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兒子是嫡子, 皇后死後, 又立新皇后, 兩個皇后的兒子誰是嫡子

皇后兒子是嫡子, 皇后死後, 又立新皇后, 兩個皇后的兒子誰是嫡子

答案很好說,都是嫡子,題主要僅問這個問題的話,沒什麼好說的,都是嫡子而已。題主這個問題其實主要涉及的繼承權的問題,這個就複雜了,得具體朝代具體情況還得結合當代背景具體分析了。一般來說,清朝以前,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只要是嫡長子,甭管後面有幾個嫡兄弟,都有先天具備優先繼承權的,在皇家而言,嫡長子是默認的太子,哪怕有奪位的嫡兄弟或者本人就是白痴,也會自然而然的有一群支持者,僅因為嫡長子繼承製的古訓。故若沒特別情況,嫡長子最終都會繼承大位的。

皇后兒子是嫡子, 皇后死後, 又立新皇后, 兩個皇后的兒子誰是嫡子

不過皇帝的繼承人是太子,這基本上就沒有正常情況,除非嫡子是獨子,否則總能找到理由去嘗試奪位的,所以歷史上太子可謂是皇族最難的位置,壓力大不說,還競爭者不斷,稍不留神就被趕下臺了。這裡面各朝各代都不一樣,總體來說,在皇家而言,嫡長子優勢不大,對手太多,能順順當當的繼承大位的都是少數。

清朝是相對特殊的一個朝代,明確規定了立長不立賢的制度,故這裡面皇后和妃子所生的還是是沒有嫡庶之分的,只要皇子沒有明確削為庶人,他就有皇位繼承權,只要有足夠的支持者擊敗其他兄弟,他就能當太子並繼承帝位。因此清朝基本上就沒有嫡長子繼位的例子。整個清朝來說,也沒有哪個皇帝的母親是在太子階段就升為皇后的,基本都是後期追封的,最近的如慈禧,皇后根本沒當過,直接就成太后了。所以說題主的問題對清朝是完全不適用的,皇后的孩子本身就是嫡子,但後期被貶為庶人的比比皆是,混的慘的多了去了。

皇后兒子是嫡子, 皇后死後, 又立新皇后, 兩個皇后的兒子誰是嫡子

題主的問題還有一個引申,就是嫡子和庶子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嫡子的母親和父親是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做保證的,庶子的母親和父親是沒有婚姻關係的。嫡子的母親哪怕是妾,也就由父親辦理手續後取進門的,因而有繼承權,庶子說白了就是私生子,母親是僕從或是妓女,這樣的情況是完全沒有繼承權的。但庶子和嫡子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庶子的母親只要辦理的法律手續,成為父親的正妻或者妾,馬上就變成嫡子了;嫡子只要明確和父親斷絕關係或者放棄繼承權的,就可以作為庶子對待。

皇后兒子是嫡子, 皇后死後, 又立新皇后, 兩個皇后的兒子誰是嫡子

這個結合當代法律都是有依據的。上面所說只是正常情況,若是皇家而言,這就不好說了,只要是皇帝后代,庶子轉嫡子相當容易,手續哪怕隔代(就是母親去世多少年都無所謂)辦理都不是大問題,只要當上皇帝,母親絕對是合理合法的變成太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