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怎麼選擇樓層?

用戶6527567128946


如果是多層建築,那麼金三銀四,毋庸置疑。實在沒有得選,二樓和五樓也比一樓和六樓好。如果是高層,建議把小區的棟間距也考慮進去,只要採光沒有問題,儘量別選頂層,買頂層大複式的另說。


地產圓周率


這個問題需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選擇。我先說說一般情況下的選擇,然後再說說特定條件下該怎麼選擇。

一、一般情況下樓層選擇

這個就是在一般情況下大家說的比較多的經驗,大部分人買房都會這麼選。這個首先要區分帶電梯和不帶電梯的情況。

1. 帶電梯

帶電梯的房子一般在8層以上,這樣的房子一般最佳樓層在總層數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比如18層樓,最佳樓層在9層到12層。這幾層屬於較明亮的樓層,光線不易被遮擋。日照時間也較長,可以享受高層的開闊視野,溫暖陽光。就算偶爾電梯故障要爬樓,也不至於太辛苦。

當然,這個樓層選擇只是參考,實際買房時越往高賣的越貴,除了頂層,因為頂層要擔心漏水的問題,儘量避開這種有隱患的樓層。

其他比如說腰線房,設備層房都是要避開的樓層。

2. 不帶電梯

不帶電梯的樓房相對好選擇。一般都在6層以下,這種房基本都是板樓,素有金三銀四一說,顧名思義就是3層最好,其次是4層。對於6層樓來說,爬3到4樓不算太累,視野又好。

二、特定情況下的樓層選擇

1. 家裡有老人腿腳不方便

這種情況一般選低樓層,甚至是一層,避免老人上下樓不方便

2. 樓房臨街

這種情況最好是選高樓層,一方面是低樓層不太安全,隱私也沒有保護;另一方面低樓層灰比較大,噪音也比較大。

3.樓房前面是否有遮擋

這時選樓層當然要結合這點來考慮,選擇光照時間長的樓層。

買房是一個人生大事,關係自己一家今後的生活幸福,所以一定要多比較多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讓您滿意,祝您早日買到自己滿意的房子。


技術直男創意生活


一般情況下,根據樓盤的用途不同可分民用和商用,根據樓房的高度不同又分為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和超高層。通常人們把按房1—3層稱低層、3—6層為多層、7—9層為中高層、10層及以上為高層、總高度為100米以上為超高層。

底層

一般不被購房者看好,大家都認為底層採光不好,過於壓抑;視野差,看不到什麼景觀;易潮溼、私密性不足。

但是單獨從景觀角度來說,底層也是有其優勢所在的,起碼離綠地更近,可以近距離享受綠色的氣息。而且,很多開發商為了促進底層的銷售,往往會採取“底層送花園”的銷售策略,即將貼近1層房屋的部分綠地贈送給該層業主作為私家花園,這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的生活,沒事的時候種種花養養草是很愜意的。就目前的居住環境而言,置身於花園中的感覺,除了住別墅的,恐怕就只有住底層的人才能體會到。

2~6層

2~6層是俯視小區景觀最好的樓層,樓下的小區花園會呈現出另一派高空的美景。位於這個範圍內的樓層,人坐在客廳裡就可以俯瞰位於樓下社區的綠化景觀,而且越是偏上的樓層越能將整個社區的花園綠地盡收眼底。

也就是說,住底層的可以近距離地欣賞撫弄那些花花草草,而住在2~6層的人則能更好地欣賞社區的整體設計效果。景觀越漂亮的小區,越靠近中庭的樓房,這種感覺就越美妙。

7~15層

7~15層的樓層,基本上看不到什麼社區景觀了。至於視野,則要視周邊的環境而定。如果周邊一片空闊,視野自然會不錯;如果周邊全是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可能就只能看到前面樓座的“後腦勺”,根本沒有所謂的“美景”可言。

因此,如果要購買這些樓層,對於現房,最好能夠親自站在陽臺、窗戶邊體驗體驗;對於期房,則要好好了解小區整體的規劃和周邊環境的規劃,看看是否有足夠的視野和景觀,尤其是要注意陽臺一側是否會被其它高樓擋住視野。

15層以上

15層以上的高樓層,在視野上通常會佔據較大的優勢,可以欣賞到更遠更大範圍的景觀,給人一種“一覽眾樓小”的感覺。如果足夠高,或者視野角度足夠好,甚至可以欣賞到整個城市的美景。

一般來說,層次越高,遮擋越少,採光越好,且能避開低層次樓內外嘈雜環境及臨街的交通噪聲和粉塵汙染,特別適合在家生活時間較短的中青年人居住;層次低,上下樓比較方便,適宜於老年人居住,可增加其戶外活動的機會。

希望購房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購到合適的房子。



大家好,我是裝修第一站的院長,專業解決家居知識問題,裝修水深,願帶你乘風破浪!

買房怎麼選擇樓層?

院長教你三個方法:

1.買貴的

最簡單直接的,找價格高的樓層來買,開發商標價,不同樓層房子的價格不一樣,價格高的樓層,肯定是好的樓層,找貴的買,準沒錯,至少不會買到差的樓層。

2.買高不買低,買頂不買底

意思就是,一棟高層房子,買高樓層也不要買低樓層,如果只剩下頂層和底層,買頂層也不要買底樓。

3.買黃金樓層

黃金樓層有一個計算公式:總樓層數X0.7,就是黃金樓層。比如說,30層最高,21層就是黃金樓層。當然, 黃金樓層也是有區間的,在這個基礎上±5(總樓層超30層),±3(總樓層不高於25層),±2(總樓層不高於20層),都是好的樓層。

4.避開個別樓層

如果有什麼避諱的(看個人),可以避開14,18,24樓之類的。如果房子裡有固定的設備層,腰線層,也不要買。

謝謝大家的觀看啦~


裝修第一站


利益相關:代理營銷公司策劃負責人,分管二手房事業部,以下回答僅代表個人觀點。


如果選擇合適的樓層,首先要先了解樓房的類型,

現階段我國的樓房主要分為,

洋房(七層左右帶電梯)

小洋房(11層左右帶電梯,早幾年叫做小高層)

高層(18層以及上)


以上三種樓層的選擇方式是不一樣的。

首先洋房的樓層選擇:

現在的小區設計都是人車分流,地上無車輛,都是地下車庫,一般情況下一樓潮溼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由於現在的小區綠化率都比較高,有些小區還是坡地景觀,為了一樓的隱私往往外面會稍高一些,所以洋房的一樓會有蚊蟲的問題,如果前面綠化有高大樹種,二樓可能會影響採光,正好樹冠在二樓或者三樓左右。理想樓層,三層及以上。

小洋房的樓層選擇:

小洋房的選擇宜中間樓層,一樓特別不推薦,一是樓間距的問題直接影響採光,二是謹防一樓排汙管是否與主管分離,如果沒有與主管分離一旦出現下水道阻塞,會返流的,我見過那場面,簡直無法形容。再高點的也要注意,小洋房在建設時一般情況下自來水、暖氣不會二次加壓,即沒有設備層,這個時候你的水壓和暖氣壓力會受到影響,導致水流低,暖氣不熱的情況。

高層的樓層選擇:

高層多的小區一般容積率比較高,樓棟之前距離較近,防止採光受影響,我國法規規定每天能達到2小時光照即為合格,個人認為這個標準偏低。所以高層的低樓層不建議選擇。而且高層過高的話要考慮消防問題,雖然現在的項目在建設的時候都有消防連廊,可是說句不該說的話,你可以問一下,全省範圍內能達到100米的消防雲梯車有幾輛。


樓層除去一些風水因素,

個人認為西邊會比東戶日照時間更長,雖然有日曬西頭的問題,但是現在的外牆標準比以前高多了,這個可以不計。因為上午的話太陽溫度不高,而且位置偏低,實際上你的採光是不如中午和下午的。

以上我的是建議,有疑問可隨時私信我,幫您參考一下。


胖丁說房


買房樓層個人認為需要根據樓盤總層數和自己的本身條件需求選擇

一般來說就是總層數33層的樓盤,12-23樓算是最優樓層,光線不易被遮擋,室內通風采光好,有良好的視野,8-11層算次優樓層,高度比較適宜,光照通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即使遇到停電等突發情況,爬樓梯也在可接受範圍之類。24層以上的樓層已經不用考慮通風采光問題,但是水壓和電梯問題需要注意,同時久居高樓也對兒童的生長髮育非常不利,可能導致他們不愛活動,性格封閉。2-8層適合家有老小的家庭,夏天溫度比高層低,即使電梯故障出行也方便,但缺點就是採光和通風較差,視野較為壓抑!



找老劉


一、買房樓層的選擇應當考慮的主要因素有:住宅樓總層數、逃生難易、生活便利性、家庭人口年齡構成及健康狀況、住宅通風采光情況、樓層價格差異等因素。

二、低層住宅:指一層至三層的住宅。

樓層選擇優勢:低層出行是非常方便的。有意外發生的時候,比如地震、倒塌、火災等事故,低層是最有利於逃生的。價格低空間利用率高:開發商一般會在這段樓層把空間設計得靈活,比如1樓有地下室,花園,車庫等空間,其他層有露臺、陽光房、天井等佈局,這些空間往往半賣半送,購房者可以花小錢得到更多的房屋面積。

三、多層住宅:指四層至六層的住宅。

樓層選擇優勢:安全性能好,方便家人出行,樓層價格適中。

四、中高層住宅:指七層至九層的住宅。

樓層選擇優勢:比較接近地面,可以看到地面人物和景物,舒適度、方便度和空間尺度比高層好,通風、採光、日照基本能滿足生活居住需求。

五、高層住宅:指十層及十層以上的住宅。

樓層選擇優勢:通風采光良好,在房間內網上窗外,片區景色一覽無遺,視野好。

六、頂樓和底層

很多購房者都不願意選擇頂樓和底層,因為頂樓夏天比較熱,如果開發商沒有做隔熱處理,更是不適合居住。底層是因為容易遭受蚊蟲攻擊,溼氣重。但是頂層和底層在價格上是經濟實惠的,家庭經濟一般的購房者可以考慮這些樓層。

七、整體而已,高層住宅樓層選擇可以根據“住宅樓在總層數的1/3以上、2/3以下為較好層次的規則”進行選擇,總層數不同樓層選擇也不一樣。


行者胖胖


好像這個問題已經有同樣的朋友問過而且我回答的還被選為優質回覆。確實很多朋友都會糾結於買房的樓層,我們來聊聊。

首先,我們得假定一個前提,就是就棟樓可選擇的樓層房號寬鬆,不像開盤搖號一進去選房區,就那麼兩個房號在等,其他都被前面的鄰居挑完了的那種。

如果有了充足的挑選空間,按我們中華的傳統,會有一些不宜的數字,像廣東人有的地方就喜歡7或後面帶7的樓層,而兩湖地區的人們喜歡8尾數的樓層,這個可以優選作一個鎖定。

接下來,看看整體棟的總層數,在層差價拉的不高的情況下,儘可能挑物高一些的樓層,為什麼呢,第一,高層整體視野好,日照時間更充足,地面噪音的影響更小,偏低樓層常有的鼠患問題會更少等等,最後一點就是後期出手轉讓,客戶接盤也是同樣的考慮,高樓層的房子價格也能比低樓層的賣得貴一些,當然是在業主不著急變現的前提下。

第二,現在的房子普通都是電梯房,對於所有住戶來說,電梯就是另一條腿,維繫著大家的正常出行等問題,而電梯很多時候並不是非常充裕,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期,如果你買的房子不是配了獨立電梯的話,我保證早上等電梯久了一定會影響你整天的心情。

所以如果選擇高層的話,電梯的應答機制決定了從上而下依次停靠,高層居民坐滿了中層低層的居民就只能等下一趟了,明白我說的意思了嗎?高峰期住在樓層中間的住戶是很難及時坐到電梯的,這是關鍵!

低層不建議,有的朋友說房屋質量不好,有地震低層容易逃生,其實是個假命題,如果真有問題,幾秒的響應時間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的,還是多相信現代的建築質量安全。

所以,個人的建議,買房在挑選心儀的數字樓層後儘量挑選最高的5~8層單位就好了,樓頂不算在內,是考慮到防曬防水防熱及後期樓頂平臺公共空間影響居家使用。

以上建議供參考。



沙井小產權房網


我說的話可能會打消你買房的積極性,我建議你要不然就買洋房,要不然就不要買。

城市裡的高層建築風險性非常高!

第一,如果發生火災,幾十秒的時間,大火就會蔓延至幾十層!而救火雲梯好像最高就十幾米,或者再高一點,住高層的幾乎必死無疑,即使下面鋪彈簧墊,樓上的人也不一定能跳上去,即使跳上去也很有可能被摔死。

第二,如果發生地震,地震級數稍微大一點,高層建築就像薄脆餅一樣,一旦發生倒塌,也是必死無疑。

第三,幾十年後,根本就要不到70年,高層很有可能變成危樓,現在蓋房子都是趕工,根本不去考慮混凝土的冷凝時間,要不了幾十年,再加上有些地產商偷工減料,連國家工程的大橋都有豆腐渣工程。

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看到歐美國家幾乎都是兩三層的小洋樓,一個是歐美國家確實人口密度較小,更多的是我上面說的原因。如果高層建築真的好,發達國家為什麼不去住?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哪怕迫不得已必須住鳥籠子,也要儘量選擇一二層。

如今眾多老百姓被房地產商洗腦,已經不去考慮高層建築的巨大風險,最終會自食其果。





懂哥日誌


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來回答:

第一種是純投資買房。如果你是自己不住,純買來投資或出租的,就不建議買高的樓層。因為按照開發商樓盤銷售定價一般都有什麼樓層差、樓棟差、朝向差、戶型差之說,常規來講樓層越高,價格也就越高。但交房住了幾年之後,這些新房流向二手房市場交易,之前的各種價差就不會這麼明顯,有時高樓層價格不一定賣過低樓層,樓王的價格可能被普通價格拉低,所以純投資買房個人建議就不一定買很高的樓層,當然以後為了好出手,一樓和麵積偏大的戶型就𣎴要買了。

第二種是純自住或居住兼帶投資的想法買房。這種情況就以個人的喜好來決定,因為這時候首要考慮的是自己住的怎麼舒服就怎麼來。比如你喜歡君臨天下、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你就買高一點,只要不是頂樓基本沒什麼問題。在這裡提醒一下,如果登高遠眺的景觀不是那麼好,還不如買低一點,享受一下小區自身的園林綠化,當然怕後期小區樹木摭擋居家的通風釆光,一般三樓以上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