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鄉土廣播欄目,女孩用“小喇叭”傳遞政策好聲音

“組織派我去駐村,是對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好好幹!”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農村的脫貧攻堅戰場上,有這樣一位女生,她牢記扶貧誓言,勇擔百姓重託,在火熱的脫貧攻堅戰場上無悔地揮灑著青春和汗水。她就是剛滿26歲的楊方蕾。

自制乡土广播栏目,女孩用“小喇叭”传递政策好声音

楊方蕾寫信鼓勵幫扶兒童

到九保阿昌族鄉勐宋村駐村之後,面對千頭萬緒的扶貧工作,儘管早有心理準備,楊方蕾還是遇到了不少的挑戰。楊方蕾剛工作沒多久,加上沒有接觸過農村,又是扶貧“零經驗”的一個新手,楊方蕾難免有些擔心和焦慮,但勇敢戰勝了膽怯,楊方蕾還是咬咬牙打算在扶貧之路上堅持走下去。

“乾著急沒有用,找到解決辦法才是關鍵。”楊方蕾心裡暗下決心。為了儘快掌握村裡的基本情況,楊方蕾主動和駐村第一書記進行挨家挨戶走訪,與村民拉家常、談發展、想出路,詳細瞭解每戶村民的家庭狀況,並詳細作了記錄。為了更好地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楊方蕾常常放棄休息時間,白天走訪入戶,精準定位貧困戶信息,到了晚上再對白天走訪的內容進行梳理,結合脫貧攻堅政策和農戶實際,思考如何幫助群眾搞好生產生活、發展產業、提高經濟收入等等這些問題,希望通過找到好辦法幫助群眾早日致富起來。

自制乡土广播栏目,女孩用“小喇叭”传递政策好声音

走訪幫扶對象

“方蕾剛來的時候,也不能說心裡完全沒有擔心,感覺這是個‘小女娃娃’,對農村工作不瞭解,擔心她吃不了工作的苦。但是看到她來駐村後的工作狀態,真是讓我們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勐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景知法對這個“90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很是認可。

在走訪過程中,楊方蕾發現村裡的一部分群眾由於信息接收渠道單一,對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知曉率低,給扶貧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難度。此時恰逢“德宏邊疆好聲音農村小喇叭工程”啟動,這讓她產生了利用“農村小喇叭”創辦自制節目向群眾宣傳政策的想法。

自制乡土广播栏目,女孩用“小喇叭”传递政策好声音

楊方蕾在播出自制節目

在得到鄉村兩級的支持後,雷厲風行的楊方蕾開始著手實施創辦自制節目的計劃。楊方蕾和其他駐村工作隊員分工協作,利用村活動中心廣播和村微信公眾號“和美勐宋”兩個宣傳平臺,結合農村實際推出了具有鄉土氣息的“勐宋小喇叭”和“勐宋小課堂”兩個欄目,通過自辦欄目對村民進行政策法規和知識宣講。

每一期節目,無論是選題還是撰寫播音稿件,楊方蕾和駐村工作隊員都十分用心,從播音到後期音頻處理,楊方蕾都做到親力親為。由於兩個欄目宣傳的內容貼近百姓生活,宣傳方式新穎,加上楊方蕾甜美的播音,“勐宋小喇叭”節目播出後就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節目除了在“農村小喇叭”廣播外,在“和美勐宋”微信公眾號上的發佈也紛紛被網友點擊收聽和轉載,宣傳效果十分明顯。

自制乡土广播栏目,女孩用“小喇叭”传递政策好声音

楊方蕾與受助兒童在一起

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駐村工作隊員,楊方蕾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故事,更沒有驚世駭俗的壯舉,但她一直用行動踐行著當初的誓言,用青春和汗水繼續在脫貧攻堅路上書寫著人生美麗篇章。

雲南網記者 李熙臨 通訊員 董詩林 楊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