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 逾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

<table> 大鹏新区 逾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

3月12日上午,在施工车辆的鸣笛声中,大鹏新区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table><table> 大鹏新区 逾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

葵涌办事处辖区斯比泰企业员工赶制医疗产品。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table>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自疫情发生以来,大鹏新区一方面扎实推进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方面在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同时推出惠企、暖企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目前,大鹏新区的复工复产工作正持续推进中。统计显示,截至3月15日,新区有506家企业在运营生产,企业目前复工人数36430人,占企业原有员工总数的84.91%,其中已复工复产企业439家,复工人数33327人;春节期间一直未停工企业67家,值守人数3103人。

●凤飞伟

前二十强企业全部复工

位于大鹏新区葵涌雷公山工业园的高峰创建家私(深圳)有限公司的车缝车间,每位员工进厂区前、进企业前和到达车间岗位后都要测量体温,在打卡点、洗手间等公共区域均配备了充足的洗手液和消毒酒精。据悉,大鹏新区科创经服局成立了“一对一”上门服务小组,指导解决企业厂区防控、员工甄别、隔离设置等具体工作,确保达到防疫要求。

这是大鹏新区企业复工复产的缩影。为了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大鹏新区在认真贯彻落实深圳市支持企业16条措施基础上,叠加支持,制定一批有针对性、可操作、可持续的措施——2月8日,大鹏新区出台《深圳市大鹏新区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应急扶持措施》(下称《措施》),出台“惠企九条”,涉及免租、金融支持等九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给予租金减免支持、生产经营支持、贷款贴息支持、攻关项目支持、服务支持、叠加配套支持等。

记者注意到,这些举措针对性较强。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产业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找准新区民营企业当前最突出的“痛点”,在广泛听取了企业和相关单位意见基础上,形成了新区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应急扶持措施,制定了申报受理操作指南。

例如复工复产初期,企业最突出的困难在于租金压力大。大鹏新区直击“痛点”,推出了“免除承租区属国企物业的民营中小企业2月、3月的物业租金”“为承租新区股份合作公司的承租人减免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2、3月份的物业租金”等政策,对于落户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国际生物谷·海洋生物产业园等重点发展片区的民营中小企业是重大利好,可谓诚意满满。

2月29日,为进一步推进复工复产,有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大鹏新区在2月8日出台“惠企九条”之后,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和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推出七条“惠企”举措,涉及复工复产奖励、加快扶持资金支出、复产复工人员交通补贴等七个方面。

除了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大鹏新区还着眼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成立了新区领导挂点督导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后续疫情防控、用工支持、法律服务和纾困扶持等5大专班,着力打通用工、用法、用钱、防疫等“四难”操作链,做到“家底清、节奏稳、监管严、帮扶实”。

截至3月12日,新区领导分别对挂点的企业现场走访督导近百家,收集企业复工复产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并现场协调推动问题解决和及时分类转交各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落实,同时组织向企业赠送口罩、消毒水、洗手液等用品,保障部分企业能顺利复工复产。

目前,大鹏新区的复工复产工作正加快推进。统计显示,截至3月16日,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61家,56家已全面复工,复工人员总数17693人,总人数20979人,返岗人员占比84.3%;新区前二十强企业已全部复工。

新区相关部门人士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企业服务的工作统筹和提高服务水平。

3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3月12日上午,在施工车辆的鸣笛声中,大鹏新区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坝光举行。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共30个,总投资约112.3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1亿元,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

记者发现,这些项目当中不少颇受外界关注:如产业发展类项目中的大鹏下沙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央公园;基础设施类项目中的安居白鹭湾府、国际生物谷坝光居住区文化中心及综合体育中心等项目;以及大鹏第二工业区A区、鹏城社区第二工业区、葵涌高源谭屋围片区等3个城市更新单元项目等。

“30个新开工项目将有力推动新区改善社会民生、提升城市功能、促进转型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大鹏新区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大鹏新区正处于换挡加速、攻坚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的关键时刻,新区2019年57个重大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3亿元,取得历史性突破。2020年,新区再接再厉,年度安排重大项目125个,总投资1949.1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第一季度集中启动的30个重大项目,将吹响新区疫情防控和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的号角。”

重点项目开工,已有的建设项目工地上也早已开始恢复往日的繁忙。截至3月14日,新区需要在春节后复工的126个项目累计复工122个,复工率为96.8%;其中47个重大项目中已复工46个,复工率为98%。目前,大鹏新区已出现一批如大鹏中心区08-13地块人才住房项目、安居东湾半岛、金沙湾建设片区等一系列良好示范样板工地,正在带动新区各个工地全面复工复产。

项目建设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两全”?大鹏新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第一时间编制形成《大鹏新区建设工程复工复产防疫工作指引》《新区建筑业企业复工复产防疫工作指引》等行业复工指引,将监管力量下沉到一线,实行网格化指导检查,实现项目复工和现场检查同步,要求各工程项目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通过“实名制”平台远程关注、扫描二维码登记个人健康和轨迹信息等方式,建立项目“日查日报”机制,对项目所有进场人员进行100%精准排查,全面协调新区市管工程、龙岗区管工程、水务及交通工程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复工复产,实现“服务三到位”(领导服务到位、小组服务到位、个人服务到位),严格把控人员健康信息。

同时,大鹏新区以“资金补贴+核酸检测+纳入红榜”,以制度优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包括出台《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新区建设工程复工复产资金补贴的实施方案》《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进一步激励建设工程复工的有关通知》等激励政策,对能在3月20日前复工的项目给予每人最高1000元的资金补贴。

此外,大鹏新区还推动“一对一帮扶+引导工人返岗+全链条复工”,全力帮扶产业各环节协同复工;取消复工备案+简化审批程序,加快新开工项目优先上马;样板先行+以点带面,探索建立工地防疫复工齐抓“大鹏样板”等。

实名预约制等措施推动景点有序开放

日前,在较场尾停车场入口,不少游客正在排队,工作人员对车辆实行逐一放行,每辆车的所有乘客必须出示预约信息,并且体温检测合格才能进入,已经预订民宿的游客,必须出示订单或经过民宿老板确认后才能进入,没有预约的游客则不能入内。

大鹏新区是深圳重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被称作“深圳人的后花园”,大鹏新区的旅游业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重启”?

为保证新区文化旅游业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大鹏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根据大鹏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于2月24日发布了《大鹏新区旅游景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并于2月26日与新区科创经服局联合发布了《大鹏新区住宿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该局自主研发了全市首个文旅产业恢复营业信息自查平台,住宿业经营者可一键式简便高效完成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准备自查及填报。

据介绍,经营者可通过该平台,填报信息,完成人员情况和防疫物资储备情况自查,实现“零接触”上报,而行业主管部门也可实时掌握到辖区企业疫情防控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复工复产准备情况等信息,了解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形成辖区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摸排表,对下一步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重点工作的部署提供参考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还通过强制要求经营者阅读“明确疫情防控内部责任机制”等八条内容,强化经营者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复工复产的安全意识,提升科学防疫健康素养,使辖区酒店、民宿以最好状态迎接游客的到来。

同时,大鹏新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还通过实名预约制和分时入园等限流措施管理,推动新区各旅游景点有序开放,引导游客有序安全出行,努力实现疫情防控、景区发展、群众可游的多目标优化。

据了解,新区下辖“1+6”个旅游景区中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大鹏所城、较场尾)与杨梅坑已经开放,每个景区接待的住宿游客和非住宿游客都有一定的限额,市民出发前往住宿前也需要提前预约,新区推出了可一键实现实名预约出游的预约平台。

各开放景区也已做好相关防疫准备,在入口处将设立游客体温检测点,实行“一日一进一测一登记”制度。防疫期间每个人进入景区等公共场所需佩戴口罩参观游览,人与人间距应达1.5米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