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之人需要避开它,嗜睡之人需要常用它,你了解吗

一片茶叶,朴朴实实,尽采山川风露之精华,率先绽放鲜嫩之新叶,即使让人采摘殆尽,也无怨无悔。一座茶园,密密匝匝,树与树、枝与枝、叶与叶互帮互衬,从不你争我夺,宛若一堵绿色城墙,又像一支整齐的队伍。正因为茶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人们在享受茶的无穷意蕴时,有谁牵挂过茶树呢?

失眠之人需要避开它,嗜睡之人需要常用它,你了解吗

《庄子》里边讲,“相忘以生”、“忘适之适”。茶悠然自处、恬然自适,答案就在“忘”字。脱离了名缰利锁,活出了率性真实,故能圆融自在。常言“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事是市井瓦肆、寻常巷陌、乡间村野的百姓生活,素来不离人间烟火,俗得不能再俗,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粗茶淡饭,“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既是俭之所在,也是人之常情。

在开门要办的七大俗事中,茶尽管排在最末,实际上又占据首要的位置。除了老话讲的“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茶其实是口腹之欲满足后的更高层次需求。一碗茶不仅折射俗世生活,而且映照精神世界,承载文化景观。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所以,古人把茶称作“嘉木”、“瑞草”、“仙茗”,是要“贡五侯宅,奉帝王家”的。过去民间进贡茶,“时新献入,一世荣华”。

失眠之人需要避开它,嗜睡之人需要常用它,你了解吗

茶有提神醒脑之功效,唐代白居易诗云:“破睡见茶功。”宋代苏东坡也有诗赞茶有解除睡意之功:“建茶三十片,不审味如何,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称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赞道:“破睡须封不夜。”因此,有“不夜侯”之称。因此,饮茶之人对于所处之环境、情势总有着清醒的认识,不管所认识到的让人痛苦还是使人开心。

饮酒之人则总喜欢把自己的愁烦发泄在酒中,“今朝有酒今朝醉”、“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把酒当作逃离现实、躲避忧愁的工具。茶也有“忘忧君”的称谓,但茶的忘忧在于让人心境平和、宁静,以达到心灵的旷怡与舒畅。茶中所蕴含的这份清醒与理性又与儒家思想不谋而合。因此,以茶代酒,更达观,更清醒地看待世界,涤去心中的昏寐,面对朗爽的天地是历代茶人最大的追求。这也恰是儒家茶道与道家茶道和佛教禅宗茶道的区别之所在。

失眠之人需要避开它,嗜睡之人需要常用它,你了解吗

茶的出身其实是蛮高贵的。在文士眼里,“琴棋书画诗酒茶”七大宝,茶是贯通其他六艺的,古诗词中常见有“听琴煮茗送残春”、“茶烟一榻拥书眠”、“诗清只为饮茶多”、“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堂空响棋子,盏小聚茶香”等等之类的吟咏。不仅如此,茶还是状物感怀、抒发胸中块垒的仰赖之物。 以上就是小编的相关介绍,关注小编,大家可以了解更多茶文化知识,欢迎前来收藏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