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童年,勇敢做自己丨《偷影子的人》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

为每一个你所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 "——马克·李维

小时候追着踩发小的影子时感觉特别带劲,而且不让发小踩自己影子头像。仿佛影子头被踩了会疼一样;小时候也曾幻想,要是影子能和自己说话就好了,那样,心中的秘密就有了倾诉的对象,也不必深藏于心一个人消化。试想,如果有人真能和影子对话,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部令整个法国为之动容的温情疗愈小说《偷影子的人》讲述了一个总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小个子男孩,偶然拥有了一种强大的特殊能力,他可以偷其他人的影子。于是,他能洞悉其他人的秘密,看得见人们心中深谙的心事,他开始与影子对话,成为那些需要帮助人们的心灵卫士,他接受影子的请托,帮人们点亮那些生命的小光芒。又在他母亲全心全意的爱和鼓励下,勇敢做自己,冶愈了自己忧伤童年的成长故事。

治愈童年,勇敢做自己丨《偷影子的人》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

作者Marc Levy,马克·李维是法国文坛首屈一指的作家,每部小说都荣获当年销售排行榜冠军。自2000年开始,连续夺得"法国年度最畅销小说家"桂冠,在法国文坛享誉卓越地位

他18岁加入红十字会工作6年,当时就读于法国第九大学,攻读计算机和管理专业。1983年他创办了一家电脑影像合成公司,6年后因为丧失了对公司的绝对控股权而离职,进入了短暂的自由创作期。马克·李维37岁时完成处女作《假如这是真的》一经投稿,立刻被出版社赏识并出版。还被好莱坞知名大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以两百万美金买下版权拍成电影《出窍情人》。小说一炮而红,成为当时法国年度销售冠军,更售出三十国版权,被译为三十种语言。从此,他开始全心创作。

《偷影子的人》是马克·李维第10篇力作,于2010年6月发行。这本书一出版便席卷法国各大畅销榜单,2013年入选中宣部向大众推荐的50本书之一。

读完《偷影子的人》,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演绎着男孩和书里的各种角色。但我们有时却不及书中人,接下来我们看看男孩的一生是怎样成长又教会了我们什么吧。

治愈童年,勇敢做自己丨《偷影子的人》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

01得不到班里同学关注,男孩的童年经历了什么?

小说开篇作者马克·李维就用第一人称"我"为视角,描述了男孩童年不平等又不平凡的经历。

男孩是外省转过来的六年级学生,来到这个班级,没人对他微笑和拥抱,他觉得自己不属于小团体其中任何一个。出生在12月的他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孩子。

"成为全班年纪最小的人,意味着要擦黑板、收粉笔、收体育馆的运动毯、把篮球摆放在很高的球架上。更糟的是,拍全班团体照时得独自坐在第一排;在学校里,再也没有比这更丢脸的了。"

开学一周,男孩先是被班上的恶霸马格关进了柜子里;又因为英语课上闹笑话,被老师处罚星期六清扫操场落叶,因而结识了伊凡。可糟糕的是,男孩和马格,不管是个子还是兴趣爱好都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却同时喜欢班上最有魅力的女生伊丽莎白。尽管伊丽莎白从不拿正眼瞧他们,可马格却视男孩为情敌,处处和他作对。

"我的童年就在那里,带点忧愁又有点悲痛,在这外省的小城市里,我拼命等着伊丽莎白垂怜而看我一眼,在绝望中等待长大。"

这些文字可看出,男孩年纪小常常受到大家的欺负。他与班上同学格格不入,尽显孤独。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对其最要紧的感受。

治愈童年,勇敢做自己丨《偷影子的人》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

打扫完落叶和伊凡道别,男孩回到家。爸爸在厨房等着他,和他说了一堆他不懂的话,最后男孩明白了爸爸要离开这个家,离开自己和妈妈。当时,男孩自责地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爸爸才会离去。

"因为成绩差、房间乱、乱丢玩具、半夜搜刮冰箱、很晚还用手电筒偷看书、把老妈的收音机贴在耳边偷听,更别提某一天,趁老妈没注意到我时,把超市的糖果偷偷塞满了口袋……我确实成功地把爸爸激得火冒三丈、怒发冲冠。"

自责,因个人缺点或错误而感到内疚谴责自己。积极的自责既是一种对他人的道歉,也是一种自我心灵的解脱,它既可以化暴戾为祥和,也会使人真诚相待。消极的自责常常表现为过度的责备自己,致使自己产生沮丧、悔恨、郁闷、绝望等心理,影响身心健康。

心理医生建议:克服消极自责想法第一步是要学会注意你在什么时候责备自己,观察它对你得情绪及生活方式得影响,当你责备自己时,这时用笔和纸记录下所思所想,若长期不能摆脱自责情绪,应及时得到心理科就诊;其次心理行为的调整,也有助于走出自责情绪。

男孩自责只是当时情绪反应,属于积极自责。

爸爸走后。妈妈给他烤了一个苹果卡卡蛋糕,并淋上厚厚的枫糖浆。妈妈全身心地爱着男孩。并对男孩说"

你看着吧,一切都会顺利度过的……"

治愈童年,勇敢做自己丨《偷影子的人》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

我们也会像男孩一样,在意同伴的目光;父母稍微忽略了我们,就会胡思乱想是不是他们不爱我们了?其实不然,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有自己的困惑和难题。没有人时时刻刻会关注到你。父母也一样,也有需要面对和去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要像男孩妈妈一样相信,一切都会顺利度过的,积极面对就好!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句话说:“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意思就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02 男孩发现每个人都不容易,他接受影子请托帮助着他们

男孩命运发生转折的,是那次自然课采集植物他。当马格和他的影子重叠后居然互换了,男孩有其他人没有的"偷别人影子"的超能力。

"你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你必须接受并且使用它。即使你害怕为每一个你所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为它们找回隐匿的记忆拼图,这便是我们对你的全部请托。"

影子和男孩对话并请托他,让男孩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治愈童年,勇敢做自己丨《偷影子的人》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

男孩通过影子看到马格在家的情景,居然会为他忧伤,虽然他视我为敌。他家餐桌上,马格的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看电视。没有一个人关心马格的学习,也没一个人和他说话。可见马格在家很孤独,在学校的一切不过是他虚张声势罢了。

"我了解到突然的心酸所为何来,即使马格是我的敌人,我依然为他,为笼罩在这房子里的冷漠而难过。"

马克·吐温说: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裸上。

这段文字刻画出了男孩既善良又宽容,即使是对处处为难他的马格,也瞬间释怀并赋予同情。

男孩通过影子指点,救出了煤气炉爆炸还未逃出来的警卫,也是男孩的忘年交伊凡。并知道伊凡出生在单亲家庭,还怕黑。知道母亲生下他就去世了,他说他的人生,照片,还有妈妈写给他的信都烧了。男孩于是请母亲代写了一封给未出生的自己的信,用碳黑涂满信纸,弄皱把信塞在了伊凡被烧焦的木头下面,以此帮助伊凡走出对母亲的思念,他太渴望母亲的爱了。

男孩最开心的是帮好友吕克实现了理想。吕克对医学很有兴趣,可长大后,为了照顾父母,他情愿和父亲学习烤面包,帮父母经营面包店。男孩想帮帮吕克,于是在影子的指引下,男孩找到吕克父亲谈话。那个周末,父亲给了吕克一大笔钱,把他赶了出来,用这种方式逼着儿子完成自己理想。虽然四年后,吕克受不了忙碌的医学院生活,还是辞去了医生这个职业,回到了父母身边。

有时候的理想工作只是想象中美好,看着别人人前光鲜,其实我们看不到别人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只要自己对这份工作用心投入,感觉快乐了就好,做哪份工作真的没那么重要。

治愈童年,勇敢做自己丨《偷影子的人》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

男孩还看见了盒子里的老照片,通过妈妈的影子,知道爸爸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好而离开,他还爱着自己。

爸爸把我抱在怀里,眼睛看着我,露出我从没见过的笑容。我走近天窗,想看清楚爸爸的脸,他的眼中绽放着和婚礼那天同样的光彩。

男孩听见妈妈的影子对自己说"他离家不是因为你,亲爱的,他爱上了另一个女人……"

现实生活里,有的夫妻离婚了,都各自忙自己的事业、忙再次成家。却把孩子扔在了脑后,不管他学习,不管他心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甚至离开孩子生活的一方,像是人间蒸发了似的,从此不闻不问。用大人的错误惩罚着孩子,自制力差的孩子,抱着被抛弃的心理,从此走入歧途。

不得不说男孩很幸运,爸爸虽然离开了他,但对他的爱一直都在。妈妈更是加倍关爱着他,他受罚回来妈妈会抱抱他,给他另做好吃的,并用正能量话语激励着他,男孩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正因为这男孩很快治愈童年。

治愈童年,勇敢做自己丨《偷影子的人》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

03 冶愈童年,妈妈的爱让男孩有了力量勇敢做自己

一个三月初,妈妈写信说来看望男孩,男孩休了一天假早早去火车站接妈妈,可他等来的却是吕克,吕克告知他妈妈昨晚上去世了。

男孩回到家,看到桌上妈妈的化验单,原来妈妈心脏早就有了问题,只是怕男孩担心没有告诉他。

床头桌上的闹钟仍在滴答作响,一个枕头落在凌乱的床边,一张照片立在五斗柜上,一支牙刷插在漱口杯中,一只茶壶立在厨房的窗台上,壶嘴面向窗户以便观看花园,而摆放在桌上的,还有吃剩的淋了枫糖浆的苹果卡卡蛋糕。

男孩心如刀绞,他学医本来是为了保护妈妈,却没想到妈妈生病了自己却不知道。

记得高亚麟在《我家那闺女》说过:“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是不是很触动?父母在,哪怕我们100岁依然是孩子,父母的孩子;哪一天父母突然离开了,瞬间感到孤独无助,仿佛心被掏空了一样,哪怕自己未很小,接下来的路都要自己走。好好珍惜父母在的日子吧,因为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却换成父母离开我们了。于是我们就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们,不害羞地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紧紧依偎在他们身边。

母亲的突然离开让男孩伤痛不已,直到伊凡男拿出了当年母亲写给自己的信。信里说不管男孩做什么工作?爱什么人?有什么样的未来?母亲都会支持,并且她希望自己快乐地生活。这一刻男孩被妈妈的爱冶愈了,他要勇敢做自己,去工作,去爱人。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曾写到,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男孩鼓足勇气,请吕克借了车,他要去滨海小镇找风筝,要去找克蕾儿。

十四年前,妈妈带着他去度假的滨海小镇时。男孩遇到了美丽的聋哑女孩克蕾儿,她并非天生不会说话,她的笑声像大提琴声音般优美。男孩和她说"偷影子"的故事,克蕾儿理解他并带着他去了自己的秘密基地——灯塔。那时他们在一块放老鹰风筝,每次离别都会拥吻,短暂假期结束时约好来年再见。

十四年的今天,男孩再次来到灯塔,却看到克蕾儿留下的字条和老鹰风筝。

治愈童年,勇敢做自己丨《偷影子的人》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

"我等了你四个夏天,你没有信守承诺,你再也没有回来。风筝死了,我将它埋葬在这里,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你会找到它。"

男孩修好了破损的老鹰风筝,来到了克蕾儿的楼下,风筝翩翩起舞。长成大人更加迷人的克蕾儿,含泪来到男孩身边,接过风筝在天空中,又像十四年前那样画出了大大的S和无数的8,一遍一遍说着"我想你"。

一个会用风筝向你写出"我想你"的女孩啊,真让人永远都忘不了她。男孩和克蕾儿幸福地拥在了一起

罗杰斯说: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或许世界上根本没有人能够偷影子,但是我们都可以做到小说中男孩一样,付出我们的爱,走进朋友,走进父母,走进爱人心里,彼此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