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斷水斷糧,房價卻在上漲,變相鬆綁限購出奇兵


樓市斷水斷糧,房價卻在上漲,變相鬆綁限購出奇兵


由於疫情,很多人已經在家裡一個多月未曾出過門,用實際行動支持著我國的抗擊疫情的戰鬥。可當我國的疫情基本被控制住時,境外確診病例卻在增加。

網紅醫生張文宏就指出:“中國已經邁過至暗時刻。原本以為中國控制良好,世界也會同步控制,像新加坡、日本以及韓國等東亞國家都做得非常好。但是現在歐洲突然成為疫情的新中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後續我國仍然面臨較大的輸入性風險。按照當前全球的抗疫情況,本場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基本已經不可能。”

由於疫情的影響,3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開發投資數據就有點不好看,各個指標均出現了大幅下滑。

從開發投資額來看,受各地停工等影響,開發投資數據出現了比較罕見的負增長態勢。1-2月份同比增速為-16.3%,相比2019年全年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跌。

從房企新開工數據來看,1-2月份同比增速為-44.9%,該數據相比開發投資等指標,跌幅更大。而1-2月份全國房屋竣工數據同比增速為-22.9。

從商品房銷售面積來看,1-2月同比增速為-29.3%。2月份有19個城市甚至出現了零成交。


而從房地產的“命根子”——土地市場來看,數據也不容樂觀。雖然各地陸續出現了一些高溢價的土地,但從整體來看,1-2月份全國房企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速為-29.3%。價格方面,1-2月份全國土地均價為4029元/平方米,同比漲幅為-9.8%。

綜合以上數據,從供應端來看,在疫情的嚴重影響下,樓市可以說已經斷水斷糧。

不過,令人驚奇的是,雖然在疫情中,各個房企紛紛推出了主動降價促銷措施,70城房價數據也顯示,2月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為21個,環比減少了26個;房價下跌的城市為23個,環比增加8個;而房價持平的城市罕見地佔到了26個,環比增加18個。但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2月份全國商品房均價為9679元/平方米,同比漲幅為6.6%。

在大部分數據都是負增長的態勢下,很多城市紛紛出臺各項政策,試圖刺激樓市,激活成交。比如,浙商銀行和湖州銀行曾先後出臺把首付降低到兩成的措施;郵儲銀行濰坊分行規定,如果房管局查檔名下無房產且無未結清房貸的話,首付也可降至兩成;寶雞市不但明確了各銀行要積極爭取降低首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政策,而且把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40萬提高至50萬;而包括廣東江門等城市已經明確了刺激房企拿地的動能。

這些措施從各個層面提振市場,都還算正常操作,但是濟南的表現可謂另闢蹊徑。

在3月15日濟南市發佈的《關於促進濟南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發展十條政策》中,明確濟南將450平方公里的直管區高標準規劃為濟南市綠色建設產業示範區。在先行區直管區範圍內購買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商品住宅的,不受濟南市限購政策約束。

從房企層面來說,這個政策的出臺無疑會使得相關房企在綠色建築方面積極尋求達標,以創造更好的銷售環境。但是,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項措施在變相鬆綁限購方面具有更強的信號意義,雖然出發點是從發展綠色建築的角度進行的,但事實上起了鼓勵購房需求釋放的作用,預計此次濟南政策會很受外部關注。其關注度甚至會超過此前的駐馬店和寶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