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場中學:積極落實疫情防控宣傳志願服務

“我是志願者我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況場中學積極響應街道的號召,落實街道領導“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把防控工作抓實抓細”的指示精神,組織志願者教師分隊,放棄了假期,按照街道辦統一安排下沉一線,參與到況場社區疫情防控宣傳志願服務中來,完成了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到群眾健康“守護者”的無悔轉變。

57歲的萬大明是況場中學的道德與法制課老師,也是況場中學抗疫志願者隊伍中最年長的一個。為了疫情防控,他義無反顧參加了志願者隊伍,他的孩子對他說:“爸,現在疫情這麼嚴重,您也不是青壯年人群,就別出去了。”萬老師說:“不出去不行啊,咱這做教師的,搞宣傳工作也拿手,就得幫政府幹點事兒。”這兩天,他和無畏的況中志願者夥伴們深入社區、居民小區、樓棟,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媽媽保護況場居民,你真棒!我為你驕傲!”

28歲的志願者黃國燕老師年幼的兒子打來電話時,她正和分隊隊員在把印製好的數百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公告》,張貼在居民小區宣傳欄、樓道口等部位,開展地毯式宣傳防控工作。

“昨天走到8-6號,今天從7號住戶李德生家開始。他們在家有4口人。”熟悉社情的領隊李天友書記一邊說著,一邊按響了佳鴻小區3棟8-7的門鈴。在與戶主溝通宣傳後,分隊仔細記錄下這家人最近的身體狀況、出門次數和希望社區提供的幫助等信息。志願者分隊就是通過進小巷、入小區、入戶這樣的方式,大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讓更多群眾完全理解了當前非常時期,沒事儘量不出門,不出小區的行動,就是對國家疫情防控做出貢獻的道理,有效減少了居民外出購物、集聚,不斷增強群眾的防控意識。

在小區門外,另一支小分隊在進行疫情網格化排查,以形成疫情防控屏障。隊員們對小區武漢來況場、返鄂人員進行全面細緻摸排,實行包抓責任制,及時釐清外出及返鄉人員的身體情況,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做到情況明、底數清、數字準,消除疫情傳播隱患。

“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況場中學校長陳仕其說,“在使命面前,‘害怕’這個詞必須放下,我們必須扛起自己肩上的責任,根據社區的需要,發揮志願者精神,協助社區疫情防控宣傳,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實做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況中人的一份貢獻。” (強哥教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