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寧縣市場監管局3•15消費警示

肅寧縣市場監管局3•15消費警示

​疫情防控期間,大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減少外出,眾志成城,共抗疫情,這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廣大消費者的網購需求,同時也易引發各類消費糾紛,如哄抬價格,沒有明碼標價,懷疑產品假冒偽劣、不正當渠道購進等違法行為。針對這些情況,肅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消費警示,希望廣大消費者在此期間能夠理性消費、科學防護、積極舉報違法行為,合力構建和諧穩定的消費環境。

一、外出購物,做好自我防護。儘量減少外出時間,儘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確需外出購物,要加強個人防護,在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購物場所,要自覺佩戴口罩、手套。

二、理性消費,不盲目搶購囤積。當前,為抗擊疫情,鼓勵廣大“宅”在家,適當存儲一些日常生活必須品是必要的,但不要盲目搶購、大量囤積物品。重大疫情面前,市場供求造成價格出現小幅波動實屬正常,但市場供應不會產生大的變化,廣大消費者切勿跟風搶購,尤其是口罩、消毒殺菌用品、生活必須品等重要物資,大量購買既浪費,也會對市場造成衝擊。

三、微信購物,建議謹慎選擇。微信作為一款社交軟件近年來迅速普及,不少人緊盯這一平臺,使其逐漸成為網購的延伸物,利用微信社交平臺即“朋友圈”“微信群”等從事廣告宣傳、商品銷售等活動,已經成為一種購物的新模式,與此同時,產生的消費糾紛也不斷髮生。

微信購物容易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商品質量無法保障,消費者不能依賴賣家的自律;對於虛假宣傳的商品,消費者沒有辨別能力;交易沒有發票,無法證明交易行為的存在;出現糾紛,雙方若協商不成,賣家把買家拉進黑名單,買家就無法聯繫到賣家;產品出了問題,售後服務不好保障。因此,建議消費者謹慎選擇微信購物。

四、強化生態意識,堅決抵制野生動物交易。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自然才會生態平衡。野生動物攜帶病毒、傳播疾病,其實是早已有之的常識,但由於利益的驅使,野味已成為了全球第三大走私對象。野生動物的交易和濫食已經嚴重影響了公共衛生安全和人體健康。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佈《關於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明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廣大消費者應強化消費責任意識,主動抵制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堅決抵制食用野生動物,堅決不購買、不消費野生動物,不做違法經營者的“幫兇”。同時要主動參與執法監督,積極舉報濫食和野生動物違法交易行為,一旦發現線索,及時撥打12315熱線舉報。

五、積極監督,依法維權。發揮消費者的社會監督作用,特別是疫情當前,凡捏造、散步漲價信息;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的防禦用品、日常消費品、食品等;哄抬價格、串通漲價;或是因為疫情原因,消費者預定的飯店、旅遊等商品和服務不得不取消和延遲無法履約時,與商家產生糾紛等。遇到上述情況均可撥打12315熱線進行投訴舉報,依法維權。

六、投訴方式。

1、電話投訴:撥打12315熱線或5015321(6月底前)5012315(4月1日以後)。

2、網上投訴:全國12315線上投訴平臺非常便捷,並支持網頁、APP、微信、支付寶、百度等多種便捷登錄方式,當大家遇到12315熱線電話忙線時,可從互聯網、手機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寶應用裡搜索12315進行投訴舉報,不但24小時無限制,而且可以同時上傳證據,實時查看處理結果。

3、來人來信。切記舉報或投訴時要提供被舉報或投訴主體的名稱和詳細地址。

肅寧縣市場監管局

2020年3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