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暴崛起的蒙古帝國強盛一時,為何曇花一現六十年就分裂了?

導讀:從題目來看,蒙古帝國60年就滅亡了。我個人的理解應該說的是從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稱呼成吉思汗的1206年開始,到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結束這60多年的時間(忽必烈把奴隸制蒙古政權的大汗的選舉制變成了封建王朝世襲制標誌著統一的蒙古帝國消失了),否則就元朝本身的國祚也不止60年啊。接下來,我們來本著這個方向做一下淺顯的闡述。


狂暴崛起的蒙古帝國強盛一時,為何曇花一現六十年就分裂了?


強大的蒙古帝國60年就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制度方面的原因。二、人的私心和慾望導致的結果。用葛優的臺詞說那就是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制度方面的原因:

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源被推舉為成吉思汗可以作為蒙古政權的確立。從那時起,蒙古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東征西討打下了巨大的版圖。東邊金國已經奄奄一息;西夏也在蒙古的鐵蹄下簌簌發抖;中亞跟蒙古叫板的花拉子模的皇帝被蒙古大軍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太子也被迫逃亡印度。在追擊花拉子模的時候,蒙古越過了高加索山脈抵達歐洲和西亞,更加開闊了蒙古人的眼界。原來還有這麼龐大的版圖需要征服。蒙古勢力延伸到了西亞和北亞地區,最遠一度到達了東歐和埃及。

當時的蒙古帝國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東北和華北部分和中亞、西亞大部。成吉思汗根據軍功和蒙古傳統把四個兒子進行了分封。老大朮赤分封在帝國的最西邊;老二察合臺分封領土基本上在原西遼版圖;成吉思汗遺囑老三窩闊臺因繼位大汗,所以原則上整個蒙古帝國都是他的,所以象徵性地把西遼北邊的部分區域分封給了窩闊他,這也是緊挨著蒙古祖地的一塊封地。所以窩闊臺家族的封地是最小的。老四託雷,根據蒙古的幼子守灶制度,把蒙古高原的祖地分封給了小兒子託雷。(旭烈兀是第三代,伊爾汗國是人家西征時期自己打下來的不是這次分封的範圍。)等到西夏投降前,成吉思汗病逝。


狂暴崛起的蒙古帝國強盛一時,為何曇花一現六十年就分裂了?


蒙古的汗位繼承製簡直就是一個奇葩制度。首先蒙古傳統有幼子守灶制度,也就是幼子繼承製;但是從成吉思汗開始又有了忽裡臺大會選舉制;再有就是前任大汗的遺囑的太子繼承人選。這三種方式在這個蒙古帝國汗位傳承過程中,相互影響造成了很多的紛爭。沒有一次的汗位是順利交接的。比如:窩闊臺雖然有成吉思汗的遺囑,但是和幼子守灶制度衝突。也是拖了好幾年,才通過忽裡臺大會選舉各方勢力妥協下繼承了大汗的位置。窩闊臺到貴由,又是這樣。窩闊臺遺囑是老三闊出一系,但是無能的貴由在母親的攝政打點下登上了汗位。由於實在不像話,所以貴由死後汗位傳承從窩闊臺一系到了託雷一系的蒙哥手中。所以說制度的衝突造成了汗位繼承的動盪,進而深深的影響了蒙古帝國的穩定和擴張。

人的因素

從窩闊臺繼承汗位就有紛爭,雖然勉強維持了帝國的統一,但是在後來的版圖擴張基本上都是分封的幾系的開疆拓土。不少的領土加上之前成吉思汗的冊封構成了四大汗國的雛形。到窩闊臺大汗西征的時候,蒙古第三代的貴由、拔都等就已經產生了深深的矛盾。雖然帝國依舊在向外擴張,但是各系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心思。等到窩闊臺去世後,貴由繼承汗位引起了普遍的不滿。貴由不但無能並且沒有心胸肚量,甚至在繼位後因為私怨居然率領帝國軍隊討伐朮赤一系的拔都。雖然在西征的過程中貴由病逝,但是這次赤裸裸的內訌已經把帝國內部的矛盾展現得淋漓盡致。大家都是貌合神離,勉強維持而已。蒙古的汗位居然成了打擊異己、挾私報復的工具,這是可悲可嘆。

狂暴崛起的蒙古帝國強盛一時,為何曇花一現六十年就分裂了?


到蒙哥繼位大汗的時候,蒙古版圖再次向外擴張。主要成就基本都是託雷一系的了:旭烈兀和忽必烈的擴扎。這是典型的打虎親兄弟,好處必須爛在託雷一系自己鍋裡。(蒙哥、旭烈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是親兄弟)

狂暴崛起的蒙古帝國強盛一時,為何曇花一現六十年就分裂了?


等到蒙哥在進攻南宋釣魚城的時候被射死暴斃,沒有遺囑。這下就更熱鬧了,蒙古諸部都依據幼子守灶制度支持阿里不哥繼承汗位。忽必烈可不幹,直接武力解決。戰爭爆發後忽必烈獲勝,自己宣佈繼承汗位。這種沒有依靠制度、誰的拳頭大誰就是大汗的準則,蒙古諸部都不信服。乾脆自己玩自己的,各自建國。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標誌的統一的蒙古帝國崩潰了。距離成吉思汗1206年建立統一蒙古政權僅僅60多年。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