卡尔多,童年的小多多不仅喜欢看电影,还喜欢看放映师艾弗达“剪”电影:在40年代的意大利小镇上,电影在放映之前都要经由牧师检查,把认为观众不宜的镜头(比如接吻戏)严格地剪掉之后,才可以放映。所以,观众每当发现接吻镜头又被删去了的时候,就会全场起哄、甚至吐口水;而放到煽情的段落,观众们又会集体嚎啕大哭,总之电影院里总是热闹非凡。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小多多把那些在转动中带来神奇影像的胶片视若珍宝,他的理想就是成为像艾费多那样的电影放映师。不过艾费多看到了小多多的聪慧伶俐,他认为小多多将来一定会有更远大的前程,他劝小多多离开小镇:“不要在这里呆着,时间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小多多还很难理解艾费多的话,他每天来放映室跟艾费多学习电影放映。好心的艾费多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电影,搞了一次露天电影,结果胶片着火了,小多多把艾费多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艾费多双目失明了,不能继续放电影。小多多成了小镇唯一会放电影的人,他接替艾费多成了小镇的电影放映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多多渐渐长大,他爱上了银行家的女儿艾莲娜。初恋的纯洁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对小情侣的海誓山盟被艾莲娜父亲的阻挠给隔断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莲娜去念大学。在艾弗多的劝说下,伤心的多多从此离开小镇,追寻自己生命中的梦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三十年后,成名的多多回来向他的老朋友做最后的告别。艾费多留给他一份礼物,原来是当初被镇上的检查员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看着这些镜头,多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理解了生命中的一切。

电影特点:

转场——这部电影中运用了几类经典的专场类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用经典电影讲故事——托纳多雷导演对意大利电影的一次致敬,特别是最后的一段吻戏剪辑镜头,更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电影与人生——电影串联起来剧中所有重要的情节,多多从小痴迷于电影,电影放映员阿尔弗雷多充当了多多的电影启蒙老师。少女艾莲达闯入多多的镜头,也开启了多多的初恋,无果的恋情令多多沉沦,在阿尔弗雷多的鼓励下,多多不再仅仅透过电影看世界,而是用脚步去丈量世界,离开了,美丽安逸的西西里去罗马闯荡。三十年后,已经成为著名电影导演的多多再次回到故乡,三十年拉开了电影与生活的距离,三十年曾经门庭若市的电影院已破败不堪,三十年物是人亦是,三十年走失的恋情依然鸟无音讯……当多多看到阿尔弗雷多送给他的礼物——一卷曾经被减掉的吻戏集锦,逝去的光阴仿佛都回归眼前,就让电影收藏我们的生命,收藏我们的爱恋。每个人的童年里,都应该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真可谓:

从银幕的世界出走,带着五味杂陈归来,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电影,每部电影的背后都是别样人生。

就电影与生命的话题,导演除了浓墨重彩地描写主人公多多的经历外,还在电影院的方寸空间里,不着一句台词地描写了几对人物的生命轨迹,足见导演功力深厚。在天堂电影院拆毁之前,曾经的老影迷都来到广场上为它送行,虽然观影的方式改变了,但天堂电影院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经典片段:

在这一片段中,导演运用拉镜头,从中景到远景,我们可以看到痴迷于电影的影迷众多。之后导演充分运用了镜头角度的情绪功能,多多和电影放映室阿尔弗雷多在二楼放映室的阳台上,镜头透过二人拍摄楼下广场上不愿散去的人群。这是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啊,电影是多么崇高多么神圣多么令人仰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导演用这个仰拍尽头表现收露天电影票的售票员,不是他很伟岸,而是那个电影的黄金时代很伟岸!

门铃响了,母亲坚信多多回来了,她来不及放下手中的毛线就跑下楼去。此时镜头没有落入俗套拍摄母子相见的场景,而是运用了摇镜头,增强了画面的悬念、叙事与情绪。毛线象征着母子间扯不断的牵挂,同时被拆掉的毛衣有时光回溯的意味,接着镜头摇到出租车,难道多多没有回来?最后把母亲与多多收进镜头。形成一段经典摇镜头叙事段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致敬那个电影的黄金时代,致敬每个人用生命书就的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