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扇門發展史:六扇門名稱是怎麼來的

在古代六扇門是三法司衙門的別稱,在《商子》中有記載:“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在不同的朝代,三法司衙門有不同的指代。

例如在漢朝時,指的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隸校尉等到了唐宋兩朝時,指的都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後來到了元代,三法司衙門指的就是大宗正府、刑部和宣政院,而明清兩朝則指的是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歷朝歷代雖指代的機構不同,但都是些具有刑法效力的部門。

六扇門發展史:六扇門名稱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三法司衙門不叫三扇門、四扇門或者五扇門而叫六扇門呢?並非是因為古代也崇尚六六大順的意義,而是因為這六扇門的的確確指的就是衙門牆外的六扇大門。在古代,大門是極具重要性的,大門前面一般都有照邪驅鬼的照壁,門口大都放有兇狠的石獅子,兩側都有“八字牆”。所以古代的衙門為了展示其威嚴與地位,都設有六扇大門,這也就是六扇門的來歷。

六扇門雖然在明代才廣為人知,但實際上早在唐代就已經有了六扇門的雛形。不過都是一些民間傳說記載,說在唐代時君主就命令刑部建立“六扇門”秘密基地,專門挑選一些優質敏捷的少年,為除去綠林勢力和各種豪強士族做準備。不過後來隨著朝廷逐漸走上正軌,中央集權的加強,漸漸地這種秘密組織就被取締了。

後來在宋代時,六扇門又得到恢復,六扇門中的人大都遊走於江湖與朝廷兩邊,因為其做事的性質和手段,大都作為一個地下組織存在,頗有點我們現在所說的“黑社會組織”的意味。

六扇門發展史:六扇門名稱是怎麼來的

等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六扇門才變得“正大光明”起來,雖然仍然屬於秘密組織,但是屬於朝廷之官,在社會上擁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在民間的流傳之中,六扇門這一組織頗具神秘色彩,他們行事狠辣,手段殘忍,專門負責一些牽扯多種人物關係的大案。

但實際上六扇門雖然在黑白兩道都有行動,但在“白”的一邊要遵守朝廷的規章制度,按照朝廷的法紀去做事。在“黑”的一邊既然要接觸江湖中人,那也要遵守江湖的規矩。要遵守兩種不同的規則制度,六扇門想不顧一切地辦事也並非那麼容易,但是另一方面既有朝廷的支持,又有江湖中人的協助,六扇門中的人做事情還是可以說是如魚得水。這麼一看,六扇門有點兒像連接朝廷與江湖的紐帶。

六扇門發展史:六扇門名稱是怎麼來的

六扇門雖行事凌厲,但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進門只允許東進西出,用於集中辦理政務的官署外的門就是衙門的“門面擔當”儀門,在平常的時候開著的時間不長,大多的時候都是關著的。而想要進入六扇門內儀門兩側的門中進來,因為古代的衙門大多都是坐北朝南,所以儀門的兩側的門就在儀門的東西兩邊。一般都是東方向的門進,西方向的門出,與我們現在所提倡的靠右行走有異曲同工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