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多个日夜、巡线数十万公里,这个夫妻哨所陪伴了他们的青春见证了爱

在火箭军“东风第一旅”,有一个被称作“一线天”的通信哨所,这里距最近的县城步行需6小时,冬季山坳里太阳光照不足两小时。“抬头天一线,低头乱石路,举目望百里,出门山拦住”,正是哨所环境的真实写照。就在这座偏僻寂寞、罕有人至的哨所,老兵赵平普带着妻子似一条极富生命力的“根”,深深扎在茫茫大山之中。

1982年,赵平普从军入伍,他立志要在部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而命运喜欢捉弄人,赵平普的军旅生涯始终与“平淡无奇”四个字紧紧绑在一起,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平凡”而又“普通”。

砺剑春秋 | 9000多个日夜、巡线数十万公里,这个夫妻哨所陪伴了他们的青春见证了爱

1985年3月部队移防,设在深山的通信阵地和20多公里长的国防通信线路成为一大难题:有谁愿意留下来守护呢?一阵沉默后,通信班长赵平普果断站出来说:“组织需要,我留下!”就这样,沉甸甸的7个字换来他历时7年的独自坚守。7年内与他朝夕相伴的,只有一辆自行车和他在哨所旁种下的7棵竹子。

1992年初,部队根据任务需要,决定成立“夫妻哨所”。赵平普一封“加急”家书,把已在老家县城当了10年小学教师的爱人王松华请过来“随军”,孤寂的哨所迎来了它的“女主人”。打这以后,一天一趟的通信线路维护和巡查,不再是赵平普独往独来形单影只,而是他和妻子两人连袂携手相互帮衬的身影。

砺剑春秋 | 9000多个日夜、巡线数十万公里,这个夫妻哨所陪伴了他们的青春见证了爱

赵平普原以为,这种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可以写满他的整个军旅生涯。然而好景不长,1993年2月底,怀孕8个月的妻子突然晕倒。当时山里正下鹅毛大雪,赵平普心急如焚,借来一辆三轮车,顶着漫天风雪在崎岖山路奔走5个多小时,终于将妻子送进医院。经医生全力抢救,妻子的命保住了,但早产的男婴却不幸夭折。更让赵平普无法接受的残酷是,妻子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据老战友回忆,赵平普曾对着哨所的墙根狠踹几脚,流着泪高吼:“你真是狠心,为什么要夺走我做父亲的权力!”

但是,夫妻俩并没有被生活的不幸击倒,反而像赵平普种下的劲竹一样,愈遭霜雪打压愈坚强挺拔,愈是土地贫瘠愈枝繁叶茂。教学经验丰富的王松华看到山村学前教育跟不上,便自购教材教具和桌椅板凳办起学前班,免费收下120多名贫困人家的孩子。赵平普也没闲着,他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捐献出来,带领村民从山下到山上,铺出一条6公里多长的道路。哨所年年被评为“红旗哨所”,赵平普荣立一等功,被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

砺剑春秋 | 9000多个日夜、巡线数十万公里,这个夫妻哨所陪伴了他们的青春见证了爱

赵平普夫妇一直坚持到2010年。在部队党委首长关心下,他们终于离开夫妻哨所,走出了大山。回首相望,泪流满面。“9000多个日日夜夜,查线行程数十万公里,经历过18次大雪封山,遇到22次暴风雨袭击,躲过6次山体滑坡险情”。在车上,夫妻俩如数家珍般回忆着哨所里的点点滴滴。

砺剑春秋 | 9000多个日夜、巡线数十万公里,这个夫妻哨所陪伴了他们的青春见证了爱

2013年深秋,部队专门为赵平普举办退休仪式,当年轻战士向这对夫妻献花时,王松华触景生情,忍不住说:“要是咱的孩子还在,也该像他们这么大了。”赵平普紧紧攥着妻子的手,这个从没叫过苦喊过累的硬汉子,此刻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砺剑春秋 | 9000多个日夜、巡线数十万公里,这个夫妻哨所陪伴了他们的青春见证了爱

如今,50有余的赵平普早已服满现役光荣退休。虽然离开了梦牵魂萦的哨所,但他依然经常到巡线山路上走一走,说“心放在这里啦,只要过来转转就感觉很踏实”。而他在哨所旁亲手种下的7棵劲竹,早已成为一片葱郁茂密、生机勃勃的竹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