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巴伐利亚州今日宣布进入“灾难状态”,具体意味着哪些变化?

【搜索下载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华舆讯 据欧洲时报“道德经”报道 今日(16日),德国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马库斯·索德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巴伐利亚州全州即日起进入为期14天的“灾难状态”,以应对该州愈演愈烈的新冠疫情危机。截至17时,巴伐利亚州已确诊1067例,死亡4例,是德国疫情最严重的3个联邦州之一。

索德尔表示,14天后,将对全州抗疫形势进行评估,再行决定下一步计划。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称:“情况非常严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遗憾的是并非在变好。”

那么,什么是“灾难状态”?进入“灾难状态”后,政策会发生哪些变化,日常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

什么是“灾难状态”?

宣布进入“灾难状态”并非罕见,例如当发生洪水、暴雪等自然灾害时,受影响地区的政府既可宣布。不过通常情况下,宣布灾难状态的多为乡镇或县级(德国二级行政区划)政府。

德国没有统一的灾害防救专法,各地宣布灾难状态的依据是本州的《灾害防救法》(或其他名称的类似法律)。在德国,保护人民免受疫情感染是各联邦州(直辖市)的任务,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联邦政府才会宣布全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依照法律,“灾难”的定义是比较广泛的:“从法律意义上来看,灾难是指许多人的生命健康、大自然基础、重要物资财产面临极大程度的威胁或破坏,且只能在主管当局的指挥下,由政府部门、服务组织和其他力量共同努力才能规避或消除的事件。”

宣布灾难状态后,政府会获得哪些权力?

根据巴伐利亚州的《灾害防救法》,在极端情况下,该州可限制德国《基本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如身体权、集会自由、行动自由、住宅不可侵犯性等。在德国,基本法神圣不可侵犯,只有在紧急状态下才能被部分取代。紧急状态大致包括战争、危机、恐袭、自然灾害等,涉及自然灾害的“灾难状态”,属于紧急状态之一。

宣布灾难状态后,巴伐利亚州政府有权集中救援力量,协调各部门工作,尤其可以为消防、急救、技术援助、社会援助组织等力量建立起紧急服务联合行动管理机制。政府有权清空受灾区域并禁止进入,也有权要求每一名公民参与援助。

如果雇员作为志愿者参加了消防、急救等救援工作,巴伐利亚州法律也有关于如何补偿雇主损失的相关规定。

巴伐利亚州已经做了什么?

自宣布全州停课、禁止举办集会活动之后,巴伐利亚州政府还将对社会公众活动进行进一步限制。从17日开始,该州电影院、酒吧、俱乐部、体育馆等休闲娱乐场所均将停业。超市、银行、药店、邮局、宠物用品店、加油站等仍可继续经营。

为了保证食物供应,自18日起,餐厅可从每日6时经营至15时,但客人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1.5米以上,且同时容纳的人数不得超过30人。超市星期一至星期六将延长营业至22时,星期日也将营业至18时。

该州内政部长Joachim Herrmann表示:“在灾难状态下,内政部可能集中发布一切可以抵御疫情的指令,包括根据《灾难防救法》征用设施和设备。”比如,政府可以支配使用私立医院。

州长索德尔今日还宣布,该州将拿出最高10亿欧元的特别资金用于处理疫情相关问题:“我们绝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孤军奋战。”

德国联邦政府会全面接管抗疫工作吗?

目前,德国卫生系统中要求改革联邦制的呼声十分响亮,因为联邦卫生部长施潘已在事实上呈现出被架空状态,各地的抗疫决策完全在由卫生部门、文化部门和医疗机构自行决定。

柏林自由大学宪法教授Christian Pestalozza表示:“给各个联邦州这么大权力,现在看起来并不完全令人满意。”他介绍称,当灾害波及到不止一个联邦州时,联邦政府有权指示其他州就近向受灾州派遣警察,联邦边境警卫队和武装部队也可加入支持。“当形势变得艰难,尤其民众的安全状况恶化时,联邦政府可以接管。”(原标题:德国新闻| 巴伐利亚州今日宣布进入“灾难状态”,具体意味着哪些变化?)


安卓用户,可在各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德国巴伐利亚州今日宣布进入“灾难状态”,具体意味着哪些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