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免疫策略以前有过成功案例吗?

-itadakimas-


群体免疫策略以前有过成功案例吗?

这个,成功的案例实在太多、太多,多到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到底有多么多。

这么说吧,任何生物种群,或者限定一下范围,所有动物种群,都是从无以数计的群体免疫的保护中生存下来的。

如果没有群体免疫,任何种群早就都被微生物消失了。

这样说,你或者会感到惊异。

这是因为,你所认识的群体免疫是严重缺陷甚至是错误的。

那么,

什么是群体免疫呢?

群体免疫,首先是一种自然生态平衡现象。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各种微生物无处不在。

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依赖于生存环境中的其他生物,这些生物个体被称为微生物的宿主。

有一些微生物感染会导致宿主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如果一种全新的传染病出现在一个种群,所有成员都对这种疾病没有抵抗力,医学上叫易感者。

这些易感者非常容易被传染源感染,然后自己也变成有传染源去感染新的个体,这样,疾病在这个种群就可以迅速传播,最终可能会感染(绝)大多数个体。

最严重的情况,一次感染就可能导致一个种群所有个体全部生病、死亡,并最终的灭绝。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感染并不会造成灭绝,而是导致一定比例宿主的疾病、死亡。

感染过后的幸存者的免疫系统会对这种病原体形成主动免疫,通常再也不会被感染,也就是有了人们常说的“免疫力”。

如果一次普遍性的感染后,种群中的多数幸存者都被免疫,也就是形成所谓群体免疫。

如果这种疾病再出现在这个种群,由于传染源周围大多数都是免疫者,疾病的传播途径就被阻断,即使种群中有少数易感者也不容易被感染。

也就是说,一个种群只要有一定比例的成员被免疫,就可以对整个种群产生保护,疾病就不会在这个种群中流行,这就是群体免疫对种群的保护作用。

所有种群的延续都得到无以数计的成功群体免疫的保护

但是,如上所述,一般的感染不会导致全部宿主都被免疫,种群中仍或有部分易感者。这样,疾病虽然不会造成流行,但是也有生存的空间,即偶尔感染种群中的易感者,表现为疾病的散发。

这样,微生物与宿主就会在这个种群中达成一种生态平衡,双方都不至于被灭绝。

随着种群中个体的更新换代,或者免疫退化,种群中积累越来越多的易感者;或者微生物变异产生更强的感染能力,上述平衡就可能被打破,就可以再次造成流行,并再次感染大多数个体,再次形成群体免疫。

就人类社会来说,在没有开发出疫苗技术之前,人类与反复流行的传染病就是在这样群体免疫的形成与打破的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中生存下来的。

往更广泛的生物领域来说,所有的生物种群都是在群体免疫形成、被打破和再形成的动态平衡中生存繁衍下来的。

因而,可以说,任何得以生存的种群中都发生过无以数计的成功的群体免疫,正是受到这些无以数计的群体免疫的保护才得以延续。

疫苗预防接种,可以不需要感染就在人群中建立起群体免疫的保护

近代以来,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福利就是疫苗接种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针对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传染病病原体开发疫苗,通过预防性接种,不需要造成感染和疾病就会形成群体免疫,保护社群免于这些疾病的流行。

其中,最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彻底消灭了天花。

其次,就是将诸如麻疹、结核病、小儿麻痹,等等疾病隔绝在绝大多数人类社区之外。

正是疫苗接种技术的进步才让人群得以免于早死于感染性疾病,在人类寿命延长中做出最最大的贡献。

因而可以说,广泛的(甲类)疫苗的接种是整个生物界最成功的群体免疫的典范。

自然群体免疫仍是微生物与人类宿主生态平衡主要因素

疫苗形成的群体免疫针对的仅仅是部分可以造成严重疾病的病原体;还有一些可以造成严重疾病的病原体没有开发出成功的,或者不够有效的疫苗,比如艾滋病,比如流感。

另外,还有更多的可以造成非严重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没有疫苗(出于成本效益考量不会开发),这些疾病仍依赖于普遍的感染在社群中建立群体免疫来维持平衡。

比如,普通感冒是比流感和这次COVID19传染性更强的传染病,它为什么不会在人群中形成大流行,原因在于不同感冒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经常性流行,流行在不同年龄段人群“错峰”出现,人群中对几乎所有感冒病毒(200多少种)都形成了有效保护性的群体免疫。

因此,即使是今天,由普遍性感染形成的群体免疫依然是人类社群与微生物之间维持平衡的主要因素,占比远远远远大于疫苗接种。

可见,群体免疫并不是你所认识到的群体免疫,群体免疫的成功无处不在。


挣脱枷锁的囚徒


人类有没有我不知道,但动物是有的。咱现在就说一个人兔🐇大战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国家,因为兔子泛滥成灾而被折腾得焦头烂额,甚至要出动轰炸机这种大杀器来对付它。

这个国家就是澳大利亚🇦🇺。

本来澳大利亚🇦🇺是没有兔子🐰的。1859年,有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作为农场主,他的行李里带了24只欧洲兔🐇和5只野兔,还有5只鹌鹑。这个老兄将它们放养在自家的农场里。大家知道,兔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全年都可以发情交配,孕期只有一个月,每胎可以生4至10只小兔。只要公兔给力,理论上每个母兔一年可以产下48至120个小兔子。澳大利亚又没有兔子🐰的天敌,于是这群兔子🐰就大兔生小兔,小兔生幼兔,生生不息,兔群成几何基数增长。从1866年开始,它们就以每年170公里的速度向全澳洲扩散,等到1900年的时候,它们就占领了整个澳洲,而到了1926年,兔子🐰的数量达到了巅峰——100亿只。100亿只,这是什么概念啊?要知道当时澳大利亚🇦🇺总人口也才650万左右,兔子🐰的数量足足是人的1500倍。这兔子🐰要是在咱中国🇨🇳,咱中国人可就有口福了。作为大吃货帝国,区区100亿只兔子🐰怕什么?不到十年时间我们能把它们吃到濒危,什么蒸、炒、烤、炸、焖、红烧、腊……各种做法各种口味轮番上阵,让你吃了还想要。可澳大利亚🇦🇺不一样啊!澳大利亚人本来就不喜欢吃兔子肉,他们也不像咱们大吃货帝国有那么多的花样吃法。在他们眼里,兔子🐰这货除了能用来吃之外,也没什么价值。相反,它们还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过度啃食牧草还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挤占其它动物的领地,造成其他物种的濒临灭绝。


为了对付这泛滥成灾的兔子🐰,澳大利亚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从传统的打猎、捕捉、布网到在胡萝卜里下毒都试过了,结果却收效甚微。1926年,澳大利亚🇦🇺政府花费巨资,在国内修建了三道纵贯全国的篱笆墙,用来隔离兔子🐰,防止它们到处乱窜。可“然并卵”。后来,又有人提议,引进兔子🐰的天敌狐狸🦊来克制它,可万万没想到,兔子🐰跑得太快,狐狸🦊干脆不追兔子改吃其他小动物了。这非但没有制止兔子🐰种群的增长,反而还引发了新的生态灾难。终于,澳大利亚🇦🇺政府忍无可忍,出动轰炸机对兔子🐰展开了狂轰滥炸。当然,这轰炸机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毒气弹。这一下果然奏效多了。兔子🐰在轰炸机毒气弹的狂轰滥炸下迅速死亡了一大片。可很快澳大利亚人就受不了了。为什么呢?原来这毒气弹管用是管用,但它敌我不分,在杀死兔子🐰的同时,连带着把许多奉公守法的好动物也杀死了,像什么牛🐂啊,羊啊,猪🐷啊,鸡🐔啊……,简直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直到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科学家终于找到了对付兔子🐰的办法。他们从美洲引入粘液瘤病毒。这种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它只对兔子🐰起作用,人和其他动物感染了什么事也没有。在粘液瘤病毒的传染攻击下,澳大利亚🇦🇺兔子🐰遭受了灭顶之灾,短短两年就被消灭了99.9%。


那澳大利亚🇦🇺的兔灾过去了吗?没有。虽然有99.9%的兔子🐰被杀死了,可不是还有0.1%的兔坚强挺过来了吗?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这些兔坚强们还进化出了可以抵御粘液瘤病毒的功能。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兔子🐰的数量又恢复到了6亿只。如今澳大利亚人依旧谈兔色变,为了对付这些抗病毒能力越来越强的兔子们,澳大利亚科学家、生物学家、病毒专家们不断尝试新的病毒物种,澳大利亚政府则严格禁止澳大利亚人养兔。如果有谁不经澳大利亚政府同意就养兔,将被处以4万澳元约合20万人民币的罚款。

人兔大战还将继续。


血染战旗红


首先群体免疫是指

人群或牲畜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群体免疫水平高,表示群体中对传染具有抵抗力的动物百分比高。

对于冠状病毒来说,中国和意大利采取的是封城和禁止社会流动的策略,严格隔离感染者,这样就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染。

中国在17年前发生SARS时就是这样,每个国家发生瘟疫的时候,都会从过去的经验中寻找对策,这很容易理解的。

一个群体,作为群体,要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必须要形成所谓的群体免疫,达到群体免疫门槛。

每次都有流行性传染病毒,只是有的传染性大,有的小,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这么多年,怕过啥,一次小小的鼠疫怕啥。

又不是没经历过,要相信中国的科技发展,现在的病毒马上就控制住了,现在的病毒多种多样,我们医疗更先进,我相信,以后所以病毒我们都能控制住。




双子青崖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感染率也达到了5%。

最后西班牙型流感在18个月内便完全消失

也就是说群体免疫,是以死亡全球人口的14%为代价,当然医疗水平不一样,身体素质不一样,病毒厉害程度也不一样


Lucifer2012


群体免疫以前有过案例嘛?

英国的“群体免疫”还没有成功案例,有专家说群体免疫只不过是个幌子,或者被外界误读。

每个人的自身免疫都不同,成功的几率太小了,假设一下,如果成功了,这将又是人类的一场灾难,在这种传染高强度传染病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单独一个国家成功了,那病毒就会输出出去。

如果

失败了,一切将会是听天由命,优胜劣汰淘汰掉没有产生抗体的的人,这样做太冒险,英国也不至于愚蠢到这个地步。


水手我在一直在


把举手投降,让60%的人感染病毒,清除老弱病残和下层民众,冠以高大上名字“群体免疫”,想干嘛,想让英国变“阴国”、瑞典变“睡奠”?

自然免疫?艾滋病、埃博拉流行了多少年,却从来没听说谁获得过抗体!而新冠病毒传播、感染更厉害。

1347~1353年黑死病,夺走2500万条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1/3!那还是农业社会,而非如今全球化时代、人口大流动。最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因战争死去人数仅占总人口5%。

拿八千多万人做试验,估计疫情过后,英、瑞所剩人口无几了。


顽石点头32


平时我们正常的流感,其实很多地方就是采用群体免疫的策略。在美国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去打流感疫苗的,所以很多时候还是靠群体免疫来度过每年的流感季节。但是这次新冠病毒的情况和流感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心血管病毒的死亡率比较高,是流感的10-30倍以上。像意大利的死亡率已经达到了7%,这是很可怕的,所以用群体免疫的策略来对待新冠病毒,那真的是致人民的死活与不顾。


半斤八两35966270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还没有一次是因为人类自身获得群体免疫力而结束的(人工干预除外)。免疫力是人类个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它不是靠群体免疫而获得的,少数有免疫抵抗力的群体,不能阻挡无免疫能力的人群感染病毒。并且,免疫力对不同的病毒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如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变异,并不意味着前期具有免疫力的人群不会被变异的病毒感染。




君子九思1976


群体免疫力这种防疫概念实际上并不新鲜,接种疫苗就是群体免疫力的具体措施,如麻疹、肝炎疫苗、牛痘疫苗等,让群体中对传染病具有抵抗力的个体百分比越高,传染病就越难以传播,从而不容易发生大规模的爆发。

这次英国的说法乍一看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有个前提是个体对于传染病要能够形成有长期且稳定的抵抗力,所以这种免疫方式通常适用于变异性不高的传染病,如上述的麻疹、肝炎、天花等,而像基因变异性较高的流感病毒,即便接种过流感疫苗也无法保证百分百预防。

那么问题就来了,

第一,新冠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还并未上市,目前只能以支持治疗为主,更多的还是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自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地区的医疗系统崩溃,重症患者得不到救治,死亡率就会大幅上升,之前的武汉和现在的意大利都是如此,想想麻疹疫苗出现前20%的死亡率,所以英国政府确定他们的医疗资源能够应付放弃管控之后的大量重症病例吗?

第二,前面提到群体免疫力不适用于变异性高的疾病,而新冠病毒恰恰与流感病毒一样,同属单链RNA病毒,虽然目前对新冠病毒变异性强弱的研究仍不充分,但英国政府万一赌错了,代价是多少条人命?


高大汗


中世纪黑死病和西班牙流感不都是群体免疫吗?但是代价是中世纪黑死病让欧洲人口减少了1/3,西班牙流感全球死亡2500万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