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大:黨員幹部在一線築牢疫情防控戰線

通訊員/湯振華 記者/柯文翔

“大家不出門、勤洗手、多通風,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堅持住,勝利就在前方!”2月22日上午,中南民大社區居委會主任龔乃超一邊排查東區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一邊和前來支援的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輔導員王媛媛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龔乃超說,民大社區有2000多住戶,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重,目前社區工作人員只有9名,有了中南民族大學下沉社區一線黨員幹部的支援後,社區疫情防控人手緊張情況迅速得到改善。

讓黨旗高高飄揚在一線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使命,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南民族大學全面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校園疫情防控,確保師生健康安全、校園和諧穩定。

中南民大:黨員幹部在一線築牢疫情防控戰線

2月17日,校黨委印發《關於黨員幹部下沉一線服務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體在職黨員幹部以當前所在地為主體,主動參加或配合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月20日,校黨委組織部印發《關於在全校疫情防控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的通知》,按中南民大社區樓棟劃片成立14個臨時黨支部,把“堡壘”駐紮在工作最前沿。

“臨時黨支部主要從貫徹執行上級決策部署,黨員管理服務和思想政治工作,宣傳引導和心理疏導,落實聯防聯控措施、開展生活物資配送及居民互助,選樹先進典型凝聚正能量等五方面積極開展工作。”中南民大黨委副書記、校長、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金林介紹道。

中南民大:黨員幹部在一線築牢疫情防控戰線

在校黨員幹部積極響應校黨委號召,主動下沉社區防疫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當好戰“疫”衛士,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讓黨徽在志願服務中閃閃發光。連日來,臨時黨支部的384名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深入一線,全面瞭解情況,採取有效措施, 從逐戶排查、防控宣傳、社區執勤、封控樓棟全天候值守到代購物資、送菜上門、心理疏導……,堅決擔負起“指揮員”“戰鬥員”的責任,廣泛動員群眾、有效組織群眾、團結帶領群眾,實現上下聯防聯控、嚴防嚴控,織就了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紅色“防護網”,傾力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

讓使命穩穩扛在肩頭

在疫情防控面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是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也是刻不容緩的責任擔當。

“我是黨員,也是後勤保障戰線上的一名工作人員,我們同心協力打好保供戰!”2月26日,在東區老年活動中心物資發放現場,集“司機”、“搬運工”、“統計員”於一身的後勤保障處處長戴鋒,面對居民的讚揚樸實地回應道。

中南民大:黨員幹部在一線築牢疫情防控戰線

2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發佈通告,對城鄉所有村組、社區、小區、居民點實行24小時最嚴格的封閉式管理。中南民大積極響應並作出緊急部署。接到指令後,當晚,戴鋒就緊急召集相關人員研究制定封控期間社區生活保障方案,積極向民大社區居民提供物資保障、水電維修、天然氣充值、樓道垃圾清理等服務項目,堅持用心築牢社區戰“疫”防線。

在採購量巨大、派送任務緊急、人手極為緊缺的情況下,後勤保障處要求黨員幹部把使命穩穩扛在肩上,在一週內圓滿完成三次生活物資集中採購、配送,共為民大社區居民採購配送各類基本生活物資3784份,逾21噸;物業中心每天為封控樓棟清運生活垃圾約3噸;水電中心為居民提供水電充值服務144次、天然氣充值服務逾百次。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志願參加民大社區疫情防疫工作,非常時期黨員就要敢於擔當!”看到眾多年輕黨員幹部奔忙的身影,東區第5臨時黨支部80歲老黨員吳金秀老人向支部提出了請求。“關鍵時刻,黨員就要不畏風險、衝鋒在前、服務群眾,這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最佳註腳。”中南民族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長蔡瓊說。

讓責任項項落在實處

上有安排部署,下有落細落實。根據學校黨委統一部署,各臨時黨支部在各樓棟分別設立黨小組,整合黨員志願者力量,堅持“輪流值班”“一對一”幫扶等制度,認真落實好“防”“控”“治”和輿論宣傳、應急值守等疫情防控安排,確保社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中南民大:黨員幹部在一線築牢疫情防控戰線

東區5號樓是封控樓棟,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社區專門抽調了校內不同單位15名黨員幹部,組建了一支由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柯尊韜任隊長的志願服務隊,對口服務該樓棟。一套桌椅、一頂帳篷,就是他們的戰“疫”陣地。服務隊每日8小時在崗值守、24小時在線值班,密切關注和掌握樓棟住戶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動態,堅持實行每日零報告制度。代購物資、送貨上門、代取快遞……每項工作環環相扣,把工作要求都轉化為最細最實的執行力。“封樓沒封情,隔離沒隔愛,志願者們的辛苦付出讓我們在寒冷的時節裡,時刻感受著濃濃的暖意!”該棟居民沈老師在微信中這樣寫道。

中南民大:黨員幹部在一線築牢疫情防控戰線


2月29日晚九點多,剛掛掉一個老同志諮詢電話的離退休工作處幹部劉東,正準備坐下來喝口水,放在手邊的電話又響起來了。“劉老師,快幫幫我,我肚子疼得厲害,醫生開的藥吃完了!”電話那頭傳來一位老人痛苦的呻吟聲。“好的,我馬上去給您買”,得知老人是癌症術後疼痛,來不及喝水,劉東立即衝出家門。室外,寒風、冷雨交織,漆黑一片。當他輾轉跑了幾個藥店幫老人買回“救命藥”時,頭上、身上的汗水、雨水混雜在一起,渾身溼漉漉的。

中南民大:黨員幹部在一線築牢疫情防控戰線

自疫情發生以來,作為離退休老同志心目中的“知心人”“貼心人”,劉東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子女不在身邊或行動不便的老同志,只要有困難、需求,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而劉東從來都是有求必應。從入戶排查、發放防疫物資、代購生活用品到送菜送藥上門、心理安撫、協調志願幫扶,處處都能見到他奔忙的身影。同事們說他“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馬達”,老同志們則說他“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讓溫情時時充溢在心間

疫情無情人間有情。志願者們以平凡人的善舉,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深深地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共同匯聚成了防控疫情的磅礴力量,大大提升了這座城市的溫度。

“ 鄒老師,我是11棟的黨員志願者,後勤工作人員通知您領取物資後您打我電話,我去幫您把物資領回來。”“黃老師好,您一個人在家嗎,家裡柴米油鹽蔬菜夠不夠?”“不客氣的,疫情時期,大家要相親相愛。我們住在一棟樓,我們就是一家人。”……這樣親切的對話,每天都會在中南民族大學每個臨時黨支部工作群內閃現,猶如冬日暖陽,驅散了人們心頭的陰霾。

中南民大:黨員幹部在一線築牢疫情防控戰線

住在西區3棟的退休教工周老師家裡有糖尿病患者,一天突然發現注射胰島素需要的醫用酒精沒有了,情急之下就在西3臨時黨支部工作群內發出求助信息。看到消息的楊菁老師立即回覆說家裡有濃度為75%的酒精,但不知道是否適合醫用。工作群內的退休醫生鄒曉豔立即告知注射時可以使用並叮囑道:“一定要給酒瓶上寫標記,註明75%度酒精字樣,以免混淆”。周老師說,在這個春寒料峭的時節,臨時黨支部工作群給他一家人帶來無盡的溫暖。

中南民大:黨員幹部在一線築牢疫情防控戰線

2月25日晚上7點半鐘,臨時黨支部工作群內突然閃出一條信息:“北區有老師家屬哮喘病犯了,病情較重,校醫院目前沒有此類治療藥物,外面藥店也都關門了,請大家問問誰家有此類治療藥物?”“馬上問”“已轉發”“在打聽”……群內各支部書記紛紛回應。不一會,傳來好消息:東區有老師家裡存有此類藥物。而東區距北區較遠,都完全實行封閉管理,又是夜晚,怎麼送藥過去呢?“我們已安排人員、車輛儘快取藥、送藥上門!”一直在群內密切關注的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彭樹珍回應道。八點鐘,群內再次彈出消息,“患者已經用上藥,現已好轉,謝謝各位的愛心速遞!”這時,大家都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心底泛起陣陣暖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