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韩国居民已返沪——洋泾街道这样结好最后一米的“闭环”

“居住于羽山路1445弄广洋华景苑的一位韩国居民已返沪。”——3月15日晚22:56,洋泾街道崮一居民区王成书记接到了洋泾街道城运中心发来的信息。

平台接到机场接送组信息后,第一时间告知居委、公安和卫生中心,通知大家及时赶到在入境人员小区,这一流程已成为洋泾街道现阶段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常态。

3月16日0时10分,返沪人员告知已经完成评估。那边,韩国居民准备搭乘浦东新区班车返回小区。这边,王成也毫无睡意,默默在心里将所有的流程再走一遍。

0时50分,从机场大巴到达小区门口,疫情防控小组第一时间做好人员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也上门完成了医学观察评估,要求其做好居家隔离。

之后,王成又开始忙活开了——通知物业进行楼道消毒;安排居家隔离人员的快递送达及生活垃圾处理事宜;告知楼组长和志愿者启动关心服务等……

发生在洋泾街道崮一居委的这一幕,正是洋泾街道立足社区服务,构筑防疫闭环的缩影。为严防疫情输入,不仅实现了从口岸入口管理到社区落地管理之间的防疫“闭环”,同时守住筑牢“最后一米”。

一位韩国居民已返沪——洋泾街道这样结好最后一米的“闭环”

通过组建洋泾街道入境人员处置专项工作组,分成社区排摸指导组、入境人员接送组、环境卫生消毒组、志愿者队伍统筹组,通过各尽其职来结好安全“闭环”。

一位韩国居民已返沪——洋泾街道这样结好最后一米的“闭环”

在大数据信息基础上,洋泾街道抓实抓细街区、楼宇、楼组疫情防控责任包干、全覆盖、地毯式做好境外回(返)人员信息排摸,确保底数清、信息明。特别是针对目前尚未返沪的外籍人士,通过微信电话等提前取得联系,提前做好返沪应对准备。

一位韩国居民已返沪——洋泾街道这样结好最后一米的“闭环”

为做好境外回(返)人员防疫服务,特别是外籍人士的,无障碍沟通是前提。街道多渠道发动、多语种兼顾,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组建了一支可提供英、日、韩、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服务的志愿者团队。通过线上线下提供翻译服务的形式,为辖区40个居民区、23个主要商务楼宇提供志愿服务,协助居委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开展疫情相关多语种宣传、排查、服务保障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中文较好的外籍居民在居家隔离期满后,也积极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以行动回馈社区的关爱。

居民区、社区单位因地制宜制作针对境外回(返)沪居民的多语版服务卡,卡片一面印着关于做好自我防护、居家隔离的温馨提示,一面印着各类服务电话、服务群二维码和购物网站、APP等,为居民提供各类社区服务的便利。

同时,街道3支督查队伍对照防疫工作要求滚动开展督查,对照洋泾街道疫情防控包干责任督查细则,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等方式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件件整改落到实处,全速、全力、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