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家》有哪些不合理的设定?

用户52937465952


1."安家天下"门店位于上海中心繁华地段,大概有百十来平吧,却只有店长加员工5名,这种繁华地段的租金可想而知是非常高的,就算5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估计也无法支撑起这样的门店吧,这个设定不符合常理,与现实脱钩了,有夸大之嫌。

2.孙俪饰演的房似锦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只看业绩不择手段的冷漠形象,作为一名店长难得不知道她的收入是来自于团队的业绩分成而不是自己开单吗?作为一位领头人不应该更好的团结大家做更高的业绩额吗?但房似锦以不正当手段抢单,抢客户,想要取代徐妈妈等这些行为不都是职场大忌吗?感觉这些剧情设定不符合现实。

3.剧中人物朱闪闪靠底薪混了两年,而且还没有开单,这样的人按理说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中介行业应该不存在吧,就是公司不开除自己,估计自己也会不好意思继续下去吧,什么时候竞争激烈的房地产中介行业需要“漂亮”来撑门面了。这个设定有点不切实际。


动作电影集锦


安家里,最不合理的设定,就是关于房似锦上大学的。

我们来看看,徐文昌毕业15年了,房似锦也差不多大小,也就是在2005年左右吧,大学早已没有那么呆板了。



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上大学时,当时真就有个女生一直没来。后来,也是电话找到村里,那个女生的家长说不念了。但是,没有联系到女生本人。当时,系主任就说,先放放吧,等等再说。

就真的大家开始上课了。我记得,我们当时还军训了20天呢,后来,上了几天了,那个女生才来。

好像也是说家里不让念了。

当时,辅导员带她去找的系主任,根本没打磕绊,系主任直接安排老师给她报上名。还领了学校发的各种东西。

她就直接跟着上了。真的是一生命运被改写啊!



当时系主任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说: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

现在都感觉那个慈祥的系主任真的是好人!

所以,这个片段,我感觉不太合理。因为,国家政策也是帮扶穷困孩子。还不如把她设定成,自己勤工俭学,终于念了大学呢!


longsuixin


我觉得这段,一日王子去接女同学下班,准备了精美的花束,也受到了女同学同事的表扬,随后两人准备出门上车。谁知女同学因为王子的车太次,告知以后开这车就别来接我了。王子无奈答应。

随后,王子便驾车来到4S店,相中了一辆别克昂科威,随即购买。

再次出现,王子已经开着昂科威了,闪闪见到昂科威就像见到宾利一样,而王子自从开了昂科威,走路都带风了。小楼和985两人更是发出了惊人的感叹,王子的魅力值直线上升。

开了新车的王子自然要马上去女同学面前炫耀一番,谁知女同学还真的买账了,感觉就像是王子开了辆宾利来接她一样,还不停的夸赞车好。王子钱没白话,挺高兴。

王子从开播到换车前,一直开的都是一辆别克威朗GS,看着像顶配,厂商指导价要18.59万元。换车之后,王子用威朗GS置换了昂科威,起售价18.99万元,1.5T最贵的也不过20.99万元。

女同学的态度居然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





平常爱剪辑


剧情《安家》中不合理的地方其实还是蛮多的,毕竟是电视剧总要美化一下的。那么咱们先来说说有哪些吧。

第一、先说说提成吧,安家中说中介费两个点,那么问题来了,林茂根一套好几亿的房子算下来应该是有好几百万啊,一个亿就是200万的提成,就算是一个点也有100万,更何况是好几个亿的房子,最终也是按两个点算的。那么这么多钱房似锦家里的事情不是很好决绝吗她妈才要150万,以前赚的也是钱啊。

第二、为了帮985开单,直接把房东邻居给迁走了,这也太扯了吧问题是还没费多长时间,一套房子好几百万家里这么有钱智商就那么差吗非要自己教育孩子肯定有办法嘛。

  • 第三、再说说剧中差不多都快天天卖房了,门店都是有范围的,就算门店再大也没这么好开单啊,都快赶上卖白菜了。一部艰辛的房产局,都快拍成爱情剧了首先是房似锦遇到徐姑姑,后面是985和那个瓜哥,再又是朱闪闪和王子建。剧中的我为单狂去哪里了呢

第四、包子铺老板花了300多万全款给儿子买房,后来不让住不至于包子铺都开不了没地方住吧。中介费还要用包子还?

第五、房似锦刚到上海门店的时候,卖的第一套房还是自己先去给房子装修了一下再带客户看房的,那么问题来了装修费谁出呢?公司出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出吗?但一出场就是穷的不能再穷的悲惨人生啊


沙漠哈士奇


1 团宠吉祥物朱闪闪,两年不开单

  • 朱闪闪没业绩,成天就在办公室描眉画眼,也不是啥关系户,关键是她入职2年,一单都没有开。中介行业竞争是非常残酷的,3-6个月不开单基本就卷铺盖走人了。就算不开单,房产行业肯定会培训,基础知识总要懂的,房产知识、推销话术、客户心理,一问三不知。

2 博士生孕妇买新房就入住

  • 房似锦推荐给宫蓓蓓的楼道房,是刚装修过的,她也告诉了宫蓓蓓。

宫蓓蓓夫妇都是博士生,自己是妇产科医生,而且她还怀着二胎,就算缺钱、省钱,也肯定不会让宝宝承受甲醛危害啊!

3 新店长刚入职 撬自家人的单

  • 撬别人单子可以理解,可是撬自家人的单子,撬一次就算了,接二连三的撬有些不能理解。撬完单子后理直气壮,吃相太难看


推好剧


我认为最大的不合理就是潘雨贵的人设。

在爷爷的葬礼上,房似锦和潘贵雨的冲突即将达到高潮,潘贵雨的恶毒语言和三观让人无法理解,对潘贵雨的恨,观众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潘贵雨的坏和恶,让人无法理解。

其实像潘贵雨的人设,以前的电视剧也有过。像樊胜美的妈妈刘美兰,苏明玉的妈妈赵美兰等等,但这些剧在恶母的人设处理方面,都有一个铺垫,没有像潘贵雨这么突兀。

攀胜美的母亲,说到底是重男轻女,对儿子的极度溺爱造成了樊胜美要替哥哥买房子,还房贷,养儿子,什么事都需要攀胜美来帮忙兜底。可她虽然站在儿子那一边,但对于女儿,她还是有愧疚的,心底隐约觉得女儿太辛苦,对这个家付出太多,这个家对不起这个女儿。可面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她也没有谁可以靠,又不能死不救。只有求助樊胜美了。

樊胜美的妈妈坏,还尚存有一点温情,让攀胜美一次又一次的填补家里的窟窿。

再看苏明玉的妈妈赵美兰。

苏明玉和苏大强的结合,是为了解决哥哥的工作问题,两人之间是没有什么感情的。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最终能走下去的可能性非常小。在一次同学会上,赵美兰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同学,两人感情依然在。所以赵美兰搬了出去,准备和同学一起去上海。结果却发现已经有四个月的身孕了。发现赵美兰怀孕后,那个同学立刻跑了。身体条件不好的赵美兰只有生下苏明玉。

同时因为超生,苏大强和赵美兰双双受到了处分,苏家的经济一落千丈。所以,在赵美兰的心里,苏明玉是个祸根。看哪哪都不顺眼。

有了这些情节的铺垫,上述两个“美兰”的坏是有根可查的,坏得有原因,但转到潘贵雨身上,除了对房似锦无尽的索取,根本看不到她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房似锦。

房似锦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如果潘贵雨是重男轻女,应该对另外两个女儿也不怎么待见,一味的对儿子好才是。但我们看到的剧情是两个女儿几乎是潘贵雨的左膀右臂,什么事都站在潘贵雨这一边,对房似锦像仇人一样。

如果潘贵雨不是重男轻女,那她又为何对房似锦这般苛刻。从演员的衣着不难看出,房似锦应该是房家四个孩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两个姐姐大概率的是嫁在农村了。在农村,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有出息了父母面上不知多有光,父母只会向别人显摆自家孩子多有出版,即使压榨,也不会这样明显。

剧中潘贵雨对房似锦无尽止的索取,让人看不懂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潘贵雨对这个女儿这么不待见。后面的剧情中如果不说明原因,潘贵雨的这种人设肯定是立不住的。

房似锦出来工作也有五六年了,也算是职场的“老油条”了。但对潘贵雨的过份“压榨”,对客户的各种疑难杂症游刃有余的房似锦,却完全无招架之力了。除了退缩、配合,委屈,就没有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樊胜美的不决断,是因为樊妈妈对女儿并非只有索取,还有一丝丝温情,让樊胜美不忍拒绝。但放到房似锦身上,这样的一个无底洞家庭,除了要钱没有一丝可值得留恋的所在,房似锦还在继续和家人纠缠什么?

这不禁让人怀疑导演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八卦气象台


不合理的剧情简直太多了,每一集都可以找到很多地方。想到哪说到哪吧。

1、徐姑姑会喜欢上房似锦,这本身就有点不可思议。房似锦是农村超贫穷的地方走出来的姑娘,徐姑姑是出生在家庭富裕的环境中长大的,记得徐姑姑在徐妈妈墓前说道:小的时候,上海滩大大小小的风云人物,他都见过,请问,一般普通家庭的孩子有这个可能吗?而两个人在合租之前的生活环境差距这么大,请问在剧中,怎么完全没有这些方面的冲突与争执,或者,房似锦在其中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徐姑姑也仿佛机器人一样灵活变化。这样USB一样的接口似的性格,是怎么做到的,编剧是不是看韩国片看多了,忘了现代社会与人性的特点了。

2、剧中房似锦永远都缺钱,请问她挣的高额提成都去哪了,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提成,都应该发了啊,哪钱呢?都被风刮走了,随便一栋的小洋楼提成,就可以打发她妈妈,弟弟在县城的房子还按揭,请问这么多年的提成是捐给编剧了吗?

3、阚先生要给知否的房子,作为安心费。现实中你看到过,有为了给小三分手,给小三房子这事的吗?到是有为了取悦小三,给买房的,没见过为分手给买的,还是企业家?不了解,真以为是性格上有极大弱点的草包。试问,随便一个民营企业家,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有格局有魄力之人,养4个娃,全职太太,两个老人,一大家子,住别墅,送小三的房子都是2000万的,具有这样的身价的企业家,还是在大上海混的高低都是见识过的,能这么弱智加白痴,编剧太低估企业家了?!

4、房似锦的专业加敬业的精神,堪称好朋友,好闺蜜,好善良的顶配。这在房产中介这个看似并不高档的工作中,能做久的经纪都是比例少的,能做到这等可以提高到道德与文化的境界的(为了给客户找到一个温暖的家),更是稀缺到罕见,由此可以看出,编剧没买过房,根本不懂现实中的房产中介。

5、房似锦妈妈,在四井出生之后,就想亲手把孩子扔到井里,我就不信了,这当妈的有多狠孩子也不至于把亲身骨肉害死吧。如果剧中是爸爸扔井里,我觉得还有可能,毕竟谁身上掉下来的肉,谁疼。基于此,我推算编剧是男的,对女人得有多狠啊,这人物策划的,都是愚昧加凶狠,唉,这么无知,好像家里的男性木头做的,除了吃饭啥都不管啊。

6、上海的夏天是非常热的,这么热的天,让朱闪闪穿着厚厚的毛绒衣服去发传单,朱闪闪就去了,即使不顾衣服的臭味,这身体也受不了啊。更何况是上海本地的小姑凉,都是非常爱漂亮的,谁给你去啊,一个月工资连个包都买不到,能在这里混就不错了。

7、剧中,客户们与徐姑姑的交情,堪比好友。话说买个房子也就见过几面,怎么都发展出这么深的交情,谁来都认他,什么人对他来讲,都能游刃有余地对付,处理地,包他满意。这也有点太超现实了。徐姑姑本身还是一个原则性强,道德高尚的人,这客户里面打眼一扫,不符合他的标准的不少啊,编剧是怎么让他们发展为好基友的呢

8、海清扮演的妇科大夫,为了二胎要买房,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只是对大夫的收入,编剧是真不了解。北上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尤其是主刀的大夫,一个月的收入不要太高哦。唉,具体数字我就不说了,你不要以普通白领的视野放在我们大医生身上好不了。

9、房似锦刚到店的哪一集,超理性,超专业,超有范。这一系列的举动,包括到后来把老油条的单子,王子健的单子都给做了,这是做店长的,现实中不打起来,也会为此心生隔阂,怎么可能后来就没事了。你当大家都是属气球的吗?吹完不管就泄气了。

10、继续妇科大夫。房似锦去找卖奶粉的小姑凉问客户的电话。就凭着一个手提袋,跟卖奶粉的小姑凉也不熟,人家菇凉就告诉她了,这么巧的人生,必须是编的,现实中,告诉你的可能性不大,促销员随意泄露客户信息,这个专业常识她都不知道,怎么混上岗的呢。再者,卖奶粉的菇凉能不能记住客户中那个是怀孕的大夫,都是两可。

11、王自健看到朱闪闪被约去看电影。一个同事而已,为了保护朱闪闪,把所有情侣间的相邻的座票都买了,亲,王自健还没房子呢,而且还是个外地的海漂,你当他是大款吗,随便一个电影,还是平时看,最低也要40多块,咱们就按20张算,也要小一千,你当他是大款,还是王自健在追闪闪。说清楚好不啦。

12、剧中除了翟总之外,所有人物都是单纯到不能理解。为此我特别想感谢编剧。让我们在片中,看到了“柏拉图”的影子,大家活着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就事论事,事过就选择性失意,只记得好的 ,对不好的从来不记仇。最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不“世俗”,很纯粹。律师同学没有因为德高望重,就看不起小中介徐姑姑。开琴行的同学老板也特接受徐姑姑,连大明星都是开保时捷亲自去店里找徐姑姑,这些现实中得需要多深厚的友谊啊。再言,学校的校长吃顿饭,就可以帮老油条,解决他们都素不相识的学生上学,这人情不要太好用啊。最雷人的就是此中介里的经纪人们,从来不考虑个人得失,帮客户做到无微不至,不好卖的房子帮忙装修,现实中他们连打扫卫生都不愿意做,无论房子新旧,都会跟房主商量,请保洁一定是房主出钱,为海清买的那个通道房装修的费用,简直是神来之笔,实在是金钱如粪土般的行为,为此,现实中介的经纪人们,都改行吧,没有一个合格的。

就写到这吧,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编剧与导演们,煞费苦心给我们安排的可圈可点理想片段,片子就是片子,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句话是艺术家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说辞。或许他们是对的,只是博得我们一乐,或者博得无知者一点共鸣,但我想脱离社会太多的行为到意义,如果只是如相声一般的一时开心,那么即使投入这十几个演员都是浪费了。


罗澜


所谓无巧不成书,电视剧也是一样的,肯定有一些地方会与现实生活或者寻常理解不一致,《安家》也一样不能免俗,以下列举几处:

好几个事件都是围绕老洋房业务展开的,那就先谈一下这里面的不合理之处。

首先,龚家花园的那套房子。既然房主都知道表姑奶奶住的地方是违章搭建,又知道他们一家居心不良,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去协商,不成功之下还自己叫人拆违建呢?万一伤了人,到时只会更甩不掉。直接报警或者到城建举报,让他们去赶人拆房,表姑奶奶一家欺软怕硬的还敢跟政府部门吵吗?



其次,是这次江奶奶的老洋房。两个外甥的所作所为真的是恶心到家了,老人也在临终前立下遗嘱把自己的层面捐献国家,让贪财的外甥永远拿不到房款。这个操作固然解气,但是既然知道有这个操作方式,在当初要卖房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作为武器促使两个外甥卖房呢?如果这两个能明确知道现在不卖房,江奶奶死后自己连自己的那份都得不到,他们还敢这样肆无忌惮吗?



然后是房中介的内部管理问题。

翟云霄其实有句话说得没错,房似锦是来当店长的,不是当一般的销售员。从房似锦的知识面上来看,她也懂了一定的管理技能,但是跑来就明目张胆地翘单,这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可以做的事情吗?宫医生的那单就不说了,房源和客户都是老油条想看她笑话扔给她的,做成也是展现自己的能力。但是王子健的严叔那单翘得毫无道理,而且撬之前一声招呼都不打,这是一个合格的店长会做的事情吗?



最后是主角在个人生活和情感上的处理问题。

这两个主角在自己的感情处理上也经常是让人气得牙痒。徐姑姑对前妻张乘乘一点没辙就不说了,毕竟徐姑姑的设定就是一个老好人又是温吞性格。但是房似锦平时那么狼性那么干练的一个人,也在重点大学学习了那么久,又有那么多社会经历,面对一众或高级或低级的客户都手到擒来,但是对着从一出生就想淹死自己,经常不给自己吃饭,又不让自己读书,还逼自己嫁人的无赖农村妇女怎么会一点办法都没有呢?

可以看到她对母亲肯定是没有亲情的,唯一有感情的是她爷爷,顶多加个弟弟。那她在外打拼那么久,几万几万地赚佣金,与其让潘贵雨撒泼全部拿走,为什么就不在北京或者上海买个房子付个首付,就算租房子也行,然后直接把爷爷接来呢?这样一来没有了潘贵雨能要挟她的软肋,而且即使潘贵雨上门闹,借口也是现成的:她用全部的钱在照顾爷爷呢。潘贵雨敢在大庭广众说她不该照顾老人吗?就算堵到家里,爷爷也能用长辈的身份反驳,命令其走。又怎么会像现在这么被动,又被追着要钱,又要付所谓的高昂医药费呢?



不过电视剧终究只是个故事,很多看似不合理的地方很有可能都是编剧为了扩大戏剧冲突,点燃观众情绪故意做的,不用太当真,看得开心就好。


电影里的海阔天空


剧中的设定,店长是可以抽所有员工的佣金的。 再加上最近卖的老洋房的抽成,上一次是双倍,无论是男主还是女主的佣金(加上其他人的)这个月都是百万级别了吧? 以这个级别的收入,真的会被家里突然的车祸搞得像“大山“,一辈子喘不开气? 我知道在这里就有人说,这个家是个无底洞。但是剧中的意思就是因为这件车祸导致的啊。 以房似锦最近三年销冠级别的收入,尤其是最近两个月的业绩,真的,不应该是这样身无分文,二三十万就当成了了不起的坎儿的。。

剧中客户没有穷客户,更别说普通人,全都是大几百万几千万上亿不按揭的,怎么到了卖出这么贵重商品还能抽成的极为高薪的房地产中介店长,这么点钱就成了大问题? 客户如此魔幻,到了主角身上偏要现实,偏要很惨。

这说的过去吗?

房似锦回家两天没怎么吃饭,跟徐姑姑说没钱了。 作为985院校毕业的,没有可以借几百块钱的同学(听说学历是假的,那这点合理) 这么多年的工作,没有交几个好朋友? 退一万步说,这些她都没有,但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人,信用卡会用吗?

这个人物,真的成立吗?

在31集我看到下图,


身份证号显示房似锦是山东济南人。 作为一个新疆人,我虽然不是济南人,但是我得说几句话。

一开始房似锦的妈妈吃煎饼,我以为是暗示临沂,没想到说的是济南。但是济南并不是煎饼区,辖区内基本没有以煎饼为主食的。而且济南作为省会,虽然首位度很低,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很高,而且这都19年了,是不大可能存在像房似锦家乡这样贫穷的农村的。 (有人说济南存在煎饼区,也有这么贫穷的地方,如果存在即合理,那这两点可以成立,但是拿这种极少数现象来制造冲突,会让那些不了解山东的人对山东误解更深)

再说一下徐姑姑,在我看来这个人物也是立不住的。

徐姑姑的设定是他可以大可不必去做房地产中介,剧中他自己说是为了烟火气,为了更多人安家。但是大家看到了什么? 没有一个单是为了普通人开的。烟火气不是更应该是普通人吗?

徐姑姑是变相的总裁,放到西游记就是孙悟空。有困难了就找自己的同学。而且他的同学各种神通广大,有卖琴的,有大明星,有大律师,还有同样卖房的翟。这样的大学同学的职业结构真的是跨度很大,大家都知道大学大家可是学得一个专业。如果这个朋友圈是为了剧情服务,那有没有考虑它的现实合理性?

为了卖房通过不正当手段让隔壁搬家,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这件事的程序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本质上是欺骗消费者(万一那孩子去新学校没有起色),结果还要去公司把这个经典案例讲出来,徐姑姑你真的是烟火气十足啊! 而且这孩子转变也太快了,从搬家到送锦旗才几天呀,机器人大赛都得奖了。

王子建,金牌房中介。以他在剧中的开单速度以及开单额度(有一单7000万,据分析他可以拿到38万),即使考虑到这种大单的偶然性,他的年收入也是百万级别,至少也是50万往上来了(编剧不要总是把客户编的那么有钱,而房中介那么苦,既然你卖的都是大房子,房中介自己抽成高,这是你的设定,要承认),但是他拿到佣金后,还要按揭买20多万的车(他说过很多次,因为没钱才按揭,不是为了用杠杆),以他这个工作多年的刚刚拿到至少50万佣金(他还开过别的买卖单)的人来说,需要这样吗? 编剧真的是又当又立。

编剧,你真的够了。


云哥观影


《安家》人物设置两个最大的硬伤,房似锦和朱闪闪

随着电视剧《安家》的收视率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都把《安家》往死里夸。

今天不走寻常路的鹏哥我,反其道而行之,批判下《安家》的种种硬伤。

今天主要说一说浮夸的人物。

为了让电视剧情戏剧化,矛盾冲突夸张化,编剧六六跟九枚玉水两个人,用“水过地皮湿”似的人员安排,让安家中介静安分店的人员性格五颜六色,但也事剧情充满了浮夸。

最浮夸的两个人物,是两个极端,最能干的房似锦,跟最愚钝的朱闪闪。

从人设上来说,孙俪的这个人设,人很能干能吃苦,但是不懂得爱护自己。孙俪扮演的“房似锦”是从真实的中介人物演绎而来的,但是剧情的设计太过浮夸,这就好比一个人喜怒无常,让她旁边的人感觉很难受。

房似锦一来静安分店,摆出的架势是大干一场,而且是六亲不认,连自己人王子健(王子健)的客户都抢,看似要来个狼性生存法则,积极工作的人有肉吃,消极怠工的人就得饿死。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一转眼,房似锦就大变模样,很快的就跟徐文昌的手下们握手言和,你们这“演戏”呢?普通人吵个架还得三五天才能缓和,渐渐的趋于平淡。

你这拿着尚方宝剑来斩徐文昌的“钦差”,这么快就被“糖衣炮弹”腐蚀了?那委派你来的安家天下副总翟云霄真的是有点“有眼无珠”。

肩负着领导的重任,要把带不动的队友统统的带上冲业绩的快车道,可你跟本要架空的对手徐文昌“夫唱妇随”是什么鬼?

即便不“杯酒释兵权”,但也不能这么“双宿双飞”啊,翟云霄真是瞎了眼,所托非人了。

关键是你房似锦一开始处处不留情的架势,分明要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可喝杯茶的功夫,大家都“恩怨全消”,喜笑颜开了?

这不符合你“霸气无情”的人设啊?都说女人会唱戏,但这变脸的速度,真的是在编剧手里“玩出花了”。

不得不说,还是你们女人会变脸,一只春秋笔,让房似锦演啥就是啥,你们说啥是啥。

总之,房似锦,变脸比翻书还快。

而朱闪闪这个人身上,值得商榷的点有很多。

在中介公司,不是做文案工作,而是做业务员两年三个月不开单,没有被开除,简直是不可想象。

在中介的江湖,就是狼性的江湖,想吃肉得自己去开单,去跟其它中介抢,去跟同事争,这样你才能抢到自己在中介江湖应有的地位。“能者多酬,这是规则”。

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中介门槛低,虽然入门容易,但要提升却很难,门槛在门里面,这一点跟郭德纲的相声有点像,相声门槛低,一次德云社报名的有3000人,最后能剩下100个说相声的,郭德纲就太满意了。

中介的淘汰率虽然没有那么高,但是也是高流动的行业,入门容易,三个月到半年的试用期,开单就是过试用期的标志,你开单之日,就是你转正之时。

这也没办法,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中介,高流动性,把不适合的人剔除,剩下的就是适合的人。

而要做好中介需要心勤,嘴勤,脚勤,这三点。

心勤,是要记住卖房买房客户的需求,他们的脾气性格,你掌握的越全面,对客户了解越详细,成单的几率越高。

嘴勤,是要多打电话,多沟通,多开发客户房源,你掌握的资源,人和房子,就是你上中介战场最大的武器,资源越多,你成单的几率也越大。

腿勤,有资源,还要懂得会利用,得积极带客户去看房子,眼见为实,你说的再天花乱坠,房子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武器。理论上来讲,带看客户越多,成交的几率越大。

因此,我真的不明白,两年三个月不开单的朱闪闪,是怎么“滥竽充数”在一线的,即便徐文昌不开除她,更合理的操作是安排她做后勤工作,保障一线员工冲锋陷阵。

而不是跟房似锦说一句:她是吉祥物。就能一言蔽之的。

他难道不知,不开单的朱闪闪就像是定时炸弹,一条懒惰的鱼,混进勤劳的鱼里面,最终会把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都无形降低,让别人以为,不开单没关系,可以像朱闪闪那样混日子。

长此以往,怎么在狼性十足的中介圈混?简直不可能。

所以说,佛系,慈悲为怀在中介是不存在。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么能说,去做编剧去吧,你还别说,我还真想去,但是没人给机会啊,哈哈。

总言之,更加接地气的剧情,会更能打动人心,谁也别把谁当傻子,尊重观众,注意细节,才能使故事变成经典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