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向俄求購口罩被拒後,外媒:美國為新冠疫苗撈好處,美國人:荒唐

用“貪得無厭,唯利是圖”來形容美國經濟的現狀似乎最恰當不過了。當新冠病毒在美國進一步大幅蔓延的背景之下,美國經濟首先想到的並非第一時間在全美範圍內應對疫情,反而依然還是商業利益。這使得美國經濟信用正驟然降低。

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路透社3月15日報道,美國正誘使德國一家研究新冠病毒疫苗的公司將研究業務搬到美國進行,而德國正試圖阻止美國這麼做。這促使德國政界人士堅持認為,未來的任何疫苗都不應由任何國家壟斷。

美國向俄求購口罩被拒後,外媒:美國為新冠疫苗撈好處,美國人:荒唐

德國消息人士稱,美國聯邦正在研究如何得到德國CureVac公司正在研發的一款疫苗。而德國週日世界報稍早前報道,美國總統提供資金誘惑CureVac去美國,德國聯邦則出手吸引該公司留下來。儘管這一消息又被美國官員否認,但德媒依然強調稱,美國正試圖將這些科學家的工作變成美國獨有,並且將採取任何措施來為美國取得疫苗,美國為新冠病毒疫苗撈過界,“但只為美國。”

也就是說,在應對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新冠病毒的情況下,美國經濟似乎正在變本加厲地為自己撈利益和好處,並將“利己主義”表演得淋漓盡致。而這僅僅是美國經濟“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冰山一角,透過新冠病毒在美國大規模爆發,可以說,美國經濟將醜態暴露無遺。

美國向俄求購口罩被拒後,外媒:美國為新冠疫苗撈好處,美國人:荒唐

事情的另一個變化是,據美國《棕櫚灘郵報》3月14日報道,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縣博卡拉頓市一家名為“伯曼律師團隊”的律師事務所於313日宣稱對中國發起訴訟,要求賠償數十億美元。聲稱“雖然中國阻止了新冠病毒的早期擴散,但未能完全遏制該病毒”。報道稱,該律所正尋求任何感染新冠肺炎或受疫情影響的美國人加入他們,以達成集體訴訟的目的。

《棕櫚灘郵報》稱,該律所聯合創始人拉塞爾·伯曼在新聞稿中稱,“這是一份挑戰世界超級大國的、雄心勃勃的訴狀”。對此,專家認為,十分荒謬無理,美國一些人強行將疫情“甩鍋”。難道此時,美國不應該就疫情數據造假給全世界一個合理的解釋嗎?與此同時,一些美國網友也看不下去了,紛紛表示,這家美國律所想錢想瘋了。

美國向俄求購口罩被拒後,外媒:美國為新冠疫苗撈好處,美國人:荒唐

不僅如此,美國經濟“貪得無厭,唯利是圖”,還體現在新冠病毒在美國大規模爆發,美國經濟無力應對背景下,美國許多商家不無視市場,哄抬物價,導致許多美國人紛紛怨聲載道的現象出現。例如,在得克薩斯州一家醫療器械商店,一隻N95口罩的售價在20美元(約合人民幣140元)至25美元(約合人民幣175元)之間。而在美國某電商平臺上,有些商家甚至將口罩的價格提升至日常零售價的2000%。許多美國人對此看不下去,認為,一些美國商家正在發著無恥供求規律的財,這實在太可悲了。值得玩味的是,不久前,美國衛生部向俄求購口罩被拒。

值得注意的是,Zerohedge日前援引專家查爾斯·休·史密斯的分析稱,美國許多被認為是健壯的系統實際上是脆弱的。甚至冠狀病毒或使美國醫療體系崩潰,美國醫療系統通常會在中幾天產生10萬美元或以上的賬單,不能將重症監護病房每位患者250,000美元或以上的費用視為免費醫療。換言之,這些像天文數字一樣的治療費用,在美國並不是免費,而是需要美國人自行承擔。

美國向俄求購口罩被拒後,外媒:美國為新冠疫苗撈好處,美國人:荒唐

這也是許多美國人近期感到惴惴不安的另一個因素。顯然,在應對新冠病毒這一突發衛生公共事件時,美國經濟對利潤與利益的考慮遠大於美國人的健康。而在美國整體醫療層面,據美國癌症協會的令人震驚的調查結果,2018年有1.371億美國居民遭受了醫療財政困難。美國人在2018年不得不求助於總計880億美元的借款,僅用以支付基本醫療費用。

數據顯示,在美國,只有前10%的人在醫療緊急情況下在財務上是安全的。這進一步印證了,美國經濟“利己主義”的可悲之處。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不久前報道稱,事實上,美國聯邦長期以來,就一直在秘密儲存囤積應對大流行病的相關物資,但這些耗材並不是為了拯救美國大多數人,而是為了拯救美國經濟體系中極少數的一部分人。

美國向俄求購口罩被拒後,外媒:美國為新冠疫苗撈好處,美國人:荒唐

應該說,透過新冠病毒在美國大規模爆發,人們對於美國經濟的認知真正發生深刻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相信美國經濟的信用。(完)

BWC中文網原創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