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法考改革成两考后,怎么兼顾客观题和主观题?

之前考试叫司考(司法考试),2018年改革成法考(法律职业考试),报名条件等变化文章之前已经说了,这里不再重复,但从考试内容上有如下几个变化,大家要重视:


(一)两考改革

改革成两考,9月考客观题(选择题),10月考主观题(主要是案例分析),但两次都考过了才能领证,虽然过了客观题,但没过主观题,你第二年还可以再考一次主观题,但基于这两年的带班经验,你最好一年把主观题和客观题都考过了,否则第二年单独考主观题很悬,既要多花一倍的时间,又可能错过放水年份(2021年很有可能就不再放水),遇到严格改卷。

怎么兼顾客观题和主观题?

客观题和主观题学习阶段都是一样的知识点例如考正当防卫,龙哥案在客观题会问你构不构成正当防卫,让你选, 主观题会问你为什么构成正当防卫,说明理由。

因此讲知识点的课基本都是一样的,不需要重复听,你只要在客观题阶段记得做两个事:

1.记得定期写写案例,练习每个知识点的分析表述,这样既可以复习主观题,又可以把客观题学的更好,写案例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

2.现在主观题阶段开卷考,可以翻法条,诉讼法很多东西需要靠法条才能写全,所以你在前期客观题就需要熟悉法条,把重点法条读一下,这样既可以复习知识点,又可以加深对法条的印象。


(二)出题模式的改革和模拟题

法考命题模式有很大变化,往年都是高校老师出题,考的比较理论,但现在要求以实践案例命题,增加考试灵活性,案例化趋势,所以越考越活,很多题都需要你对知识点有一定的理解才能作对,不再是简单记忆。

主观题有些直接改编自最高院指导判例,题目就是实践中的案例(但设问和回答有变化),如行政法的案例题,就改编自戴世华诉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消防验收纠纷案。

客观题很多也都是来自于各地法院的公布的一些典型案例,如刑法考的假肢问题就来自安徽法院的一个判决,如下图:

2020法考改革成两考后,怎么兼顾客观题和主观题?

这个和往年出题不一样的点就在于,这是基于一个真实案例改编,不是出题人基于一个知识点自己想的案例,所以和知识点的衔接就不紧密,虽然考的还是那个知识点,但已经不是直接的考察知识点本身,而是上升到运用这个知识点解决实际发生案件的能力,需要充分理解背后的法理,多看案例,做实质的判断,才能作对。

所以2019年大家考完的感受就是:“这个点我学过,但考的好怪,不确定选哪个!考的好活”,【活生生发生的案例来考你,能不活吗?】

如何应对案例化、实践化的趋势?

大家在学懂知识点的基础上,一定要多做题,每一个题其实都是一个一个案例,如果不做题,或者直接拿着死记硬背,是无法应对当下的法考的。

后期一定要

加强做模拟题,法考时代不公布真题和答案,目前的市面上的基本都是回忆版,和真实题目有差距,而法考的考题和司考时代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一些变化。真题的重要性在降低(但前期真题依然很重要),所以以前刷四五遍真题的复习方法不可取,真题2遍后就要加模拟题,尤其一些新增考点,模拟题才能覆盖,后期要多做优质的模拟题!


2020法考改革成两考后,怎么兼顾客观题和主观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