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事件:受害者心态是不自信的表现,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01

什么是受害者心态

2月28日孙杨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禁赛八年,看到这个消息,心里十分难过,一个英雄,轰然倒塌。

孙杨这次, 扮演了受害者,大家都替他喊冤,因为在我们眼里,老外时刻是针对中国的,永远是偏见,永远是狭隘,反正你们见不得我们好,却没有思考另外一种可能,也许更公正,更公平呢?大家几乎都没有看法庭辩论就在那里喊。

孙杨事件:受害者心态是不自信的表现,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看法庭,我觉得孙杨的妈妈总是答非所问。

这是我们的惯性思维,你看,这是一个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你们就忍心这么毁了他的前程吗?孙杨的妈妈是这个模式,当时周立波的女人也是这个模式,还特意做了一个周立波做公益的短片给法官看。

希望对方能惜才!

可是,老外喜欢问是不是,就是YES OR NO,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周立波用的策略是程序不合法,孙杨抗议的方式也是程序不合法,但是大家都没有人去关心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是与不是。

孙杨的败诉很大程度是不懂国外律师,国内律师一般都是让陈述,例如你说一下,4号下午你在干什么,但是老外不这样,国外律师为什么那么值钱?因为他们都是一流的发问高手,他们一切问题都是围绕一个是与不是,你可以逃避,但是通过问题就可以让所有人心中自然得出了结论,那就是是或不是,孙杨的妈妈完全被律师问懵了。

孙杨事件:受害者心态是不自信的表现,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人家直接问:你觉得孙杨服过药吗?

她说:应该说,谁不用药?

为了用药一般都提前注册心脏病之类的,大部分游泳运动员都注册了心脏、哮喘等病症。但是这样的回答我却看到了逃避,一种以受害者的姿态来面对提问,这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一自信的直接表现就体现在对自己的反思,承认自己的优点,也要接受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时刻都是受害者心理。

何为受害者心态?

指的是人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倾向于把事情归因于客观环境或者人力等不可控的偶然性因素,进而催生出自怜心理的一种模式。

受害者心态是常见的一种思维定势,我们很容易陷入其中,习惯于将自己定位于情境中的“受害者”,逃避责任和安于现状。

受害者心态,本质上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02

自卑的影响

从小我都是在奶奶家长大,和其他孩子相比,我会特别的自卑。上课站起来回答问题,尤其看到几位同学在注视着我,我都会心慌意乱,手心出汗;不会拒绝同学的任何请求,怕对方不高兴;学习的时候,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敢问老师。

就像心理学家说的:当你手中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看任何问题都是钉子。而自卑的人,心里会特别敏感,很多同学的无关言论,都会认为是在嘲笑自己。

孙杨事件:受害者心态是不自信的表现,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后来,遇到了我的数学老师,也是班主任。那年六一儿童节,每个班级要出一个节目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演,班主任选择了我上去说一段单口相声。

我既害怕又激动,在矛盾纠结中,很快到了六一。由于奶奶化妆,把口红涂到我的牙齿上,班主任看到后,到办公室给我重新化妆,边化妆边给我说:男孩子,要勇敢一点,我一直在看着你呢!听到这些话,泪珠不自觉地打转。从那以后,我会尽可能表现自己,上课我会勇敢举起自己的手,尽管每一次右手都是沉甸甸的。

后来上大学,更是演讲协会的会长,至今仍记得第一次上台演讲的时候,虽然腿颤抖着,心揪着,但是最后大家激烈的掌声告诉我,我做到了。

仅仅不自卑就是自信了吗?曾经我认为脱离了自卑状态的我,应该是那种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人了吧。

事实上,并不是。

03

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参加工作后,由于良好的表现,很快被领导分到一个区域,策划一场促销活动。由于,第一次做活动,出现很多纰漏,比如宣传人员不够,宣传方式单一,活动现场布局不合理等等,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但是面对领导的质问,我还理直气壮地告诉领导,第一次独立去做,很多没想到的,以后会尽量避免。领导却说:你把做不好的原因归为第一次,那以后再交给你任务是否要参考你是否做过?这样你永远都是做过的事情,怎么能进步?你明明知道自己第一次,为什么没有向其他人求教?

我顿时哑口无言,想到自己在准备活动时,确实遇到很多问题,但是都得过且过,认为无足轻重。另外,心里总有一道坎,认为向别人求助,会让人家笑话,这样一件事都做不好。表面胸有成竹,实则内心还是自卑。

孙杨事件:受害者心态是不自信的表现,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真正的自信,是一种自我的信赖和肯定。一般人对于自己好的品质当然会欣赏,但是恐怕很难欣赏自己的缺点,比如懒惰,怯懦、自私、吝啬等。所以,大多数想到自信的时候,不但不会去欣赏自己的缺点,恐怕还会尽力的掩藏自己的缺点,突出自己的优点。

其实任何的缺点都没有实体,只是某种性格倾向而已,本身都有它良性的一面,比如懒惰,往往会给人轻松的心情,给人更强的的灵感和创造力;比如怯懦,往往同时有善良、体贴、自我保护等优点。

如果能够正视这些缺点,往往它们良性的一面会扩大成自己的另一种优点,反过来当我们把他们当作缺点的时候,排斥他们,压制他们,逃避他们,他们就真的会变成缺点。

所以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是一个懂得自爱和自我欣赏的人,更是能够包容自己缺点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真正的发现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缺点。

真正的自信一定意义上就是坦荡。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该就该,不该就不该,做事的标准就一个,就是这件事本身该不该去做。

孙杨事件:受害者心态是不自信的表现,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由于疫情,妹妹在家上课。昨天考试,老师计算总分的时候,少给妹妹算6分,本来排名前五,现在第八。妹妹觉得6分,就算了,也不是特别重要的考试。

我对妹妹说:如果你心里想说,但是碍于情面才说无所谓,我建议你要和老师反应;但是你对于分数真的看的比较淡,说不说都行,那么你就不用去给老师反应。但是,据我所知,上次你还因为数学考的差哭鼻子。所以,我建议你说。

不同的心理,对应的做事标准不一样,但是不同的行为体现的都是真正的自信

04

如何培养自信

布兰登被称为美国自尊运动的先驱,他对自信的定义是:觉得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的挑战,并且值得享受快乐。他认为自卑也许是小时候各种因素造成的,不是自己可控的,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在他的书《自尊的6大支柱》中提出培养自信的6条重要实践。

1.要有意识地活着

每一天,我们都能做很多事,可是我们却发现,我们一直在过着重复的生活,比如玩几个小时的手机,到点了去吃饭,看别人逛街自己也去等等,无形之中我们被这些“外力”控制。

因此,要学会“自我察觉”,你所做的选择是无意识还是经过仔细考量后主动做出?

要保证自己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有意识的,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知道因为什么而做这件事,而不是讲究、凑合、跟风和逃避,做了眼下的决定。

2.说到做到

无论对自己的承诺还是对他人的承诺,都要说到做到。

比如早上八点开始学习,那么八点就一定要让自己进入状态;晚上九点去跑步,那么就一定要在九点前换好衣服,调整好状态。

如果你要去做什么,却一直拖延、逃避。向来对自己都是言而无信。

对待他人,更要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就千万别说。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朋友,答应我们的事情没有做到,不超过三次,就基本上失去我们的信任了。

孙杨事件:受害者心态是不自信的表现,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无论大事小事,如果我们“说到”没有“做到”,本质上是在对自己说,我的话无关紧要,不重要。

我们潜意识里认定自己的话无关紧要,何谈自己的价值?

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正是以行动对自己说:我的话很重要,我们很重要。

3.有目标有使命地活着

我们不能让自己长期处于自我放逐的状态,当你状态最糟糕的时候,一定是失去目标的时候。

当然不要抱着“我要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这类虚幻的目标,而是很具体的,比如一个月后通过考试拿到证书,每天跑步5公里等。

目标能够解放我们,当你漫无目的时,你会沮丧、空虚甚至焦虑。但是忙起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心理冲突。

孙杨事件:受害者心态是不自信的表现,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给自己不断设定具体的目标。完成目标的过程,会给自己带来价值感,就不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4 要自我接受

允许自己有人的天性,允许自己有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无论好的坏的。尤其时那些看起来“不够好”的特性:比如遇到不擅长的事情会害怕,对一些事情容易情绪化等。

允许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会办错事,会失败,会不如他人。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地方,不责怪自己。

接受自己作为人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做到自我接纳,拥有自尊。

5.自我肯定

这就需要尊重自己地需求,把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摆在和别人同等的地位之上。

不为迎合他人而牺牲自我,学会拒绝自己不愿意的、不合理的需求。有自己的主见,该说不的时候说不,该说是的时候说是。

这是一个保护自己的边界。

6.学会自己负全责

在TED演讲中,有一句话记忆犹新:no one is coming。即要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

更深层的理解就是: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买单,改变自己,不试图依靠他人。

五月天的歌《倔强》中唱到: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也就是自己的行为、思想、情感都由自己负责。

孙杨事件:受害者心态是不自信的表现,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有效摆脱“对自己不满意、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不值得、我害怕别人对我有意见、不敢拒绝别人等”不自信的表现。让自己变成“值得被爱,值得拥有美好的东西、敢于拒绝他人、承认自己的缺点等”的自信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