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歷史上有一個悖論:即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會被一個相對野蠻的文化所摧毀?

用戶3486437905


提問者混淆了“文明”與“政權”的區別!

比如中國古代宋朝被蒙古所滅,雖然宋朝完了,但漢人、漢語、文化、文明依然在。從宋末到明初,漢人與蒙古統治者的鬥爭也沒有一天中斷過,直至明朝建立獲得全國範圍內的“政權”。

忽必烈取名“元”,也是從漢人的典籍《周易》中所得,而且元朝自認中華正統,修訂前朝歷史,非但沒有消滅中華文明,反而繼承並傳承了中華文明。

至於宋朝為什麼打不過蒙古,這要從宋朝的統治者找原因,而不是否定中華文明打不過蒙古野蠻文明,不然如何解釋同為中華文明的明朝幹掉了野蠻的蒙古統治者?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明清直至民國的更替。

那麼,為什麼中華文明經歷波折依然百折不屈終能再次雄發而起,而其他幾個文明都未能倖免?

這個問題目前有許多西方學者在研究探討,各種理論都有。筆者也說說自己看到的、學到的和想到的幾點。

1.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目前尚且未能完全解密,主要是由於古埃及文字無法完全破解,甚至有些文明乾脆沒有文字記載,所以單從某些歷史遺蹟就推斷他們當初有多強,後來是被別的入侵者幹掉還是自然災難幹掉,證據都不足夠。

2.希臘羅馬文明由於史料、典籍有足夠的記載,我們可以將其與中華文明對比一下。

首先,雅典被斯巴達滅國,許多人非要跟蒙古滅宋朝相提並論。其實兩者差距巨大。相同點在於輸的一方崇文,贏的一方尚武。不同點在於雅典被完全摧毀,而元朝對宋朝是取而代之,雖然漢人低蒙古人好幾等,但至少認為漢人也是元人。元朝的統治階級從最開始的燒殺搶掠轉為取而代之長治久安,這恰恰是受到中華文明的影響。

大言不慚一點可以這麼解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子民皆為朕來!既然都是我的土地我的人,全都為我服務,自然我就沒有必要殺了他們。

所以西方有學者認為中華文明是“文明型國家”而非“民族國家”,即不是以民族劃分、凝聚國家,而是以文明劃分、凝聚國家。比如鮮卑、契丹原本不屬於中華文明,但後來他們接受並容納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而我們目前的所謂“民族”劃分也是從民國開始的,新中國成立後的民族劃分跟民國也不一樣。

追溯到希臘羅馬時期,統治者對於非自己民族的人民採取的方針大都是燒殺搶掠,根本不把外民族人當本國人看待。

所以,一旦統治者因為長期墮落而被反殺,自然其所代表的文明也就煙消雲散了。

其次,從古埃及的金字塔可以看出古人尤其是統治者對於自身死後墓葬的重視程度。論語中也將葬禮、祭祀放到除人民吃飯的第二重要位置。但從史書和遺蹟規模來看,中國曆代皇帝的墓葬實在是跟金字塔沒法比,唯一可比拼的可能就是秦始皇陵了。而阿房宮、秦始皇陵作為後來各朝各代的反面教材,反而極大的剋制了後代君主們勞民傷財的舉動。而此種“以史為鑑”的文化恰恰成為博得鮮卑、蒙元、滿清統治者尊重的根本原因,畢竟每個統治者都希望自己的統治能夠長久,而中華文明恰恰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再者,筆者想過一個很奇葩的問題:今天生活在河南的河南人跟商朝時期生活在河南的河南人是否是同一種人?中間經過了多少的戰爭、遷徙、雜居、…尤其是南宋漢人南遷,北方契丹、金、等民族逐步融合。然而今天住在河南、河北、東北的漢族人,你如果說他不是漢人,絕對跟你急!而那些動不動說“崖山之後無華夏”的人更是個悖論“既然無華夏,那麼你自己都不是華夏人,你還感嘆個屁”!這反而證實了中華文明的強大之處:無論你最初來自哪裡,一旦你融入其中,必然成為維護它的一員!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專家分析的文字、地理等因素,不一一細說了。


水滴的聲音


王東嶽用純邏輯思維把這個問題說得很明白,遞弱代償理論,說的是冷兵器時代,人們戰鬥力靠勇氣和個體力量對比,文明越發達,越受到落後文明吊打。最典型的是草原文明吊打農業文明,五胡亂中華,元朝和清朝都是這樣的結果。

到鴉片戰爭之後,槍炮上了戰場,情況才轉為先進文明吊打落後文明,中國近代史得出結論就是“落後要捱打”!如果存在明顯代差,就意味這是降維打擊,殘酷程度可想而知,通常降維打擊最常用臺詞是: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文明越發達其實不是什麼好事,會讓人類沒有退路。

越發展進步的結果是,人類擁有完全自我毀滅的能力,反而生存更加危機。

邏輯思維訓練有個怪圈,叫“不生不滅”,如果某事物根本沒有生存過,那就永遠不會滅亡。由此可見永生也是個悖論。倒是概念上看,歷史上的文明,都是越來越發達的,沒有那個國家朝原始社會發展,進步的代價是,人類越來越仰仗智力優勢,反而沒有原始人那種野蠻勁兒了,這樣就被落後文明吊打了。熱兵器時代,成年人扣動扳機發射出的子彈和婦女兒童射出的子彈威力絲毫沒有差別,但是很好的武器如飛機戰艦核武器,我有你無,我就可以任意消滅你了。美國現在可以在全球任意對付無核國家,武器代差明顯嘛。

這個問題的分界線是牛頓時代,牛頓時代前是冷兵器時代,是落後文明吊打先進文明,之後工業革命完成,情況完全反過來了。但是槍炮上戰場後,人類互相傷害的烈度上升了,試想一下,你如果有一挺機槍去和幾十萬古代人打仗,誰會贏?這也證明了一個邏輯思維:人類的沒落!仔細看看人類的戰爭歷史,每一場戰爭的開端,所使用的武器都是上一場戰爭留下來的最高級武器,一戰前是騎兵和排隊槍斃式進攻,一戰用上了飛機坦克,二戰時開場就是閃電戰,結速時用了原子彈,毫無疑問,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戰必定是互相扔原子彈了嘛……按常理出牌就是這種結局。

這也引出的另一個學說,叫人類文明的衍存度。人類文明越發達其實衍存度更低,是成反比關係的,也說明了人類文明是在走不歸路!至於人類還有多長時間的文明延續期?則取決於人類有沒有另一個發展空間,有則時間會延長,沒有的話,怕越來越危機四伏!

引申開來,說到底人類命運是自己造就的,原因在於人類的用智達到了極致,最後就威脅到自己了。很簡單的例證就是:農業文明導致糧食過多人口氾濫成災,人類戰爭加劇,工業文明導致金屬製品氾濫成災,武器完全火器化,毀滅烈度上升……當今世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很明顯由於AI的廣泛運用,人類會大量失業,過多的無業人口氾濫將會導致全球人口危機,人類用智慧是好事,但也會“聰明反比聰明誤”。

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習主席給我們這代人提出的宏偉命題!


我是風語者034


各國的歷史文明不是毀在野蠻交明手中的,而是毀在自己的手中的。

看中外文明的國家衰敗,皆是舉起吋改朝換代吋強大,後逐步衰敗。因打天下的是武官,治天下的是文官,皆因為統治者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怕軍隊造反,一但得了天下,就重文輕武,造成了軍中無久經沙場的統帥,打仗無經驗的大將,征戰無血性的先鋒。

一但重文輕武的國家被外敵入侵,軍隊儘管人數上佔有優勢,但平吋缺乏訓練,實戰經驗又少,軍人又沒有血性,往往開戰都是不戰而敗。

所以看似強大的我國的宋朝和明朝,結果被少數的遊牧民族蒙古族和女真族給滅了。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在一群溫順的羊群中,來了幾支狼,狼很容易成為主宰。


惠舒旅社老闆


秀才遇到兵,秀才跟他講理,這個當口,兵拔刀把秀才物理消滅了!






金翅大鵬鵬


一個沒錢了敢拼命,願意拼命;一個有錢了不敢拼命,不願意拼命,結果顯而易見。就像敘利亞打敗國足一樣。


馬耀華3


很簡單,物極必反!當一個文明發達到一定程度,得到了財富卻失去了血性!這是自然大道的規律在主導!



年輪說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正不治邪邪壓正,野蠻力弱文明行!


杜書生


因為低級野性敗壞崩潰毀滅消耗能量少甚至產生能量,而高雅文明秩序繁榮消耗能量是極大的,這是人類並萬類生滅苦樂是非善惡紛然雜陳不能永生永樂之本因。

所以哲學宗教主義乃至科學都不能揭示生命和自然之真相,因為真相比現實也許更殘酷而黑喑。


陽光明貞


這不奇怪且歷史教訓不在少數且時有發生,大到國與國之間,小到個人無不例外,古代有之,近代有之,隨著軍事技術和經濟發展,現代紅眼病不會因此消失而更為激烈且蓄勢待發,弱肉強食無不時時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