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閘北公園雜記

原擬到大寧鬱金香公園遊覽一下,以為週一上班期間遊人會少一些,到了公園門口發現人頭攢動,需要排隊,就此作罷,轉到一里外的閘北公園兜一圈。


閘北公園小時候來的較多,因為離開家較近。十餘年未去了。到了公園門口,按規矩測體溫,進入大門。


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花紅柳綠、鶯飛燕舞。白玉蘭、梅花漸次凋謝,迎春花、垂絲海棠次第開放。


讓人驚喜的是,公園裡的小河水清澈見底,水草搖弋,波光粼粼,此景似乎從未見過。春節長假加上疫情禁閉延及至今一月半餘,沒有人為打攪,沒有汙染、河水也變的可愛起來。


閘北公園舊稱宋公園,因為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而聞名。宋教仁為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是中華民國初期第一位倡導內閣制的政治家。1913年被暗殺於上海,享年僅三十二歲。1924年6月國民政府在閘北圈地百餘畝建成宋公園,葬宋於園內,1950年5月28日易名閘北公園。


閘北區每年要舉行一次國際茶文化節,於是在閘北公園建茶聖陸羽雕像,記得二十多年前閘北公園門口有一碩大無比的銅茶壺,壺口流水常年不息。閘北區還經常在公園裡舉行茶文化活動。

後來閘北區和靜安區合併為新靜安區,現在改為上海國際茶文化旅遊節,至今已經舉辦二十六屆。


想起那時的《閘北報》有不夜城副刊,曾不時給《閘北報》副刊寫一些文章,其中數篇為茶文化方面的,兩區合併,《閘北報》應該也壽終正寢了。


今日天高雲淡,陽光燦爛,氣候宜人,坐在公園的椅子上,聽著經典947音樂廣播,沒有人的時候,摘下口罩,深深地呼兩口氣,活著真好!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遊閘北公園雜記


閘北公園舊稱宋公園,因為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而聞名。宋教仁為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是中華民國初期第一位倡導內閣制的政治家。1913年被暗殺於上海,享年僅三十二歲。1924年6月國民政府在閘北圈地百餘畝建成宋公園,葬宋於園內,1950年5月28日易名閘北公園。


閘北區每年要舉行一次國際茶文化節,於是在閘北公園建茶聖陸羽雕像,記得二十多年前閘北公園門口有一碩大無比的銅茶壺,壺口流水常年不息。閘北區還經常在公園裡舉行茶文化活動。


後來閘北區和靜安區合併為新靜安區,現在改為上海國際茶文化旅遊節,至今已經舉辦二十六屆。


想起那時的《閘北報》有不夜城副刊,曾不時給《閘北報》副刊寫一些文章,其中數篇為茶文化方面的,兩區合併,《閘北報》應該也壽終正寢了。


今日天高雲淡,陽光燦爛,氣候宜人,坐在公園的椅子上,聽著經典947音樂廣播,沒有人的時候,摘下口罩,深深地呼兩口氣,活著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