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亞太:仿真能力體系是提升中國企業仿真效益的根本之道

安世亞太在多年服務於中國企業仿真應用的實踐中發現:中國企業的仿真應用過程中存在著大企業仿真價值不能完全發揮,中小企業門檻高等問題。安世亞太高級副總裁田鋒其新書《苦旅尋真》中提出,解決企業的仿真應用問題,讓仿真能夠充分發揮驅動研發的價值,仿真體系才是解決之道。

面對不簡單的問題,一個有效的解決途徑是從更高的層面和更廣的視角進行系統思考。為此,安世亞太引入了社會技術學,因為前文所述的現象讓我們意識到,我們遇到的仿真問題是個典型的社會技術學問題。從社會技術學模型看,仿真的確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是一項在社會中發揮作用的複雜技術,符合社會技術學特徵。

社會技術學是運用社會學的理論、觀點和方法,研究技術對社會的影響、作用以及協調發展的科學。社會技術學認為,社會技術體系由一箇中心(戰略)和三個要素(組織、技術、流程)構成。在信息化和雲計算時代,我們增加一個要素:信息化平臺。最終形成的模型如圖1所示。

安世亞太:仿真能力體系是提升中國企業仿真效益的根本之道

圖1 安世亞太綜合仿真體系模型

該模型從戰略、組織、技術、流程以及平臺幾個方面對體系進行分析。戰略是中心,組織、技術、流程圍繞戰略中心展開。平臺是戰略實現和體系落地的支撐和載體。由此構成“1-3-1”結構模型:

一箇中心:戰略,決定了體系的願景和使命;

三個要素:組織(人)、流程、技術,決定了體系的運行模式;

一個載體:平臺,利用了信息時代的便利性,為體系提供依託。

社會技術體系的發展通常是從技術開始。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需要進行社會化推廣應用的時候,就必須建立和完善流程體系、組織體系及人才體系,進而明確戰略體系,最終構成完整和穩定的社會技術體系。在一個社會技術體系中,最不容易出問題的是技術,最容易出問題的是組織與流程。因此,建立完善的社會技術體系是保障技術良好應用的基礎。

從社會技術學角度看,仿真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技術。支撐企業仿真能力的,不僅僅是仿真軟硬件系統,而是由許多相互依賴、相互聯繫的要素構成並相互作用的一個複雜整體。這個整體除了仿真軟硬件,也包括仿真相關的運作流程和標準規範,以及與組織和人員相關的其他能力要素。我們把這個整體稱為綜合仿真體系。綜合仿真體系實際上是社會技術學在仿真領域的定製化應用。所以,圖1其實並不是社會技術學的標準模型,而是其標準模型在仿真領域的實例化。這個體系由仿真相關的技術、人和流程三個維度構成並相互影響。如果不能建立一個科學完整的社會技術學體系,仿真很難發揮作用。

仿真體系應基於企業研發體系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單純地圍繞軟件和硬件等技術要素進行建設,對技術體系的能力提升程度有限。所以仿真體系應在仿真戰略指導下,在三個維度均衡建設:

1. 技術建設:仿真裝備的科學選型、規劃與建設。仿真裝備包括仿真軟件、計算硬件、網絡設備及操作系統,以及利用這些設備搭建的仿真雲;

2. 流程建設:設計流程的仿真化改造,以及仿真規範和標準的建設;

3. 組織建設:仿真團隊及組織結構建設,進行運行機制、任職資格、激勵機制和人員培養等方面規劃與建設。

另外,在信息化和雲計算時代,應該綜合以上三個維度,進行體系要素的載體建設——綜合仿真平臺。

對以上各要素進行細分,可分解為更多要素:戰略、人才、組織、流程、標準、規範、軟件、硬件,最終形成綜合仿真體系的參考架構,如圖2所示。

安世亞太:仿真能力體系是提升中國企業仿真效益的根本之道

圖2 安世亞太綜合仿真體系參考架構


安世亞太仿真體系參考架構給出了仿真體系的完整要素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參考架構的價值在於:在進行仿真體系建設的時候可以幫助企業審視體系發展的均衡性,既不偏重也不偏廢任何一個重要指標。

安世亞太認為,仿真體系其實上一種能力體系,所以也稱為“仿真能力體系”。國內企業從引進軟硬件等條件開始,便初步擁有了一定仿真能力。但是,在企業仿真能力建設過程中的大量實踐也表明,一些企業把仿真能力建設與軟硬件採購等同,而忽略了作為“體系”的其他重要因素。仿真軟硬件很容易採購,國內企業的仿真軟硬件配置基本與國外先進企業保持同步和接近,但仿真體系所蘊含的軟能力無法購買,需要基於企業自身研發特點,開展系統的規劃和持續建設。

缺少能力體系支撐的仿真技術很難積累,仿真軟硬件往往會閒置,仿真人員沒有持續發展,整體仿真能力的提升速度緩慢。大多數國內企業對仿真體系本身的綜合性和複雜性認識不足,在仿真技術的使用、仿真規範標準的完善、仿真過程及數據的管理、仿真人員能力的培養、仿真組織的進化等方面,與國外同行還有較大差距。這種差距往往不在於技術、軟件、硬件等硬能力,而在於人才、組織、流程、標準、戰略等軟實力。因此,安世亞太提出,仿真體系建設是軟硬件大量採購之後的必然發展階段。通過仿真體系的整體提升,可以完善技術軟實力,拉近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差距。

安世亞太:仿真能力體系是提升中國企業仿真效益的根本之道

圖3 安世亞太《苦旅尋真:求索中國仿真解困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