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智慧超群,为何赢不了司马懿?根源在于魏蜀之间的局势不同

三国历史上能臣良将层出不穷,是各类人才一展所学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中有两个人让后世的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蜀汉政权的诸葛亮,另一个则是曹魏政权的司马懿。

对于这两个人的历史功绩和影响,大家都十分清楚。诸葛亮号称“卧龙”,而司马懿也被称为“冢虎”。仅仅从他们当时的称呼来看,二人就是棋逢对手的情况。但是,我们发现在诸葛亮一生中始终就是赢不了司马懿,最后被司马懿耗死在五丈原,这是为什么?

诸葛亮智慧超群,为何赢不了司马懿?根源在于魏蜀之间的局势不同

一、诸葛亮与司马懿彼此之生平

要了解诸葛亮斗不过司马懿的秘密,最先需要清楚的就是二人的生平经历,从这些事情里我们才能看清楚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究竟有什么不同。

诸葛亮,字孔明,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也算是一个士族中人,他从小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并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交情深厚。

对于诸葛亮而言,他这一生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就是辅佐汉皇后裔刘备打击曹魏、孙吴政权,继而匡扶汉室,为其后来建立蜀汉政权作出不朽的功勋。其中,他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隆中布局。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被其感动。于是在住宅隆中草堂为刘备提供了战略思路,后世称之为《隆中对》。这段对策环环相扣,入情入理。刘备一直将其作为自己和蜀汉数十年的基本国策。可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不仅符合当时的实际,也为刘备提供了战略蓝图。

第二件:辅佐后主。

章武二年八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孙权打败,于章武三年就去世了。去世前,将诸葛亮列为托孤重臣第一人,让后主刘禅以父亲之礼对待诸葛亮。至此,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权实际意义上的掌舵人。

为了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实现汉室复兴,诸葛亮先后六次北伐曹魏。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司马懿拼死抵抗,最后功败垂成。通过这两件事,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是一个既有韬略又忠诚正统的人。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则是另一种感觉了。司马懿,字仲达,出生于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也是士族身份。后来被曹操用强硬手段征召到曹魏政权服务,最后也成为托孤重臣,进入曹魏集团核心决策层,司马懿的一生也干过两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对抗蜀汉北伐。

在诸葛亮起兵北伐的时候,当时的曹魏朝堂十分惊恐,而魏明帝认为只有司马懿能抵抗诸葛亮。事实上,司马懿也没有辜负魏明帝,成功地阻止了诸葛亮的大军。

第二件:发动高平陵之变。

魏明帝去世以后,曹魏政权的大将军曹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大肆排斥异己势力。司马懿也在打击之列,经过他的细致谋划,于嘉平元年悍然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诛杀曹爽势力。至此,曹魏政权开始落入了司马家族手里。通过这两件大事,我们可以断定司马懿是一个内心多权变、有谋略而且比较狡诈的人。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生平重要经历来看,二人在智慧和谋略上都不分伯仲。他们长期从事军事活动,也为各自服务的政权作出了不小的成绩,最终成为彼此政权中的核心人物。

诸葛亮智慧超群,为何赢不了司马懿?根源在于魏蜀之间的局势不同

二、诸葛亮赢不了司马懿的表面原因

我们看《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对战司马懿的情节,不管双方怎么斗智斗勇,最后都以诸葛亮的失败而告终。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呢?

(!):二人性情有别。

熟读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两种性情的人。据史书记载,司马懿是一个外宽而内忌的人,这个定性在他诛杀曹爽这一事件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宣帝纪》记载:帝数其过失,事止免官¨¨¨乃曰:“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乃收爽兄弟等¨¨¨诛之。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司马懿刚开始说的是免了曹爽的权力就行。而曹爽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才会放弃抵抗。但是,最后司马懿却将曹爽等人一同诛杀。

所以,诛杀曹爽的顺利与司马懿的欺骗和狡诈有直接关系。可见,司马懿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反过来看诸葛亮呢?不管是在正史还是小说中,都没讲过他为了实现目标而无所不用其极。

诸葛亮写的《诫子书》记载:夫君子之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由此可见,诸葛亮和司马懿虽然才学相差无几,但是二人的心性截然相反。一个忠厚的人怎么可能战胜心术狡诈的人呢?

(2):支持势力不同。

民间有一句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不管多么的厉害,但是总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我们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可以发现大多时候是他一个人在苦苦支撑。

诸葛亮有一个兄长诸葛谨和弟弟诸葛均。但是诸葛瑾效忠于东吴,诸葛均侍奉曹魏,兄弟三人各为其主,成了政治上的敌人。所以,诸葛家族十分衰落。再加上北伐曹魏的时候,后主刘婵态度并不坚决,而李严等人更不支持。所以支持他的势力在蜀汉政权里也就是魏延、赵云等人。

但是,司马懿在曹魏朝堂可不是这样的。司马家族是当时的世家大族,有两个兄弟与司马懿一起服务于曹魏政权。《三国志》记载:其兄司马朗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其弟司马孚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这些家族势力都为其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由此可见,诸葛亮是独自一人支撑蜀汉北伐大业。而司马懿却是抱团取暖式地发展自身。对于诸葛亮而言,什么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而司马懿则大可不必,甚至会有人不断地献言献计,提供帮助。

诸葛亮智慧超群,为何赢不了司马懿?根源在于魏蜀之间的局势不同


三、诸葛亮必败的内潜因素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抗,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是必然会失败的。但是,失败的根源不在二人身上,也不受当时时局影响,而是由于曹操和曹丕推行的两项措施。

1.屯田制。

我们看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大多数都是由于粮草补给出现问题而失败。甚至于在第六次的时候,诸葛亮还想就地开垦土地,保证军粮无忧。而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时候,诸葛亮急于进攻决战,而司马懿坚守不出。这也主要是因为诸葛亮缺少粮食,而司马懿军需物资充足。

曹操早在官渡之战之前就已经开始推广屯田制,

《魏书》记载: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髃贼,克平天下。

从这段话中,不难发现曹魏政权在曹操推行屯田制以后,基本上大小战役都不会出现粮草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冷兵器时代,打仗其实打的就是粮草。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失败就业曹操夜袭乌巢粮草大营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后来

曹魏抵抗蜀汉北伐的时候,就算没有司马懿,换一个大将只要坚守不出也能耗死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的粮草不足而且供给链太长。

2.九品中正制。

在三国纷争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战将和士兵,而是谋士人才。在那个历史时期,人才的供应渠道是十分单一的,毕竟书籍和老师无法得到普及。所以,三国时期的人才和文化基本上被士族垄断。

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后,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这一个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官吏考察分为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从此,官吏的出生信息成为最主要的选拔依据,逐步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格局。

九品中正制意味着曹魏政权向世家大族的妥协,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当时士族的利益。所以,以司马懿、陈群为代表的士族都纷纷帮助曹魏巩固政权。

而蜀汉则没有成熟的选官制度,人才多为跟随刘备起兵的旧部。占领荆州、益州以后,蜀汉朝堂内部扩充的人才队伍也以当地本土人才为主。并没有对士族人才和寒门人才形成强大的号召力,所以,到后来形成“蜀中无大将”的局面。

屯田制保障了曹魏政权的物质基础,而九品中正制则为曹魏政权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有这两项制度作为支撑,所以曹魏的国力明显超过蜀汉。司马懿凭借强大国力的保证,击败诸葛亮完全是轻而易举的。毕竟,个人才智在占据绝对优势的国力面前完全产生不了大作用。

诸葛亮智慧超群,为何赢不了司马懿?根源在于魏蜀之间的局势不同

四、诸葛亮败给司马懿的历史影响

诸葛亮被司马懿打败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对当时的时局走向起到不小的作用和影响。

影响一:推动蜀汉政权灭亡。

诸葛亮去世以后,司马懿本来打算就此灭了蜀国,但是魏明帝却放弃了。因为在曹魏统治者的眼里,蜀汉政权已经不具威胁性。

《晋书》记载:帝欲乘隙而进,有诏不许。

后来,蜀汉国内虽然采取了一些挽救措施,但是根本没有替代诸葛亮的治世能臣,国力也日渐衰微。随着邓艾大军攻破蜀汉都城,后主刘禅自动投降,盛极一时的蜀汉政权正式退出三国的历史舞台。

影响二:加速统一步伐。

三国纷争持续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也有96年的时间。诸葛亮如果不被击败而病逝,那么蜀汉不会很快亡国,甚至于会有兴起的可能性。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迅速衰败,之前的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被打破。

三国演变为曹魏和东吴对峙的局面,而缺地缺人的东吴政权在面对曹魏的时候不堪一击。其继任者孙皓于公元280年在石头城率兵投降。至此,三国历史结束,进入西晋,华夏大地重归一统。

诸葛亮智慧超群,为何赢不了司马懿?根源在于魏蜀之间的局势不同

五、诸葛亮北伐失败给予我们的现实思考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恩恩怨怨早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对于我们后世之人来讲,争论谁对谁错已经没有了意义。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他们二人对抗过程中深研细悟出一些道理。

.独木难成森林。

诸葛亮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不善于放权和培养他人。所以,在他的努力过程中,别人的意见和努力常常被忽略。他去世后,蜀汉政权一时间居然没有能够顶替他的能臣。而司马懿与他截然相反,司马一家人才代出,所以才能齐心协力建立西晋。

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被孤立的状态,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缺少很多合作者。因此,一次决策的失误就有可能带来全局的溃败。

. 选择优于努力。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与司马懿相比是不分伯仲的,甚至强于司马懿。但是,为何却在司马懿手里一次次失败?归根结底,不是人不行,而是平台不行。蜀汉政权在后主刘禅的执政过程中,贤臣不多,而刘禅本身也比较昏聩。但是,曹魏朝堂却是人才济济,魏文帝、明帝等统治者也是很有能力。所以,曹魏政权的平台明显优于蜀汉。

如果,诸葛亮一开始就在曹操身边,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在曹魏平台的基础上率领大军一统天下。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在片面的强调个人努力,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平台的选择。其实,如果选择的平台很好,那么个人的发展也会是事半功倍的状况。

.知己知彼为重。

司马懿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会细致地询问诸葛亮一天的生活状况。而诸葛亮对司马懿的了解并没有细致到这种程度。所以司马懿既知道自己的实际,也最大限度地了解诸葛亮的情况。

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司马懿对诸葛亮开展过详细的调查研究。所以制定的战争方案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对于我们现在与别人合作或者对抗而言,知己知彼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掌握对方的实际情况,我们才能做出针对性很强的反应,以此作为最终取胜的基础。

诸葛亮智慧超群,为何赢不了司马懿?根源在于魏蜀之间的局势不同

总结一下:

司马懿与诸葛亮作为历史的宿敌,在三国的舞台上演绎了自己的奋斗历程。直到现在,我们依旧在不停的思考分析他们取舍得失及其背后的历史真相。

其实,通过他们二人的争斗,我们最终还是要明白汉室衰微已是事实,新生王朝继而取代才是大势。诸葛亮不是败给了司马懿,而是败亡于形势。正如孙中山先生说过: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