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联储降息至零,并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

琅琊榜首张大仙


降息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存款刺激消费,从需求测拉动经济。量化宽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货币流动性,从供给侧拉动经济。单纯的供求失衡引发的经济危机形势下,这些对策是可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但是,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下,这些对策除了对生活必需品供求失衡会起到调节作用外,对一二产业的供求关系调节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比如汽车,疫情限制了出行,购买欲望大幅下滑,你就是对汽车行业贴息或免息贷款,汽车销售也不会增长。此外,还必须考虑政治因素,美国政府不希望看到量化宽松刺激关系经济命脉的石油价格回升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比如,期望控制油价上涨以利于打压俄罗斯和伊朗的的经济命脉石油工业。但是这样同时打压中东石油工业,抑制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因此,看待美国推出的金融对策作用及效果,需要结合疫情和政治两大因素综合判断,单纯的经济角度恐怕难以得出准确考量。


王伟设


降息和量化宽松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双重筹码!美联储降息至零和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是放大招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对市场来说是积极的。

降息属于利率政策,量化宽松属于货币政策。国家通过这两种手段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进一步释放市场的活力,最终拉动本国经济增长。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只使用其中一个即可,很少同时运用,除非这个国家遇到特别重大的事件或者全球性的事件,并对本国经济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同时使用降息和量化宽松。

然而美国这次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并用,有两个非常大的背景,第一个:疫情全球大流行;第二,美国股市上周两次熔断,本周开市第一天就遭遇熔断。这两个大背景是导致美国同时运用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即降息至零和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美联储降息至零带来的影响,也就是美联储把存款利息降至零,即美国人以后存款在银行没有利息了;这样一来,很多储户自然不愿意把钱存入银行,转而用来投资或者消费;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对当下的美国经济来说都是好事,有刺激经济活力的作用。

其次,美联储在推出7000亿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个很多国家都使用过,特别是在经济低迷或者金融危机的时候,往往通过量化宽松可以使经济走出低迷,慢慢复苏。这次疫情对美国的经济打击挺大,据估计有将近1.5亿人感染,差不多占了美国人口的一半,如果全部隔离,对美国经济的损害无疑非常大的。而通过量化宽松,向市场撒钱,有助于带动一些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美联储推出的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是在疫情全球扩散,美股遭受重创的情况下实施的,目的是刺激美国的经济活力。


杠杆游戏揭幕者


中国有句谚语: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体现的是中国人中庸智慧。

显然,美国朋友是不具备这种中国五千年文明沉淀的传统智慧的。

在面对危机挽救市场时,竟然一下子把底牌推到了尽头。

我还以为他会一步一步去试探市场反映,一步一步去顺应特朗普的呼声,没想到这一次美联储不带停顿,一口气直接抛出了杀手锏——降息至零,并推出7000亿量化宽松计划。

美联储这样一把薅到底,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能否取得预期中的救市效果?中国又有怎样的机会和应对?我的看法如下:

降息至零是否操之过急?

自今年3月3日美联储紧急降息50bp以来,伴随着疫情的发展,以及上周全球股市令人叹为观止的暴跌,全世界主流的分析师都在预期,美联储很可能在在3月18日再提降息,在概率上也进行了二叉树分析,预测的结果是:降息75bp、100bp的概率分别达到32%、68%。

美联储本来可以用好这两天市场的预期进行引导性的救市。

但绝没有想到的是,美联储迫不及待地等不了这两天的市场发展,或者说不能承受最差的继续暴跌的预期结果,他直接扔出了杀手锏——降息至0利率,并推出了量化宽松计划!随后美联储主席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美联储称实施此政策是为了缓解疫情对全球很多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害。

这是美联储有史以来采取的最大的单日行动,可见美联储这一次是把市场看成一个即将完全崩溃的市场。这一次基本上打完了大部分的子弹。降息后美元指数下跌,美股的道琼斯和标普指数期货双双暴跌。


我想市场的反应初步在印证:

1、这一次真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要看这次危机的本质。无论涌入多少资金,还得看威胁和恐慌的源头在哪里!

2、如果在疫情的应对和处理上,没有得到突破性进展,给全球资本树立强大的“安全信心”,抛售风险资产只是资金的本能反应。

3、美联储这么快把货币政策用到极致,他暴露的反而是政府在抗疫这件事情上的无力感。很可能是操之过急。

这一次,美联储的一步到位,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能否取得理想的救市效果?

首先要分析,美联储救市的逻辑到底是怎样。

最简单的逻辑线条就是理解美国大选。选民投出选票一定基于国民切身利益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美国大部分民众其主要的财富容器都是与股市强烈相关的共同基金、养老计划基金等等。每个美国人喜闻乐见的都是美股的牛市,在长期牛市的美好景象中,他们甚至麻木了,缺乏了对股市会波动、会转熊的规律性认知。

对于特朗普来说,股市绝对不要在其任期内发生逆转,是他最大的目标,更不能因此耽误连任大事。因为他的竞选宣言是美国利益至上,使美国更强大是四年前掷地有声的承诺。

在美国选举的历史事件上,凡是经济陷入衰退的在任总统,无一可以继续连任。

这就是美联储救市背后的基础逻辑。


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能否取得理想中的救市效果,绝不仅仅只看美国的政治面,更多的是美国内在经济结构、产业发展的动力、金融强而产业弱导致的空心化可否逆转、综合国力优势的多项博弈。

本次美联储降息加7000亿量化宽松能不能取得好的救市效果,我认为:

1、货币政策对这次的救市效果就美国本土而言不具备根本的扭转性。

我们能够看到的问题,美国人理解只会更深。

接下来,疫情的美国发展的边界如何缩小,情况并不十分乐观。

如果疫情数据向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市场决计不会认可“土豪砸钱式”的救市。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美联储或已经无牌可出。

2、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能左右已经已经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的后续表现,欧洲、亚太等市场受影响的程度也不是美联储说了算。

欧洲对于疫情的反应和恐慌对市场的联动极其重要。以目前欧洲各国“自弃式”的应对措施,恐怕接下来一段救市的路还有很长。

3、货币政策只是令资金的流向动能上利于美国,而资金是否选择美国,更大程度取决于对美国局势的总体判断。尤其是对特朗普在其产业结构调整、税收制度调整上的种种预期。

特朗普为了续任,这次打算走底层路线赢得选票,调整税收制度,触动的是美国多年来以华尔街利益集团为首的蛋糕。反向思考一下,这类群体的选择会如何?我想理性的思考结果大概率是让风险资产趁反弹出逃吧。

所以,我对于这次救市效果并不看好,短期内如果有大幅度反弹对于资金来说一定是暂时逃离的最好时机。


中国的应对与机会

疫情对全球供需结构的冲击,让人们重新定位美国产业结构。也让诸多企业重新思考全球供应链的价值。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鉴于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加重,苹果将关闭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所有零售店直至3月27日。此前被关闭的苹果大中华区门店14日均已开店营业,这凸显新冠肺炎疫情中心已经转移。

中国目前虽然暂时处于安全地位,但是接下来的应对与机会是要做到:

1、防止输入性疫情以及不排除局部区域的反复战疫,这会成为接下来最大的挑战。要制定强有力的防止疫情输入的举措。

2、产业方面,中国制造受到全球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风险考验。创新方面,中国需要更多的创新,尤其是高科技产业。中国未来的产业国际地位是被高科技、创新型产品奠定的。加强这类产品产业步伐,而且要深度全球化,走向世界。

3、中国有充足的利率与准备金率的空间,在这次全球的金融动荡中,中国的缓冲垫和安全点最为可观,足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政策跟进。这一次,中国进可攻,退一定要守好。

关于如何看待美联储降息至零,量化宽松7000亿的看法?这是我的原创回答,创作不易,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谢谢!


朵朵话财经


看到消息后,我的第一反应倒不是100点降息太大,市场在周四周五就已经预期到下次降息就是100点了。我的反应是联储太急了,因为下周三就是正常的三月FOMC会议,完全可以等到那时再降息和量化宽松。两周前的那次紧急降息后,股市的反应就不好,为何要重蹈覆辙呢。但是仔细想一下,现在对联储来说股市的反应如何已经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了,

各种迹象表明新冠病毒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已经波及到美国金融系统,如果不当机立断的采取措施,类似于2008年金融流动性危机很有可能就要重演。所以,我的理解是:联储的这次行动之所以要这么紧急,其实旨在预先遏制流动性危机,刺激股市和经济为次。

美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危机的先兆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公司信贷市场承受巨大压力

在公司信贷市场中,最先体现出压力的是公司债,不仅是与国债的利率差急剧扩大,更体现在新发债在过去三周基本枯竭,即公司无法获得新的融资,垃圾债和投资级债都是如此。

在公司债市场无法融资,公司还可以通过银行借贷以及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来融资,但是这两个融资渠道也从三月起出现问题,CP的利差更是在上周接近了08年危机时的水平。

同时,上周也有报道石油航空等受新冠病毒影响较大的行业开始大规模的提取银行信用额度。就连波音和希尔顿的也位列其中。

2. 国际美元流动性短缺

美元是国际货币,很大一部分的国际贸易/金融的信贷和结算都是用美元进行的。但是在危机来临时,只有美国的央行可以提供无限的流动性,而国外的金融机构一般无法直接获取这一流动性注入,具体会体现在跨货币基点(cross currency basis) 扩大。自三月来,各国对于美元的跨货币基点都在扩大,尤其是被新冠影响较大的国家,例如韩国(见下图)

3. 美国国债流动性短缺

上周出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市场现象,在周三和周四股市大跌的时候,美国国债也跟着跌了。作为避险资产,美国债和股市同时大跌是很罕见的,上次出现还是在2008年。虽然对原因众说纷纭,但trading desk上的意见基本是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不够,以及off-the-run的国债的大量抛售引起的。

国债利率作为整个金融体系无风险利率的基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次,联储已经与周四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把原来每月600亿对短期国债(TBill)的购买扩展到对所有期限的国债购买,二是增加了1.5万亿的repo。

从实际效果看,这两个措施似乎还是不够。Repo被实际采用的数量很小,而每月600亿的购买供不应求,市场的卖单远远大于这一限额。其实这很好理解,美国国债的流动性问题在于做市商不愿意保持国债的库存,所以尤其是当投资者要抛售off-the-run国债时,即使有足够的repo来资助做市商维持库存,也还是没人愿意接盘。

4. 银行间拆借市场压力

上周的市场动荡后,Libor-OIS利差来到了08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点。

具体新冠病毒的冲击是如何从实体经济传导到金融的银行间拆借市场的,Credit Suisse的Zoltan Pozsar最近的一份报告(Global Money Notes #27: Covid-19 and Global Dollar Funding)有详细的分析,可以参考。

联储除了降息还做了什么

基于以上分析,联储在降息以外做的事情就尤其值得关注,因为这些措施都是针对潜在的流动性危机的

1. 货币互换协议(currency swap line)

这是用来向其他国家的央行提供美元流动性,从而解决国际美元紧缺的现状

2. 7000亿购买国债和MBS

一方面这是新一轮的QE,和之前的QE一样可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短期效果是向国债市场注入流动性,把做市商不愿意要的库存放到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

3. 折现窗口(discount window)以及降准备金率等一系列措施

针对银行间拆借市场压力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有预期联储会公布一个类似于08年的商业票据融资机制(CP Funding Facility)来缓解商业票据市场的压力,但是联储并没有宣布,不知道近期是否会补上。

总结

从Powell的新闻发布会看,联储基本是把经济衰退作为大概率事件,所以降息加量化宽松无可厚非。至于降息强度是否欠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市场在12-13号基本已经预期18号的FOMC会降100个几点,确切的说是预期降94个基点(见下图)。

所以,联储这时候降的少了就没有意义了。


质疑联储降息100点是用药太猛的,看看今早中国的2月份数据吧。

零售销售额跌20%,工业产值跌13%,固定资产投资跌24%。彭博现在对中国1-2月GDP的预计是-20%,他们之前的预计还是Q1 GDP正增长1.2%。

美国GDP怎样呢?周末最新的街上的预计,摩根:Q1-2% Q2 -3%。 高盛: Q2 -5%。巴克莱:Q2 -3%。上周还没有哪家有这么悲观的预计。

所以的确是基本面在急速恶化,我不觉得是联储100点的降息是过度反应了。08年也出现过一次降75点,一周内降了125点(见下图)。

关于联储子弹用完的观点,我是觉得在降息上联储本来就没什么子弹。08年降息前政策利率在5%,这次在1.5%。而在其他政策上,联储还是有些子弹,例如前导(forward guidance),更多的QE,还有一些新的没试过的例如国债利率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日本在用),新的通货目标设置(平均通胀目标average inflation target)之类的。

但是说实话,如今的联储的作用更多是保障金融体系不出问题,而实体经济的刺激和复苏要靠财政政策和公共卫生政策为主了。


小乾闲聊


【大盘】周末美联储”一把梭“,紧急降息100个基点至0区间,随后全球股市开启反弹,但是反观A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这一方面是说明技术面上市场本身就是空头趋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A股开始走出了独立行情!

【操作】前期高位的宁德时代、中兴通信开始出现大幅下跌,这也是提醒大家:近期一定要远离高位的蓝筹股。同时严控仓位,重点关注”低位强势股“!



三七股讯


在美国经济似乎走向衰退之际,美联储的这些举动目的在于稳定市场,因为美股的暴跌很可能触发美国的金融危机。鲍威尔这次宣布降息重点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全球油价暴跌,是促使美联储做出这一决定的因素;第二,危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挑战,第二季度经济可能疲软;第三、美联储不打算实施负利率,也就是说此后无降息空间。

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美联储推出救世政策的节奏也不如现在这么密集。显然上周的暴跌,无论从任何角度,都已经可以媲美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

但是美联储已经没有新的利好政策来刺激市场了,可以说所有的招数都用尽了,一旦这个点被市场热炒,那么将新发新的恐慌。另外美联储本身的这种行为,也向市场传递了恐慌情绪。但实际问题根源即经济无法回复发展,危机只靠货币政策是无法得到解决的。


萌达深度思考


刺激资金流通行为,挺正常的,想想日本都已经是负息了,为了增加资金流通,只能说当前总体经济局势不好。钱这东西如果放在银行或存在家里不流通就是纸,钱只有在充分流转中才存在价值,这也是经济学里的重要概念。经济局势不好的时候所以人都紧缩消费,不花钱,那市场如何挣钱?都不挣钱谁给你发工资?没工资更不敢花钱,这时恶行循环,所以宏观调控的手段里就有降息这个,没有利息了存款还有交管理费等费用,正常情况下就不存钱了,会拿去消费或投资,不管是消费还是投资,钱就开始流转,市场才会逐渐利好。


尚小仙的贼船


这次不寻常的全球经济衰退最有效的应对政策不是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而是卫生安全控制措施。如果卫生安全控制措施未能遏制新冠病毒传播,那么金融市场将很快被迫面对全球经济衰退事实!

加油中国,中国才是最安全的!


九色优选雷厉风行团队


美国实体经济增长乏力,面对新冠疫情和OPEC石油降价,美元汇率大跌,美国避险资金大量外逃,必须启动最后一张量化宽松牌,力度非常大,但刺激经济和股市增长作用不大,而且接下来严重的通胀会导致经济进一步停滞,其也引发了欧洲各国连锁反应,造成欧美经济集体下滑。


财经晨语


说明美国承认了国内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进去大幅度衰退!于全球来讲,也不那么好过了,保护现金,一起度过这个危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