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狂!冒牌飼料賣到正品門前,添加劑超標嚴重,更有人高調叫賣“瘦肉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打假日,每年這個時候,各行各業的假貨與造假行為都會被大起底,揭露於陽光之下。作為傳統的飼料行業,不僅擔負畜禽養殖健康,更關乎人們舌尖上的安全,保障飼料安全可謂關係重大,今年的315又有哪些事件值得關注呢?



關注一:“瘦肉精”重出江湖

瘦肉精在消費者群體中絕對是一個敏感詞,更是飼料業的一根“高壓線”。在我國,“瘦肉精”通常作為一個統稱,主要指能夠促進動物瘦肉生長、抑制脂肪生長的物質。其中“鹽酸克倫特羅”便是其代表產品,若人類食用含有鹽酸克倫特羅的豬肉很有可能出現中毒。因此,我國早在2002年9月10起,就規定在中國境內禁止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鹽酸克倫特羅。

猖狂!冒牌飼料賣到正品門前,添加劑超標嚴重,更有人高調叫賣“瘦肉精”

而在近日,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發現,在Chemicalbook化工產品網站,一些廠家在該平臺竟高調叫賣“鹽酸克倫特羅”,直接宣傳其“瘦肉精”功效,不禁讓人懷疑。


據瞭解,“鹽酸克倫特羅”可作為治療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呼吸系統疾病所致的支氣管痙攣的用藥。若出於這個原因在網上售賣也無可厚非,記者也向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馮定遠請教,他告訴記者,“人用藥物是合法的,至於人的管理就不知道了,不過賣給養殖戶就違法。”在隨後記者的深入調查中,真相卻更多指向後者。

記者在該網站輸入“鹽酸克倫特羅”關鍵字後,隨即彈出七八條供應信息。這些廠家分佈在河北、山東、四川、上海等地,都是從事醫藥原料的公司,且都通過該網站認證。

記者發現,河北賽銘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於2020年2月14日在該網站發佈了供應“鹽酸克倫特羅”的信息。在其產品描述中,直接宣傳“瘦肉精”的功效,稱其“進入牲畜體內後能夠改變養分的代謝途徑,加速脂肪的轉化和分解,提高牲畜的瘦肉率。”也正是這段產品描述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為了弄清真相,2020年3月13日,記者以生豬養殖戶的身份撥通了網站上該公司業務員李某的電話。在電話交流中,聽到記者要買“鹽酸克倫特羅。”業務員表現出極強的推銷能力,沒有對記者真實身份產生多大質疑,並且坦率道:“這個我們賣給養牛的多一點,豬的也有。”

記者故意問到:“現在政策放開了嗎,你們敢賣這種東西?”李某回應:“我們也是偷偷在做。”李某還給記者普及了這個藥的作用。“這個鹽酸克倫特羅是用於治療哮喘的原料,不過獸用效果也非常好,尤其給東北的養牛戶我們賣的很多。”此話一出,讓記者大為詫異。

李某還讓記者買回去試試效果,不過價格有點貴,一公斤就要賣到4200元,李某解釋稱主要是他賣的純原料,純度高達95%。在交談中李某還透露,他們還有專門的物流運送,並表示不會被查到。不過,當記者提出能否開具發票要求時,李某直接稱這個開不了。最後記者以價格太貴為由婉拒掛斷電話。

隨後,記者又撥打了該網站另一家供應“鹽酸克倫特羅”的山東泰東迪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業務員張某的電話,不過最後在微信交流了一番。張某告訴記者,他賣的粉劑原料純度高達99%,價格是3800元/Kg,由於廠家直銷所以價格便宜。與張某情況一致的是,買這個藥同樣開不了票,張某還建議出欄前半個月停用就沒事。

猖狂!冒牌飼料賣到正品門前,添加劑超標嚴重,更有人高調叫賣“瘦肉精”

業務員張某給記者微信發來的“鹽酸克倫特羅”產品照片

不過,當記者撥通四川一家公司電話後,對方表示不給養殖戶賣,看來行業也不乏有堅守法規與道德的企業。此外記者又撥打了其他幾家有售鹽酸克倫特羅產品的廠家電話瞭解,但並未撥通。

通過這些電話不同的反饋,不禁讓人深思:“先不論其產品真假,上述業務員如此大膽推銷瘦肉精,這究竟是個人謀私還是廠家行為?這些廠家是否知情?”帶著這些問題,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又先後撥打了河北賽銘醫藥科技與山東泰東迪安醫藥科技的公司電話求證,但截至發稿未撥通電話。

據悉,關於瘦肉精的犯罪案件在過去並不鮮見,其處罰力度也非常之大。據宜春政法消息,2019年4月,江西省高安市陳某某養殖的兩頭活牛檢出“鹽酸克倫特羅”,最後高安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陳某某提起公訴,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


關注二:仿冒造假企業猖獗

在飼料行業,競爭日益加劇的環境讓不少企業犯難,有些就走上了仿冒造假的彎路,其行為非常猖獗。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整理發現,在這些仿冒造假事件中,造假企業的手法多簡單粗暴,從品牌名稱到飼料袋包裝全部照搬,從而迷惑消費者的眼睛,而這些正規企業可以說被造假者追著跑,企業生產什麼造假者就仿製什麼,這類事件中北京佰役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遭遇可謂最有代表性。

據尚法新聞報道,該公司生產的“佰役安”飼料添加劑系列產品,接二連三遭遇高仿甚至商標假冒,有的作假者還把銷售點開在他的銷售部隔壁,標榜是“二分廠產品”;在打出低價同時,吹噓為“價廉物美的升級版”。事件從2018年6月一直延續至今,仿冒產品遍佈河南、山東及安徽等地,據報道,目前該公司還在艱難維權中。

猖狂!冒牌飼料賣到正品門前,添加劑超標嚴重,更有人高調叫賣“瘦肉精”

此外,據山東電視臺《問政山東》欄目報道,山東博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18年10月被發現生產假冒偽劣飼料後,到2019年6月份繼續冒用其他廠家的飼料生產許可證號開展生產。值得一提的是,這起事件也是當地動監所先後舉報兩次,才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

廣東某知名飼料企業也一直遭受品牌侵權的困擾,給企業聲譽及客戶造成不小影響。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一些農戶買了假冒公司品牌的飼料後,跑到公司官方微信留言反映情況,但他們能做的,也只是提醒這些養殖戶注意識別真假。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只能逐個去打官司,但維權成本又很高,不過他們還是要嚴厲打擊這種行為,走法律程序,堅決維權。


關注三:飼料中銅鋅鉻超標嚴重

2月28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官網發佈了《關於2019年廣東省飼料質量安全監督抽檢結果的通報》。通報指出,在抽檢的181批次產品中,有10批次產品強制性指標不合格。其中,黃麴黴毒素B1超標產品2批次,銅、鋅超標產品6批次,添加禁用藥物乙酰甲喹產品2批次。

猖狂!冒牌飼料賣到正品門前,添加劑超標嚴重,更有人高調叫賣“瘦肉精”

再從通報的10批次產品強制性指標不合格名單中看,豬料問題更加突出,佔比80%,問題主要體現在銅鋅超標和添加禁用藥物乙酰甲喹,相關產品主要是配合飼料和保育料。鋅的超標問題尤其突出,通報的8家豬料企業有5家企業是鋅超標問題。

無獨有偶,近期山東省畜牧獸醫局也發佈了關於2019年度省級飼料質量安全監督抽檢結果。通報同樣指出添加劑問題嚴峻。其中高銅、高鋅飼料所佔比例超過不合格產品一半以上。在全部51批次不合格飼料產品中,18批次鋅添加量超標、9批次銅含量超標、8批次鉻含量超標。


值得注意的是,飼料中鋅、銅超標的情況屢見不鮮,幾乎每年都在通報。對此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諮詢了湖南農業大學劉自逵教授。

劉自逵告訴記者,針對銅鋅超標,飼料廠也是出於三方面考慮的結果。第一,銅促生長,添加後外觀皮毛會變好看,尤其現在豬價上來了,都希望豬長得快所以加劇了這種情況;第二、出於替抗的壓力,飼料廠特地想到的解決方案。銅的殺菌能力非常強,經過飼料廠調整銅鋅含量,替抗的壓力就會降低。第三,目前整個飼料行業競爭加劇產能過剩,飼料廠的生存壓力大,所以飼料廠一定要體現產品效果提升競爭力,這也是為了生存沒辦法的選擇。

針對此,山東省畜牧局表示,這表明相關飼料企業對飼料衛生標準和添加劑使用限量的規定落實還不夠,重金屬汙染情況不容忽視,有關企業下一步應嚴格依法修訂飼料配方、企業標準和飼料標籤,加強原料採購評估,加大飼料成品質量檢測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