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都在想什麼?應該想什麼?

公衛中醫小葫蘆


靜坐思己過,思考有過時如何去改過;靜坐時思考自己這一天是否充滿了積極生活的熱情;靜坐時思想自己所作所為是否有利於自己、有利於家人、有利於社會,是否做過愧對自己、家人、社會的事;靜坐思自己這一天閱讀書沒有?有沒有給自己的精神世界補充能量提供養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啊;靜坐常思自己是不是給自己的兒女帶了好頭,做了示範?是不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靜坐思考自己這一天是不是說了一些家長李裡短的易於引起矛盾的事,給人造成心理仿害?靜坐時常思別人幫助了我,我應該如何做才能對得起幫助過我的人;靜坐時,我思考我的未來如何走,而且走得踏實而合乎邏輯;靜坐時我常常應該思考的是我必須感恩我的父母、感恩我的家人、感恩這個社會和我的祖國。也許有人說這是矯情,其實正是我心靈深處的思考。


退之317


我靜坐的時候都會腦袋放空,去感受時間的靜止,讓腦子放鬆一下。

我一個高中同學很喜歡腦袋放空她說她坐那能放空一個小時,就是呆呆的坐那,不過她很喜歡,說放空了就不會想那麼多事情,煩惱也會忘記,那種靜靜地在陽光底下





w樂此生


靜坐的時候,很容易沉湎在思想裡頭,喜歡把自己放在舒適的環境中,字字句句隨筆而走。看著窗欞上柔和的月光,點點斑斕,手機裡隨機播放著樂曲,遙憶,時間的輪迴。有些恍如隔世,有些清晰如昨。白天和黑夜更替,不知不覺,外邊已山花漫野。回眸,一個冬天默然別去,轉過身,冷清的何止巷陌長街。惆悵的雨,下個不停,清風捲簾,裹來一絲草香,嘆息,一把年歲,提筆忘字,過往雲煙很難拼接。

清風徐來,桌上的書頁自然翻合。人面向南,凝神展望,最南是海,海的那頭是岸。

曾經夢想,有那麼一絲狂野,追逐海浪,如飢如渴,潮水吞沒我後背的殘影風波,而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彼岸遙遠,探知不到是何種的情緒,該有的念想隨著歲月年長漫漫消散;只記得,那水一方,似乎伊人嫣然。

情花一簇,痴人一朵,最稀疏散漫的時光,沒有依仗的寡歡,最不願苟安的年華,穿插在人潮。此刻,於此岸,看到前方黑暗,不再好奇窺探。該來的會來,該去的會去,無須卑微挽留,撒手放任之,天地風雲依舊。那些溫軟的呢喃舊話,那些零落的逝水鉛華,隨風飄灑,不值回望。

花開,終有花散,人間煙火迷離,湮染了一度風雨,奢求不到結局,最好還是撐傘離去。有太多東西本就不該太執迷,是是非非總不能輕言斷定。過去就讓它過去,埋葬時在心底豎起一塊碑石,每每緬懷獨自尋角落去梳理。繁冗的故事難有人聽,成功或失敗,不必看在眼裡。青山綠影,百花蜜意,該是至味人間。

         



司命清濁


一句經典老話說得好:“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這句話,第一次是聽外公講的,他老人家時不時的就會給我們這些小傢伙兒講講小故事,以及蘊含的人生哲理。

外公去世以後,又聽大舅講過,那時候太小,懵懵懂懂,但是聽的次數多了,就有一部分留下來,刻在心裡,以至於今天一讀到靜坐,順心順口的就是:靜坐常思己過……

所以,我靜坐時也會隨心思考一下自己的“過”,之前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所犯的過失、過錯,來總結經驗教訓,來警醒自己,當然,更多的時間是思考當下所面臨的事情和問題。

比如,疫情當下,我們能做什麼?做好個人防護,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就算為國家做貢獻了!

還有就是想想關於當下的工作和學習,自己的,孩子的,時間規劃和行動計劃,眼下我是這麼做的。

對於還應該想什麼?個人覺得,在不能順利復工的情況下,想想自己能做的事情,總結一下過去,規劃一下未來:思考一下疫情結束之後,該做什麼?或者未來一年,甚至更長遠的目標和計劃……

這純屬於我個人想法,每個人所面臨的境況不同,思考的問題也一定不同,不知各位在想什麼呢?



Mingweigao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靜下來,可以默默思念遠方的親人,身邊的朋友!懷念過往的一切!思考如何開始的將來!總之,靜,思,慮,必有收穫!


洛城公子


什麼都不想[笑]

靜坐也叫冥想,是一種放空思緒的方式。

念頭來來往往,但是不執著於它,不抓取它。

我理解就是一種心流的體驗,也是一種淨化頭腦,提升神經感知的修煉。

一開始,肯定會控制不住跟隨念頭來往,所以,最簡單的冥想從觀呼吸開始,將念頭集中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間。

一種方式,看見自己。

看見自己的起心動念。

這個紛繁的世界裡,我們都該好好地觀照自己。



彤言彤眼


我在寫小說,經常思考小說怎麼寫,才能更加精彩。



萬松堂主


出家人打坐是在修行,佛法修行是修清淨心,如果坐在那裡還在打妄想,那心還能清淨了嗎?想東想西,還用打坐做什麼?世俗凡人不是時時刻刻都生活在顛倒妄想之中嘛。修行人修清淨心,可以遠離一切煩惱痛苦,可以得獲究竟解脫。所以修行人打坐是住在清淨平等心性之中,沒有妄想。


會飛的彩虹0920


靜坐是一種閒適,什麼都可以想,也什麼都可以不想。想高大上的理想志趣,想接地氣的人間煙火。想當前的小人物小趣事,想遙遠的未來會發生什麼。當然我們也可以放空什麼都不想,大腦每天操心的事已經太多,人情世故,柴米油鹽,種種瑣事無法避脫。若有一時得以靜坐,不妨如瑜伽中的冥想放空自己,可暢遊寰宇之外,可馳騁無限時空,可發現生之微渺,可感慨存在之神奇。



趙梨鶴


世人眼裡的靜坐,主要是指身靜,未必是心靜;所以坐下來就有所想;禪家眼裡的靜坐主要是指心靜,所以靜坐是在修心。至於靜坐應該想什麼,與當時的自己的處境與心態有關,還朱自清說得好“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