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區:巧用“人民調解”創新社會治理

長城網訊(徐清銘)人民調解是一種應用最廣泛、最普及、最便捷的解決問題方式,通過及時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具體訴求,調解糾紛、解決民憂、保護民利、贏得民心。

日前,在鹿泉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調解員調解了一起某學校校園傷害賠償案。

據瞭解,在這起校園傷害案中,學生家長和學校多次協商無果,並數次到區教育局“討要公道”。該區自成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後,經中心調解員多次走訪、調解,達成最終協議。

2019年初,鹿泉區創新開展人民調解工作,提出了籌建區大調解中心的設想,後大調解中心在群策群力、多方集智後更名為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包涵行業專業性糾紛協調、訴調對接協調、行政協調、疑難糾紛協調四塊內容。逐步打造了八個調解室(視頻調解室、母嬰調解室、個人隱私調解室、便民調解室、金牌調解室、心理疏導調解室、聽證大廳、模擬法庭),首創了網上調解,實現了與區法院、區信訪局、各鄉鎮(區)、行業調委會、村(社區)視頻連接;建立“人民調解——信訪”聽證制度應對鬧訪、纏訪等疑難雜症,切實化解了矛盾糾紛,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為了更好應對鬧訪、纏訪等疑難雜症,首創“人民調解——信訪”聽證制度,讓信訪案件在“陽光下”調解,避免信訪人提出不合理訴求。聽證各方在金牌調解員主持下各抒己見,真理被越辯越明,是非曲直也一目瞭然。同時引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幫大哥等第三方社會力量,以利信訪案件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實現息訴罷訪。

充分利用“訴調對接”渠道,建立起“宜調後訴、調訴結合、司法確調”的訴調新格局,在減少法院業務量、保證調解效力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維護社會“體溫”,護航經濟社會更順暢發展;完善對接“信訪超市”信訪案件的任務機制,“以法為基、以德為先、‘俗約’為輔”,最大限度在一地一次性及時滿足群眾合理合法的各種訴求,達到最終息訴罷訪的目的。

2019年,該區信訪穩定“百日會戰”攻堅行動期間,該中心共定紛止爭案件26起(包括信訪案件),其中達成協議13起,司法確認了4起,建議走法律程序1起,極大減少了省、市信訪案件的發生,有效減輕了區信訪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