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離開了文化,還叫不叫藝術?

gegebaihui


作為一個藝術領域的創作者,我非常樂意分享我的想法,我們的日常生活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三大心態,這三個方面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個人認為如果藝術離開了文化,並不能真正的稱之為藝術。

雖然不能把藝術和文化等同,但是缺少文化底蘊的藝術,只是單純的某種音樂或者美術的形式,我認為只有和某種文化相掛鉤的藝術才是真正的藝術,也是我們社會需要的藝術,比如周杰倫來說,我認為他不僅是一位歌手,更是一位藝術家,他的歌詞充滿中國風,讓音樂成為一門真正的藝術,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我認為社會也應該推崇弘揚有文化底蘊的藝術,不讓那些完美沒有任何內涵的古裝電視劇或者抗日神劇誤導觀眾,我認為要用真正的電影電視藝術去奉獻給觀眾,製作出更多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文化。


眼緣藝志



平常我們所說的“文化藝術”,是並列的兩個詞彙,文化在前,藝術在後,千萬別以為有了文化才有藝術,它們互不相干。文化是文化,藝術歸藝術,但二者關係密切,有藝術肯定有文化,有文化不代表有藝術。

原始社會誕生了藝術,至今考古挖掘出來陶罐器具,證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藝術的存在。

文化是個大詞彙,文化需要各種門類的藝術、科學、哲學來組成。文化好比一臺機器,藝術和其它門類是機器上的各種配件,配件可以單獨存在,而機器離不開配件。

藝術離開文化還叫藝術,文化離開藝術就不健全。


陳莊水墨畫家


我們通常看到文化和藝術是一句並列組合詞,如文化藝術、文藝等,很容易讓人把文化和藝術混為一談,其實,文化和藝術還是有區別的。



文化是什麼?文化的定義是相對於物質和經濟的一切精神活動。藝術是什麼?藝術的定義是經過提煉加工的文化表現形式。通俗地說,文化包含著藝術,藝術是文化的精華。由此可見,藝術離不開文化。



從古至今,從中到外,藝術從來都是伴隨著文化的發展而發展的。比如說,文字是文化,書法是藝術,而書法是建立在文字的文化基礎上產生的,書法是更高層次的文化。再比如說,歐洲文藝復興運動,首先是產生了催生文藝復興的文化氛圍,然後有了藝術的應運而生蓬勃發展。法國為什麼在十九世紀出現了藝術創作高潮期,因為這一時期它的文化發展環境寬鬆,各種文化思潮活躍,極大影響和帶動了藝術的發展。



文化是藝術的支撐,文化是藝術的內涵。沒有文化含量的藝術不能稱之為藝術,離開了文化或遊離於文化之外的藝術只能說是“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厚腹中空”,是沒有生命力的,是長久不了的。


燈影書畫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大笑]

:藝術離開了文化當然叫藝術,但此藝術不是那藝術。

中國任何藝術,離開了文化,藝術不俗即匠。

書法為例,如果天天臨帖,有晉人得筆,結字嚴緊,技術學到了精妙處,但十年不讀書,也是書匠一個,作品俗於骨內,這叫:(金玉其中,敗絮其內)。😃

沒有文化支撐的藝術,氣息不對。蘇軾曾說:退筆如山不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書貴氣味(書卷)。完











濃淡任由冰雪中


題主的道理是“文化是文化,藝術是藝術,藝術可以離開文化,文化也可以離開藝術”我認為文化可以離開藝術,但藝術離不開文化!


為什麼這麼講?先說文化,你這個人有沒有文化,從你的穿著和講話語言方面,就能知根知底;若是你這個人有文化,定然氣度不凡,談吐大方。以他的潛力,可以,再度深造,追求更高的藝術,但他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了,所以藝術對他而言,就沒有價值,這就可以離開藝術!那藝術又為何離不開文化,一個人到了真正有藝術的境地,不可能沒有文化,而且還要有高深地文化基礎,才能達到有藝術的境地!所以藝術離不開文化!



中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教育了多少炎黃子孫,影響了多少國人;而中華的文明藝術,更像璀璨的明星,照耀著神州大地!這就是中華文化藝術。自古以來,都是叫“文化藝術”文化在前,藝術在後。有了文化,才有藝術;沒有文化那有藝術可言?所以,針對某些人而言,:文化可以離開藝術,但藝術離不開文化,離開了文化,不可能有藝術的涵養和昇華。


戲說黃梅


大家好,我是狐狸的春夏秋冬。作為一名藝術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如果把文化比喻為動物,動物中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各種各樣的動物都有。如果按科屬來劃分,則有貓科動物,全科動物,熊科動物,等等。藝術只是文化這個龐大的動物種類中的一個科屬。

其次文化就像藝術的母親,藝術是依託母體成長起來的分枝,只有不斷從母體中吸收營養,它才能茁壯成長。

最後藝術若離開了母親的哺育,就根本無法存活,甚至連出世的機會都沒有可能,就更談不上它長得漂亮與否了。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藝術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狐狸的春夏秋冬


文化與藝術是不可分割的,藝術離開文化的修養的作品,只談得上一件工藝品,不是藝術品。一位從事幾十年手工活的工作者,以親身感受到缺乏文化的遺憾,有文化的藝術才有生命、才有靈氣。博覽群書,精通一藝。從微見不凡,從生活中發現藝術。學問來自勤學多問,自然而然增長文化見識,運用在藝術創作中。藝術是文化的體現,文化融進藝術而充滿生機。一座雄偉的大橋建成,首先要有精湛的文化人設計師,然後才有群策群力的建築參與者共同完成宏觀的藝術大作!文化與藝術是如此相成相輔,文化人用腦力勞動來證明人生價值,千千萬萬體力勞動者可以把藝術從紙本變成實體。從事繪畫的人也把大自然的物體搬上畫面。這就是文化與藝術的相聯。



芳草心36


藝術脫離了文化的支點,就會瞬間坍塌,淪落為地攤兒貨和沒有剩餘文化價值的手工品。

任何一門藝術,都由文化這柄大傘為其遮風擋雨,招徠擁躉。文化猶如巨大的羽翼,呵護著藝術這枚奇葩。

文化這個概念,是一切源自於生存形態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成。涵蓋了國家、民族、集群、部落的歷史、地理、傳統、信仰、道德、法律、行為、文學以及風土人情、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項的集成,是可以傳承、交流和吸引的意識形態。

以如此聚集凝結的大文化概念,專一的對質單純的藝術存在形態,簡直是碌碌蟻蟲對龐然大物也。

藝術,是脫胎於大文化概念的附著物,也叫寄生者。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假如一個打把式賣藝的,擺上地攤兒練大個兒,只能流於走街串巷的賣漿者流,而一旦包裝成雜技的舞臺表演形式,立即會水漲船高,凸顯文化的內涵。所以,藝術以文化形態的表現形式出現在公眾視野,是凝聚了文化的意識和狀態,被賦予了高雅的文化氣息,匯聚了清冽的文化氛圍,使之成為文化百花園中的一隻盛放的奇葩。


龍吟148119260


在我看來,藝術和文化是相輔相成,若將文化比喻成一條濤濤不決的江水,那麼藝術便是這泱泱文化的支流,支流匯聚的水愈多,文化底蘊愈厚重,反過來幹流江水匯聚越多,也能反哺支流的江水。


舉個簡單例子,“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大家都知道吧?這是宋朝詩人李清照的詞《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經過現代藝術加工後形成了著名歌曲《月滿西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一下。這就是典型的藝術來源於文化,通過吸收融合創造又形成新的文化。

當然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像京劇大家也是耳熟能詳的,清乾隆年間,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大徽班入京,他們在徽劇的基礎上吸收借鑑了崑曲、秦腔藝術表演形式,通過與其他地方民間曲調不斷交流與融合,最終形成了京劇。這也是文化與藝術的交融與更新。

再具體點就是文化與藝術不可分割,脫離了文化的藝術稱不上藝術,脫離了藝術的文化,也不再完整。


泛娛樂而已


完全沒有理解這兩個概念呀。

藝術是藝術,文化是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需要有一些藝術來體現。每一種藝術,都需要一種或者幾種文化傳播,提煉,昇華,演繹,詮釋,發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是指藝術。世界是一個舞臺,每個民族的藝術,都應該在這個舞臺上演繹和展示。

藝術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表達方式。山水畫是中國文化,風景畫是西方文化。漢字文化圈是毛筆書法,羅馬文字的書法是硬筆書法。

中國各民族的舞蹈,和歐洲舞蹈區別很大。東方舞蹈與拉丁舞蹈區別很大。歐洲舞蹈與拉丁舞蹈也區別很大。非洲舞蹈,完全有人另外的形式。

一切藝術,都展示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的生存方式,待人接物,外交與戰爭的態度,民族血性的表達和宣揚。

文化,必須要用恰當的藝術來表達。

藝術,是文化的直觀形式和交流語言。

人們可以從一個民族的藝術表達中,看到這個民族的生存狀態,生存方式,待人熱情還是冷漠,對待生存的思考以及對待死亡的態度。

所有的藝術,所體現的,都是人類生存的艱難,和對明天美好的期待。

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是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表達和展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藝術表達自己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