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大者|一封跨越时空写给张澜的信

德之大者|一封跨越时空写给张澜的信

张澜题字

敬爱的表老:

仰慕您很久了,尤其是在我加入您所创建和领导的中国民主同盟之后。没有想到的是,我会选择用写信这种方式表达您的敬仰和怀念。按照时下的尊称,我应该称呼您为张老,但我知道这不是您那个时代的称呼,您名澜字表方,世人皆尊称您为表老。尤其是让张表老这个称呼天下闻名的,还是在1954年国庆节时,共和国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您的一段话:“表老啊!你很好,你的德很好,是与日俱进的啊!”这句话包含了伟人对伟人的敬佩之情,又高度概括了您在为人之德的追求上的光辉成就。

德之大者|一封跨越时空写给张澜的信

张澜

1872年,您诞生在四川;整整一个世纪之后,我出生在陕北的黄河畔。百年时光,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短短一刹,但是,这一百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一个不同于以往数千年的时光,一个古老的民族从封建走向共和,从专制走向民主。百年之中,中国人民在一个伟大的政党带领下,在经历了两次民主主义革命之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恰恰在这百年之中,您先后历经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参与和见证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而在这些历史轨迹中,历史在许多重大事件中都烙上了您的名字:张澜。

德之大者|一封跨越时空写给张澜的信

民盟中央主席张澜

按世俗的看法,您位高望重,依照我的年龄,是没有资格对您所经历的历史论长道短的。可我也是一个民盟盟员,2000年我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您担任民盟的主席14年之久,领导民盟经历了民国和共和国两个时代,“海内盟员皆后辈,”作为一个盟员,我愿意用书信这种传统的方式表达对您的理解和感念之情,请接受一个普通盟友穿越时空的问候。

从史料中我了解到,您的一生是随中国革命历史发展不断前进的。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从反封建到拥护国共合作,再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共和国成立之前,您从秀才、廪生、辛亥保路运动领导人、川北宣慰使、嘉陵道尹、国会议员到四川省长。在民国那个风雨如晦、民生多艰的岁月里,您在危难之中接任了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共和国成立之后,您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

德之大者|一封跨越时空写给张澜的信

在开国大典上

余生也晚,没有赶上您所处那个时代。说来惭愧,对您的印象最初是来自于一张著名的油画,那幅油画表现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画面上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广场上红旗如海、人流如潮,共和国的领袖们神采奕奕地站在城楼上。但在毛泽东的背后竟然站着一位穿着长袍留着长须的老者。说实话,我那时的印象是很奇怪的,您这个造型我们也太熟悉了,在年轻的红小兵们心目中,这完全是一个封建地主的形象,最起码也是属于旧时代的遗老。我这样说也许是对您的大不敬,但是对于我这一代大多数人来说,在我们所处的政治环境下,在我们所受的社会教育下,至少不会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的。

德之大者|一封跨越时空写给张澜的信


德之大者|一封跨越时空写给张澜的信

我相信您也是见过这幅油画的,相信您当时也从这幅油画中感受到了一个古老民族站起来时的喜悦。但不知您是否发现您的粗布长衫、银髯飘拂的形象,成为共和国开国领袖群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据画家董希文的后人介绍说,在画您的长袍时,画家曾经用了很大的心思把您的长袍上的褶皱画得看上去像是特意熨平折好,专等到庆典才穿上去的。

在这幅油画问世的两年之后,您溘然仙逝。您不会想到的是,这幅著名的油画也经历了坎坷的命运。就在这年,画中您旁边那位我的陕北老乡就被不露痕迹地隐去了,原位上变成了一盆寂寞的鲜花。在接下来的十年风暴中,又有几位从这幅油画中悄然消逝。面对历史,我们在一声浩叹之后,发现在历次运动的波折中,油画中的您依然坚定地站在身后。这也许证明了您在执政党心目中的地位,也许正好象征了您所领导的中国民主同盟,坚定跟随共产党,历经风雨,肝胆相照、长期共存。

您的事迹,您的风范,用不着碌碌如我者赘言。但是要纪念您,我还是想从开国大典上的您说起。就说您那件让小时的我们奇怪的那件长衫吧,竟然还是从川蜀穿到上海,又从京都戴到开国大典上的。遍观历代当权者,他们在取得政权前,尚能做到与民同苦,然而在进京之后,就很难与民同甘了,他们纷纷脱布衫换蟒纱,莫不是锦衣玉食。他们的结局也只能是最终又被拥戴他们的人们所遗弃。回头再看您这一袭旧布长衫,一顶瓜皮布帽,非但不是遗老的陈旧,反而是观照我们在人生路上前行时历久弥新的楷模了。

德之大者|一封跨越时空写给张澜的信

参加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如果您的的清廉仅仅是体现在穿戴这等小事上,那么您也不过只是一个节俭的老者而已。在掌管经费、家庭住房、亲戚就业等大事上,您也堪称模范。新中国成立前夕,您手中持有募集的民盟活动经费,当时家人缺吃少穿,您却分毫不让动。女儿张茂延为给70多岁的您增加一点营养,却也只能挑些便宜的臭鸡蛋买。说起屡屡身居高官的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也许今人不会相信,别说今人不信,就在您主政四川期间,南充军阀石青阳也不相信。我们现在是无法证实您当时拥有的财产了,石青阳那时却是可以的。他曾经派人去您家暗访,让暗访者目瞪口呆的是,在您家只见到了“环堵萧然,一屋空空,家人庵居素食,无可窃物”。让石青阳之流永远想不明白的是,堂堂四川省长的夫人和老母竟然一直在老家过着养猪种地的农家生活。您的四弟曾请求在政府机关中谋一低职,您也断然拒绝。说您不尽人情,但您对外应酬总是自掏腰包,还将薪俸大都捐助给公益事业或资助困难的朋友,以至负债累累,甚至将祖辈留下来的几亩薄田变卖了。石青阳闻之也叹曰“‘川北圣人’之誉,名不虚传也”。还有一则趣事也许能证明您的圣人之誉,非人所撰。在一次您以四川省长之职奉命前往北京时,身边只带两个随从,走到兵荒马乱的秦岭,杀出了一支当地有名的土匪王三村。闻知是您之后,王三村非但不敢抢劫,反而恭敬下马要求护送您过境。您奇怪于一个土匪的行为。王三村答曰:“因为您是为老百姓的省长啊!”一个人的高洁情操,能让政敌和土匪也钦叹不已,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呀!

德之大者|一封跨越时空写给张澜的信

与家人合影

您之所以能始终为人民所敬重,正是由于您的志行高洁。您的言行一致和艰苦朴素在党盟上下是公认的。您一生横跨新旧两个时代,官至高位。国家给您分配了一套规格很高的大四合院,可您拒绝了,只住在马匹厂胡同一所很小的房子里。担任副主席之后,您始终拒绝接受特别津贴。没有人相信在北京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四合院里,住着的竟然是一位国家副主席。就在这个小院里,您开辟了一小块地,种着白菜萝卜等蔬菜。种菜的人也不是警卫员或者保姆,而是您的夫人刘慧征在亲自荷锄。

德之大者|一封跨越时空写给张澜的信

与家人在一起

表老,我发现,将中华民族历史上精英的一切名言用在您身上都不过分,您自己也说过一句话,至今这话都是我的座右铭,“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寿的长短来计算。立功立德立言,这是中国估计一个人的价值的标准,一个人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这才算得是有价值的人生。

”您是这样说的,您也是这样践行的。您无论是身居高官,还是处于困境;无论是面对大刀洋枪,还是温柔富贵,都能严守节操。在邪恶和权势面前刚直不阿,横眉冷对;面对敌人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真正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您崇高的人生观将引导着我辈盟员前行。

表老,德之大者,这正是民盟后辈对您最好的评价。青史掩卷,齿印青苔者几何?表老,您和民盟前辈掀起的民主之澜既照亮了中国的近代史,也照亮了我们的未来。

盟员:马雨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