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你願意被夢想俘虜嗎?

1

再讀《月亮與六便士》,我對斯特里克蘭的看法有了改變。初讀的時候,我認為他是一個特別自私,根本不考慮他人感受的人。

雖然他就是這樣的,但再讀經典,我從厭惡到增加了一些憐憫與同情。

我想,他也不需要任何人對他憐憫的。畢竟他對朋友的唯一要求,便是不打擾他,讓他自己安心作畫。

他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對於畫畫這件事,簡直是有一個魔鬼操控了他,讓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這上面。

為此,他拋家棄子,放棄安居無憂的生活,隻身來到倫敦,只為了學習畫畫。

不得不說,當作者問道他為什麼離開他的妻子?

他回答,“我想畫畫。”

我心裡猛然被擊中了一下,不知是什麼原因,我在那時候覺得,這就是一個單純到徹底的人啊。

這個世上,人們總是為了層出不窮的慾望而花樣擺出,手段用盡,戴上各種面具來掩飾。而斯特里克蘭太過於坦誠,他說,我想畫畫。

所以他拋下了所有,不在乎任何世人的看法,只遵從自己的內心。

或者說,他甚至都被不在乎自己了,不在乎住的環境是否舒適,不在吃的東西是否美味,於他而來,這些不過是讓他活著,然後可以繼續畫畫。

我想,他有時甚至厭惡自己的這份軀體,因他還有生理慾望,還要照顧他的健康。

他必須要與自己的身體達成和解,才能夠自在的作畫,尋找畫畫的靈感。

這是一個,被夢想俘虜的人。

2

文中的作者並不是他的朋友,而且作者還很厭惡他,但不得不承認,作者對他的生活,對他的一切都十分感興趣。

當這種好奇心湧上來時,對他的厭惡情感都得統統讓路。

斯特里克蘭是一個自私刻薄的人,但不妨礙他身邊有好朋友,或者說是伯樂,斯圖佛便是這樣一個人,他發現了斯特里克蘭的天賦,並認為他終將成為一代大師,所以他對斯特里克蘭百般忍讓,對他的譏諷都不屑一顧。

我對斯圖佛這個人很氣憤,我覺得他簡直是一個笑話。

雖然他對藝術的鑑賞力遠遠超於常人,但他卻只會畫一個俗氣無比的畫作。他也知道自己並非有繪畫的才能,所以對於斯特里克蘭,他表現出了無比的寬容。

斯生病了,他把他接回家來住,然而卻釀成大禍:斯圖佛的妻子愛上他,決意要跟斯走,而斯圖佛這個窩囊廢居然把自己的房子讓給這對姦夫淫婦。

看到這裡我簡直氣炸了,他為什麼要這麼卑微,就因為他深愛他的妻子,因為斯有繪畫的天才天賦嗎?

但凡有一點骨氣的,都會狠狠的甩他們幾個巴掌,然後把他們趕出家門,過起自己的清淨日子。

但可惜的是,斯圖佛並不是這樣的人,我也說了,他深愛他的妻子,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即使他再愛才,可以忍受斯的一再譏諷,但面對他愛的人,他絕不會讓步。

所以他心甘情願放棄一切,就是因為他愛他的妻子,遠遠勝於愛他自己。

他的愛情觀是,“如果在愛的時候才會想到自尊,那其實你最愛的,還是你自己。”

我不覺得這是什麼值得倡導的愛情觀,愛情也許偉大,但永遠都不可能讓我們丟棄掉自己。

暫時的迷失是有可能的,但這最終的結果,還是讓你發現,你有的,能一直陪伴的,也不過是你自己而已。

但愛情沒有對錯,我所提及的,不過是更善意一種。

從另一個方面,斯圖佛這個滑稽的小人物,也算是某種極端的人。

他珍惜斯的才能,就是珍惜藝術,珍惜美的才能,他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所以他可以忍受斯的各種無理,對他多加照顧。

他愛妻子,他願意為愛情奉獻一切,即使他的妻子背叛了他,他還是傻傻的守在他身邊,希望她能回頭,他清楚斯根本不會愛人。

結果證明是這樣的,他妻子這般飛蛾撲火的感情,也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某種意義上說,斯圖佛也是被什麼東西俘虜的人,不過程度遠遠沒有斯特里克蘭的嚴重。他最終迴歸平靜。

天才的世界是瘋狂的,要經歷平常人所想不到的痛苦折磨。平常人理解不了他們,而他們也無法體會到平凡生活的幸福。

對於斯而言,他留下了曠世之作,卻沒什麼幸福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