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密切接觸者觀察點,她給獨自隔離12歲女孩過生日

口述人:吳婷,32歲,江漢區房管局保障中心職員,疫情期間是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心理諮詢組成員

記錄人: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嚴珏 通訊員吳韋

我要關注每個隔離者的情緒

2月初,我接到領導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去密切接觸者觀察點工作,我很堅決地同意了。2月9日我正式到隔離點工作。


武漢密切接觸者觀察點,她給獨自隔離12歲女孩過生日

吳婷在工作點 通訊員吳韋 供圖

每天早上7點我一起床,就會給“密接者”微信群發信息:早上好,充滿希望的一天開始了。我要讓大家感受到每天都會被關注,每天都有新希望!

我主要是負責心理諮詢工作,同時還擔負監督提醒職能,囑咐每一位隔離者規範作息時間,按時服用免疫藥品以及配合每天兩次的檢測。領導交給我的任務是“每時每刻密切關注隔離人員的情緒和需求!”

這些隔離人員真的很不容易,特別是早期的一批人員。身為密切接觸者,疫情變化造成的焦慮、親人離去或者生死不明的恐懼,以及自身健康安全的不確定性,在災難面前,每一個細微的點,都足夠壓垮他們。

我密切關注著群裡的各種消息,他們在群裡的每一句發言我都看,一發現有不對勁,就會主動跟他們聊天,我能解決固然好,如果我做不到,就會把問題反饋給心理輔導的專業老師,讓他們跟進。

其實我更關注的是不在群裡發言的隔離者,我會跟查房醫生交流這些不發言人員當天的狀況,拜託他們查房時多留意一下隔離人員的情緒。“今天的飯菜合胃口嗎?”“今天的身體感受怎麼樣?”我也會打電話詢問他們有沒有什麼生活方面的需求,以此來讓他們感覺到被關注,慢慢打開他們的心扉。

她終於安心在隔離點學習了

我們隔離點有個12歲的小女孩,因為家人確診,她被一個人隔離,剛開始她很害怕,幾乎不說話。群裡也不發聲,問她有什麼需求也說沒有。我單獨加了她的微信,主動找她聊天,剛開始我就問問她的日常生活,吃得習不習慣,睡得好不好,差不差什麼東西之類,她回答得都很簡短。後來我瞭解到她今年小升初,正是學習的關鍵期時,就問她需不需要什麼輔導書,大概是感受到我特別留意她,不僅關心她生活還關心她學習,她的心扉敞開了些。

但真正讓她敞開心扉的,是我們給她過生日。我在錄個人信息時,發現她的生日快到了。徵得領導同意後,我決定進她的房間給她過生日。按規定,我們平時是不進隔離人員的居住區域跟他們面對面交流的,如果要進去得穿全套防護服。領導問我害不害怕,其實我心中還是有些害怕的,但我覺得我不能退縮,如果我都害怕,怎麼能取得孩子的信任,怎麼能讓她不害怕呢?

武漢密切接觸者觀察點,她給獨自隔離12歲女孩過生日

給隔離女孩戴上生日帽 通訊員吳韋 供圖

我們早早開始籌劃,在網上訂了生日蛋糕,當天穿著防護服,給她送去生日蛋糕,為她唱生日歌,看著她許願,為她送上生日祝福。雖然她看不清我們的臉,但我們的真心她感受到了,她不再害怕了,開始信任我們,依賴我們。

現在她心情放鬆了,也能安心在隔離點生活學習了,每天都在房間上網課,認真學習。聽說她的成績非常好,我真替她高興。

我後悔沒有問他的名字

在隔離點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我也收穫了很多感動。我們隔離點常常會收到各種禮物,都是已經離開的隔離人員寄來的。有奶茶、熱乾麵,還有潛江小龍蝦……我們一次次在群裡說不要再寄東西了,但還是會收到,他們說:“你們工作真的很辛苦!這是一點小小的心意!”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我連名字都忘記問的,來搶修下水道的師傅。那天,我們隔離點一個房間的馬桶堵了,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找不到能來疏通的師傅,後來通過我們局的物業科,終於找來了一位師傅。

他看上去四五十歲,聽口音不是武漢本地人,皮膚很黑,個子也不高。他到房間檢查過後,說“這得拆馬桶”,於是他一個人很辛苦地拆了馬桶,結果還是疏通不了,“估計是下水道堵了。”他又去樓下檢查下水道,當時已經是晚上6點多,天都黑了。

其實他在房間弄不好,完全可以拒絕繼續幹,但他沒有。他到下水道後,幾乎半個身子都泡在了汙水裡,我相信他應該也知道這是很危險的,畢竟隔離點住的都是有可能被感染的“密接者”,汙水也是有被感染的可能的,但他沒有抱怨一句。處理了半個多小時終於疏通了。我當時看他泡在汙水裡,眼淚都流出來了!

整個過程他都沒有提錢的事,其實當時他要再多錢,我們也會給。完事後,我們提議他去房間洗個澡,他也拒絕了。我很後悔當時我連他的名字都沒有問,天太黑,照片也沒有拍一個。

這次疫情,我真的感觸蠻大。無論是隔離人員還是我身邊的同事,或是各種突發狀況遇到的陌生人,大家都在不知不覺中感動著我。

武漢密切接觸者觀察點,她給獨自隔離12歲女孩過生日

隔離人員寫的感謝信 通訊員吳韋 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