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欠債未還必須強制查封嗎?疫情期間,法官巧用“活封”化解雙方矛盾

封面新聞記者 李智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如果欠債不還,當事人可向法院起訴,並要求強制執行。最近,四川眉山一大型商場欠下1.8億債務,債主起訴上法院要求強制執行。

3月16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發佈了這樣一起典型案例,法院法官靈活處理,巧用“活封”的形式,及時對涉案房地產進行了查封,但並不是一味採取強制措施。

按照最高法院要求,法院選擇採用對企業生產影響最小的執行措施,在對不動產和機械設備進行查封的時候,儘量做到物盡其用;在固定財產保障申請人權益的情況下,確保不影響商場的正常經營。

3月13日,眉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蔣毅法官,來到眉山中心城區某商業廣場,查看自己辦理的一起執行案件情況。

企业欠债未还必须强制查封吗?疫情期间,法官巧用“活封”化解双方矛盾

法官在涉案商場瞭解經營情況。

他看到,該商業廣場已經逐漸恢復了活力,雖然仍處於疫情期間,但超市、商場里人氣逐漸興旺,大家帶著口罩採購東西。

企业欠债未还必须强制查封吗?疫情期间,法官巧用“活封”化解双方矛盾

法官在涉案商場瞭解經營情況。

而商場負責人再三感謝,法院的執行講政策,講方法,給了企業一個重新整裝出發的機會,企業一定快妥善處理好債務等遺留問題。

原來,該商場所屬的公司涉及一起案件,目前仍拖欠北京一公司建設工程款項1.8億元,該公司一直要求法院強制執行。

但是,由於該商業廣場位於眉山黃金地段,是眉山的地標建築,內有商家400多戶,員工2000多人,還有大量的還遷戶問題未解決。

如果處理不當,員工大量失業,商家停業的現象就會馬上發生,企業也會就此掉入深淵。一方面,商場公司負責人非常著急,多次向法院反映公司面臨的實際困難,希望能暫緩執行;但另一方面,北京公司也向法院多次反映,希望加快執行進度。

如何在保障申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又幫助被執行企業恢復正常經營,推動經濟發展,確保穩定?這一難題擺在了蔣毅面前。

經過深思熟慮和向領導報告同意批准後,他採取了“活封”的方式。

也就是說,針對申請人的訴求,蔣毅及時對涉案房地產進行了查封,但並不是一味採取強制措施。

按照最高法院要求,在依法保障申請執行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選擇採用對企業生產影響最小的執行措施,在對不動產和機械設備進行查封的時候,儘量做到物盡其用。

“活封”的操作方式,能在固定財產保障申請人權益的情況下,確保不影響商場的正常經營。

在取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法院制定了關於下一步處置資產償還債務的執行方案,將在疫情結束經濟恢復運行後全面實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