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鑑中國1000年」98:霍光一族的滅亡,劉病已的文治武功

如果單純地從霍氏家主的身份來審視霍光,只能說,這是個可憐的丈夫、可悲的父親、失敗的一家之主。

他活著的時候,霍氏一族上上下下仗著他的權勢驕橫跋扈,僭越逾制,就連他夫人幹出來毒殺皇后這種足以讓他身敗名裂的蠢事,他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幫她擦屁股;可他死了以後,霍氏滿門如同一群無頭蒼蠅一般不知所措,除了驕橫依舊之外,沒有任何餘蔭依仗,被皇帝輕輕鬆鬆地掃出權力中樞。更可悲的是,還傳出他夫人和霍府管家馮子都勾勾搭搭的醜聞。

但在我看也,正因為如此,恰恰說明了霍光在世時絕無圖謀之心,否則,以他的權勢和能力,想要架空皇權、培植力量,扶保族人,最終實現權力在霍氏一門中交接絕非難事。可他活著的時候固然對族人放任縱容,死了之後卻也任由族人自生自滅,除了給自己的兩個孫子爭取了個侯爵之外,根本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他對族人有什麼長遠打算。

或許在他看來,不做打算也是一種安排。畢竟他兒子霍禹會繼承他博陸侯的爵位,他兩個侄孫霍山、霍雲也都封了侯爵,至少一輩子落個富貴綿長是沒問題了。

一門三侯,這個結果對於一般人家可謂是家族巔峰了,可他的夫人霍顯很不滿意這個安排,除了爵位之外,她更希望兒子能夠繼承霍光的權力。

但已經品嚐過如芒在背的滋味的劉病已不可能再允許有第二個霍光出現了。


「通鑑中國1000年」98:霍光一族的滅亡,劉病已的文治武功

在任命魏相為丞相之後,劉病已又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變動:

霍光女婿、度遼將軍、未央衛尉、平陵侯範明友調任光祿勳,同時收回度遼將軍的印綬;

霍光女婿、中郎將、羽林監任勝調出京師,任安定太守;

霍光姐夫、給事中、光祿大夫張塑調出京師,任蜀郡太守;

霍光女婿、中郎將王漢調任武威太守;

霍光女婿、長樂衛尉鄧廣漢調任少府;

霍光孫女婿、散騎、騎都尉、光祿大夫趙平被收回騎都尉的印信綬。

這個人事調動有兩個共同點:第一,所有人都是由內宮調往地方;第二,有兵權的都被收回兵權。

同時,劉病已還任命霍光的兒子霍禹為大司馬,但不頒給印信和綬帶,撤銷他以前統領的屯戍部隊和官屬。也就是說,他是繼承了霍光大司馬的職位,但也僅僅是職位而已,沒有任何權力。

然後,任命張安世為衛將軍,衛央、長樂兩宮衛尉,並將長安十二門的守城部隊和北軍都劃歸他統領。

最後,長安城內胡人和越人騎兵部隊、羽林軍,以及未央、長樂兩宮所屬的部隊將領,都改由劉病已岳父許家和祖母史家兩家子弟擔任。

認輸吧,霍夫人,霍氏已經權勢盡失。

不!霍夫人搖頭,從我毒死許皇后的那一刻開始,霍家就沒有退路了。

那怎麼辦呢?

霍禹、霍山、霍雲給出的答案是先下手為強。

他們的計劃是讓上官太后召丞相魏相、平恩侯許廣漢作陪,然後讓範明友、鄧廣漢將二人斬殺,之後廢掉劉病已,立霍禹為帝。

計劃簡單明瞭。

但就是如此簡單的計劃,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搞的,竟然洩露了。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軍權盡屬掌握在張安世手中,可他們的造反計劃中似乎完全沒考慮這位大將軍、大司馬的位置。

不管怎麼說,到了永別的時候了。當年七月,霍雲、霍山、範明友等人自殺,霍顯、霍禹、鄧廣漢等人被捕,霍禹被腰斬,霍顯及其它霍氏族人皆被當眾處死,受此牽連者達數十家。霍皇后被廢,囚於昭臺宮,十二年後,被遷囚至雲林館,自殺身亡。

自此,霍氏一族對皇權的威脅被徹底清除,劉病已親手清除了附在自己背上的芒刺。

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霍光之於劉病已只是權力上的對手,無論他是否是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單單本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則,他都不會讓劉病已舒服。但這並不意味著劉病已對他實施的治國政策有異議,恰恰相反,他們在施政方針上是非常一致的:都反對儒術“純任德教”那一套,推崇更為務實的“王霸雜道”。

鐵打的朝堂,流水的權貴。送走了霍光一族,現在,劉病已的朝堂中迎來了新的權貴勢力。


「通鑑中國1000年」98:霍光一族的滅亡,劉病已的文治武功

首當其衝的是以大將軍、大司馬、領尚書事的張安世為代表的張氏族人。

張安世是漢武帝時期的酷吏張湯之子,曾在掖廷照顧過劉病已的張賀之弟。在漢武帝時受父蔭出任郎官,後至尚書令、光祿大夫。漢昭帝即位後,因忠厚老實,被霍光看中,被拜為右將軍兼光祿勳,封富平侯。

劉病已即位後,又把他三個兒子張千秋、張延壽、張彭祖都封為侍中。

霍光去世後,為了不讓大將軍一職落入霍禹手中。劉病已應魏相的建議,封張安世為大將軍,封其子張延壽為光祿勳。隨後又加封他為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數月後,取消了他車騎將軍的屯兵之權,改為衛將軍,領兩宮衛尉,城門、北軍的統領權也全部交給了他。可以說,劉病已是將霍光的權力徹底地過渡到了張安世手中。

看起來,大漢帝國的軍政大權似乎是盡歸張安世所有。

但事實上,因為劉病已取消了奏章副本,朝中大小事務他都要親自過問,所以領尚書事已經成了虛名;而他統領的兩宮、城門和北軍的領軍將領,則是由外戚許家和史家兩家子弟擔任,所以如果他真有其它想法,這幾支看起來很要命的軍隊他能調動多少就不好說了。

事實上,張安世的個性和霍光也很相似,都是謹慎小心,思慮周密。他每次與皇帝商議大事,決定後,他總是稱病退出。等聽到皇帝頒佈詔令後,再假裝大吃一驚,派人到丞相府去詢問。所以即使是朝廷大臣,也沒人知道他曾參與此事的決策。

同時,他還為官清廉、寬仁大度。在一定程度上,因為他的存在和支持,極大地降低了因霍光去世給朝政帶來的隱患,使劉病已順利地接過權力的大棒。

然後是丞相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

魏相是舉賢良入仕,初任縣令,後升任河南太守。他在任上整頓吏治,抑治奸邪,深得民心。

當時的丞相田千秋去世以後,其子任洛陽武庫令。但這孩子見魏相執法嚴苛,擔心時間長了自己也會一不小心犯錯受責,乾脆自己辭了官職,回到了長安。

估計這孩子回到長安以後沒有說實話,所以霍光以為魏相是看到田千秋去世了,才故意把人家兒子斥逐回來,於是對魏相極不滿意。

後來有人誣告魏相濫殺無罪之人,雖然說河南郡老百姓紛紛替魏相喊冤,但霍光還是把他交給了廷尉治罪。結果魏相被關入了大獄。

不過他運氣不錯,一年後趕上大赦出獄。雖說出獄了,但官復原職是不可能了,就先去做了一陣子茂陵縣令,後來又遷為揚州刺史。兩年後,被朝廷徵召為諫大夫,後又轉為河南郡太守——兜兜轉轉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

劉病已即位後,急需建立自己的班底。聽說魏相官聲不錯,就召他進入朝廷,擔任大司農,掌管中央財政,後來又遷為御史大夫。之後,趁前任丞相韋賢老病辭官,順理成章地讓其繼任了丞相。

霍光死後,魏相很機敏地通過許廣漢上書,建議劉病已趁機剝奪霍氏兵權,使得劉病已能夠及時動手,避免了因猶豫不決,遷延日久,導致尾大不掉的可能。

丙吉在漢昭帝即位後,任大將軍長史,深得霍光器重,後調任光祿大夫、給事中。劉病已即位後,賜爵關內侯。魏相升任丞相後,他由太子太傅調任御史大夫之職。

必須要說明的是:丙吉的職位是靠他自己的能力賺來的。因為霍氏被誅之後,劉病已在極其偶然的情況下,才知道了丙吉對自己的再生之恩——這麼多年來,丙吉對過往之事絕口不提。而劉病已在詔獄的時候年紀太小,還不記事。以至於丙吉之功多年來竟然無人知曉。

朝堂上,張安世忠厚老實,魏相剛正不阿,丙吉寬仁大度,加上魏相與丙吉私交甚篤,三人同朝可謂是合作無間、相得益彰,在他們的治理下,朝堂清平,政令通達。

在地方上,有張敞任京兆尹,蕭望之任左馮翊,朱邑任北海太守,龔遂任渤海太守……,在諸多能臣幹吏的治理下,一時間地方靖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

去羅列劉病已的政績是沒有意義的,總體而言,在為政方面,他親躬朝政、賞罰嚴明、整飭吏治、任用賢良、廢除苛法、為政簡寬、懲治貪腐、抑制兼併、輕徭薄賦……


「通鑑中國1000年」98:霍光一族的滅亡,劉病已的文治武功

大漢帝國再一次進入了強盛之世。

那麼,是時候介紹我們的兩位將軍了:都護鄭吉和營平侯、蒲類將軍趙充國。

他們將使大漢帝國徹底降服匈奴、平定西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