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送丨心清如水形如白玉的苏焯

东营区纪委监委


向上滑动阅览

苏焯是西魏时期的廉吏,权大不贪,堪称当朝楷模。大统十年(544年),苏焯任大行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管财政,司文墨,可谓位高权重。官这样大,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安危,并向朝廷提出了6条建议,全部被采纳,并作为“六条诏书”颁发。这6条之首是为官要“先治心”,他把“清心”列为第一要务。“清心”,就是不贪财。他说到做到,自己带头毕生奉行。

苏焯认为,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其关键在于自奉俭约。为此,他不为自己谋置宅地田产,严禁家人仗势聚敛钱财,保持清廉洁白的家风。由于他家教严明,他的儿子苏威做了隋朝的重臣后,仍然秉承父命,“行已清俭,以廉慎见称”,被史家所称颂。苏焯“心如清水,形如白玉”,便成了朝中楷模。当时,西魏的大权握在丞相宇文泰手上。宇文泰敬重苏焯的人品,对他十分信任,每次外出,便预先留下一些署过自己印章的空白公文纸,让苏焯“随事施行”,允许他以丞相之名行使临时处置的权力。但桩桩件件,苏焯都秉公办事,绝无偏私。

苏焯49岁去世时,人们发现,他家无余财。秉承苏焯的遗志,宇文泰用一辆素车,将他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启程之日,宇文泰率满朝文武徒步跟在车后,哭送灵车达于郊外。到灵柩下葬的当天,宇文泰又派专人,以祭祀的最高规格——“太牢”祭奠他,并亲自写了祭文,盛赞苏焯,后世之人也将苏焯一生的品行一直传颂。


清风送丨心清如水形如白玉的苏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