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之人需要避開它,嗜睡之人需要常用它,你瞭解嗎

一片茶葉,樸樸實實,盡採山川風露之精華,率先綻放鮮嫩之新葉,即使讓人採摘殆盡,也無怨無悔。一座茶園,密密匝匝,樹與樹、枝與枝、葉與葉互幫互襯,從不你爭我奪,宛若一堵綠色城牆,又像一支整齊的隊伍。正因為茶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人們在享受茶的無窮意蘊時,有誰牽掛過茶樹呢?

失眠之人需要避開它,嗜睡之人需要常用它,你瞭解嗎

《莊子》裡邊講,“相忘以生”、“忘適之適”。茶悠然自處、恬然自適,答案就在“忘”字。脫離了名韁利鎖,活出了率性真實,故能圓融自在。常言“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事是市井瓦肆、尋常巷陌、鄉間村野的百姓生活,素來不離人間煙火,俗得不能再俗,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粗茶淡飯,“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這既是儉之所在,也是人之常情。

在開門要辦的七大俗事中,茶儘管排在最末,實際上又佔據首要的位置。除了老話講的“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茶其實是口腹之慾滿足後的更高層次需求。一碗茶不僅折射俗世生活,而且映照精神世界,承載文化景觀。相傳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所以,古人把茶稱作“嘉木”、“瑞草”、“仙茗”,是要“貢五侯宅,奉帝王家”的。過去民間進貢茶,“時新獻入,一世榮華”。

失眠之人需要避開它,嗜睡之人需要常用它,你瞭解嗎

茶有提神醒腦之功效,唐代白居易詩云:“破睡見茶功。”宋代蘇東坡也有詩讚茶有解除睡意之功:“建茶三十片,不審味如何,奉贈包居士,僧房戰睡魔。”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說:“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稱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胡嶠在飲茶詩中讚道:“破睡須封不夜。”因此,有“不夜侯”之稱。因此,飲茶之人對於所處之環境、情勢總有著清醒的認識,不管所認識到的讓人痛苦還是使人開心。

飲酒之人則總喜歡把自己的愁煩發洩在酒中,“今朝有酒今朝醉”、“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把酒當作逃離現實、躲避憂愁的工具。茶也有“忘憂君”的稱謂,但茶的忘憂在於讓人心境平和、寧靜,以達到心靈的曠怡與舒暢。茶中所蘊含的這份清醒與理性又與儒家思想不謀而合。因此,以茶代酒,更達觀,更清醒地看待世界,滌去心中的昏寐,面對朗爽的天地是歷代茶人最大的追求。這也恰是儒家茶道與道家茶道和佛教禪宗茶道的區別之所在。

失眠之人需要避開它,嗜睡之人需要常用它,你瞭解嗎

茶的出身其實是蠻高貴的。在文士眼裡,“琴棋書畫詩酒茶”七大寶,茶是貫通其他六藝的,古詩詞中常見有“聽琴煮茗送殘春”、“茶煙一榻擁書眠”、“詩清只為飲茶多”、“舌底朝朝茶味,眼前處處詩題”、“堂空響棋子,盞小聚茶香”等等之類的吟詠。不僅如此,茶還是狀物感懷、抒發胸中塊壘的仰賴之物。 以上就是小編的相關介紹,關注小編,大家可以瞭解更多茶文化知識,歡迎前來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