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消費行業如何渡疫?看這200+條業內商家自救最佳實踐

依照往常,春節前後應該是零售消費行業生意最為火爆的時候,但是2020年初的這場新冠狀肺炎疫情讓整個零售消費行業齊齊陷入了低迷期,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絕大部分商戶都被

客流量驟減、被迫閉店歇業、現金流斷裂等種種原因逼到了窘境。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機構對995家中小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從這些企業的賬上現金餘額來看,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只有不到10%的企業能撐6個月以上

2月1日,西貝餐飲的董事長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到,由於疫情的影響,西貝莜麵村預計在春節前後一個月的時間將損失營收7-8億元。雖然後來西貝及時獲得了融資,但是要知道面對一場全國性疫情,不是所有的企業主都像西貝餐飲集團那樣幸運,能夠及時的得到銀行機構的金融支持。

再者,通過貸款緩解企業生存壓力的這種他救的方法並不能解決目前零售消費行業的根本問題——無客流

零售消費行業的商戶要想在這場疫情中存活下來,除了等待政府政策扶持外,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設法進行自救。

其實自疫情爆發以來,行業內的部分商家已經開始根據自身產品的特點,結合疫情的實際情況,展開了一場抗疫自救,如餐飲行業的後廚直播;購物中心的雲逛街直播、在線導購;便利店的無人零售等等。

稱手團隊整理了自疫情爆發以來,零售消費行業300個商戶自救最佳實踐案例,涉及到了餐飲、茶飲、購物中心、便利店、連鎖門店、衣服鞋帽美妝彩妝門店、本地生活服務、本地物流配送等方面。商戶主要是從市場營銷、零售渠道、周邊商品、服務創新、組織管理、倚重互聯網等六個維度著手展開自救。


市場營銷上善於借勢

零售消費行業如何渡疫?看這200+條業內商家自救最佳實踐


這場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導致了整個零售消費行業陷入了低迷,但是很多的企業也借這次疫情的勢開展一場市場營銷。

武漢“封城”後,位於光谷的Wakanda咖啡堅持每天免費為兩家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外送咖啡,要知道在大家都被疫情鬧得人心惶惶的時候,Wakanda免費外送咖啡絕對是一場暖人心窩的行動,此舉被垂直媒體“咖門”報道後,全國無數網友都通過“雲買單”的方式表達支持,還有網友表示疫情過後要到此地打卡,這無疑是為Wakanda咖啡擴大了品牌知名度,提升了口碑,積累了粉絲。

當然,除了基於產品特點為一線捐物外。

像娃哈哈集團舉行的賣一箱捐一箱愛心義賣活動、重慶周師兄腰片火鍋推出的“馳援疫情抗擊肺炎”外賣義賣活動、千島湖半價義賣有機魚活動等等借公益進行營銷的方法是值得商戶們學習的。

畢竟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緩減商戶們的生存壓力,也能為國家全面抗疫獻上一份心意。

因為疫情,大多數的店鋪都被迫停業,但是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待業員工的工資是要照常發放。

2月8日,一段《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的視頻引發全網熱議,播放量超過10W+,老鄉雞的董事長束從軒在視頻中談到“哪怕是賣房子、賣車子,老鄉雞也要讓員工有飯吃、有班上”。

2月13日,老廣的味道公眾號發佈一篇名為《虧兩百萬,他說最壞的打算就是賣完最後一套物業》的文章,閱讀量超過10W+,文章提到八合裡海記的合夥人之一林海平表示“員工應得的一分錢都不會少的!哪怕是賣房子來發工資”。

這兩則信息傳遞著一個信念——公司再困難也會保障員工的利益。在這樣一個全國都遭受著疫情衝擊的大環境裡,商戶為員工的工資四處奔波,員工則擔心長期歇業,某天就被被裁員。

而這兩家企業的高層發話打感情牌,無疑是給全國成千上萬有著相同境遇的員工打了針強心劑,同時也為其塑造一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形象。

此外,拍攝做菜視頻在疫情期間被餐飲、食品等行業商戶格外推崇,他們根據自身產品的特點,聯合西瓜視頻平臺拍攝做菜視頻。

如雙匯用自家的火腿腸教觀眾做炒飯;慶豐包子鋪第四代傳承人教做“慶豐包子”;五條人糖水鋪教做玫瑰銀耳雪梨羹等等。

這些商家通過品牌植入將自家產品與做菜結合起來,既能暗示性的引導消費者選購自家產品,還可以為自家品牌進行推廣。


各行各業皆可直播

零售消費行業如何渡疫?看這200+條業內商家自救最佳實踐

都知道零售消費行業直面的對象是消費者,但是疫情期間消費者都呆在了家裡。對此,只要能讓窩在家裡的消費者肯為商戶的產品消費買單,那麼商戶們自救就成功了一半。

從目前稱手團隊整理到的信息來看,大部分企業應對疫情自救的策略方向大都是“線下損失線上彌補”,而在這一系列的線上自救策略,直播自救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毫不誇張地說直播是能救商戶們於水深火熱之中,並且各行業各業都適用。

商戶們之所以這麼看重直播自救,原因有四點。

首先,因為疫情,大部分的線下消費停止,生活的需求讓消費者自願或被迫轉往線上。

其二,據艾瑞傳媒發佈的《2019Q3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將超5億,達5.24億,其中40歲以下屬於零售消費行業主力軍的用戶佔了92.8%,這就為商戶們進行直播所需的人氣提供了前期的基礎保障。

再一個就是電商平臺對直播的加碼扶持,2月4日,京東直播對疫情期間需求旺盛的品類給予直播補貼;2月10日,阿里巴巴宣佈全國所有線下商家均可零門檻、免費入駐淘寶直播,這減低商家進行直播的成本,更多的商戶願意加入其中。

最後,相較於其他的線上銷售方式,直播售貨讓消費者既獲得產品信任外,又能得到場景信任,疫情期間,部分商戶將直播售貨與雲逛街結合起來,讓消費者看到賣場場景,給予消費者們最直觀的體現,滿足他們的購物體驗。

零售消費行業最早的一場直播自救是2月3日,上海鍾書閣書店進行的直播買書。

隔日,對人氣要求超高的草莓音樂節被迫停辦,其主辦方摩登天空與B站聯合舉辦了"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直播雲蹦迪,直播單日在線最高達到49萬人。

而引發全網關注的是在2月8日上海TAXX酒吧的酒吧舉辦的線上雲蹦迪,僅僅一個晚上,短短四個小時,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達到7.1萬人,收割730萬音浪,73萬打賞。

至此後更多的商戶通過直播聚集人氣進行線上售貨,就目前已知進行直播自救的業態就包括了購物中心、餐飲行業、服裝行業、美妝行業、農產品、酒吧、書店等等。

像北京龍湖長楹天街每天14點官方進行抖音直播,多家商戶在線直播,涵蓋服飾、母嬰童用品、潮流數碼、珠寶等多個業態,滿足消費者線上選品,宅家雲逛街。

眉州東坡將後廚變成直播間,在淘寶直播教網友製作湯圓,並且在直播下方設有速食半成品菜的食品鏈接供網友直接拍下以此提高商品成交率。

廣州AFIONA妍麗在看點直播平臺直播“在家就能做的美容秘訣”,同樣也在直播下方設有直播中所提到的化妝品的鏈接引導網友線上購買。

林青軒的首場直播秀直接由它的品牌創始人孫來春主持,邀請一百位美容顧問在淘寶進行直播售賣旗下的產品,並且打出“直播期間,山茶花潤膚油賣一瓶捐一瓶支援武漢”的義賣活動加大營銷效果。

如果說廣州K11雲逛街需要前期的VR技術支持,大多數商戶短時間內無法複製的話,那麼只需要藉助一個攝像頭,依託一個直播平臺的線上直播對各位商戶來說還是有借鑑意義的。


加碼創新業務和服務

零售消費行業如何渡疫?看這200+條業內商家自救最佳實踐

因為疫情,一些商戶的經營模式發生了變化,他們根據行業的現狀,對業務和服務做了一定的調整。

比如火鍋,普遍的人受到定性思維的影響,都認為火鍋只能堂食,但是呷哺呷哺、周師兄腰片火鍋、如在蜀老火鍋等火鍋品牌擴大了自家的業務範圍,轉戰外賣市場。

為了避免消費者共餐造成交叉感染的風險,福建二回熟臺灣涮刷鍋、魯西肥牛火鍋推行一人一鍋。

為了讓顧客“一次爽夠”,四川憶字茶飲聯合冒菜店相互放優惠券,既能相互引導客流,還能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

此外,針對疫情的特殊情況,餐飲的商戶們專門為外賣附上安心卡,並且採取無接觸配送。

以上的這些商戶在業務和服務方面的創新可操性都是比較強的,像外賣安心卡,最早是1月31日由餓了麼聯合西貝莜麵村、麥當勞等品牌商戶發起,之後被餐飲業的商戶們學習,在整個外賣行業蔓延開來。

這張小小的安心卡或許沒有太多實際性的意義,但是在這樣一個極為敏感的時期,至少在形式上能夠取得顧客的信任,讓他們更夠安心的消費。


調整組織管理——共享員工

零售消費行業如何渡疫?看這200+條業內商家自救最佳實踐

受疫情的影響,消費者無法出門,紛紛依賴上了線上消費,這造成了餐飲、酒店、影線等行業很多的員工都被迫歇業在家,而商超、生鮮、外賣等本地生活行業人手嚴重不足。

對此,2月3日起、盒馬生鮮、京東七鮮7FRESH、全家等都相繼發佈了共享員工的計劃,邀請餐飲行業歇業在家的員工以短期用工的方式加盟各地區門店,並且給予相應的工資。

沃爾瑪發佈歡迎社會暫時歇業員工到當地沃爾瑪兼職的招聘信息。

蘇寧紅孩子、閃送在各地的門店大範圍的吸納騎手、閃送員。

採取靈活用工的方法不僅能合理、高效的對人力資源進行調配,解決商超生活消費行業人手不足的問題,同時也解決部分企業的員工就業問題,緩解企業的成本壓力。


盤活庫存零售化

零售消費行業如何渡疫?看這200+條業內商家自救最佳實踐

為春節儲備大量存貨是消費行業的常態,但是因為疫情,商戶的生意慘淡,大量的存貨被迫囤積,尤其是餐飲行業,對於如何盤活這些庫存是商家們當務之急。

對此,餐飲行業將這些食材加工成半成品進行銷售。

如北京華天飲食在自建的外賣平臺上出售半成品年夜飯;小吊梨湯售賣經過預處理的淨菜和預加工過的蒜末、蔥段等產品;主打川菜菜式的眉州東坡啟動平價菜站業務,銷售瓜果、蔬菜、調味料、生鮮等商品,還推出各類成品、半成品菜式等等。

影院將零食、飲料等周邊商品零售化。

萬達影城全國多地門店,推出萬達影城囤貨節,通過線上銷售、線下配送的模式銷售零食、飲料、咖啡、雪糕,部分門店還銷售迪士尼、漫威周邊商品;蘇寧影城的部分門店除了線上出售零食禮包外還銷售消毒洗護用品甚至國際米蘭周邊服裝。

長沙茶顏悅色在淘寶茶顏悅色企業店鋪上售賣與品牌關聯的保溫杯、馬克杯、茶葉等周邊商品。

不可否認,商戶銷售品牌周邊的商品是能挽回部分損失的。

像北京華天飲食、小吊梨湯、眉州東坡這些餐飲企業通過銷售食材加工後半成品,避免了食材不必要的損耗,而蘇寧影城此舉減少了由於零食過期造成的損失,並且也為其提供了一些進項。

可以說發展品牌周邊商品,盤活庫存零售化是行業商戶自救的不可或缺的舉措,尤其是像影院疫情期間顧客幾乎為零的行業。


靈活利用互聯網、物聯網IOT等技術


零售消費行業如何渡疫?看這200+條業內商家自救最佳實踐

在這次疫情中,互聯網、物聯網IOT在整個零售消費行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如果沒有這兩者,尤其是互聯網,業內絕大部分的商戶連自救掙扎一下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默默地關門閉店等待政策的扶持或者還沒有等到扶持就已經倒閉。

可以說,正是因為互聯網把打破了空間的侷限,把商戶與消費者重新聯繫了起來,才能有商戶一系列的自救實踐。

像蛙小俠發起的“全民戰病毒”小遊戲;漢光百貨購物中心的在線導購以及前面提到的眉州東坡後廚直播等等都是需要互聯網支持。

物聯網IOT在零售消費行業主要發揮著代替人工服務的作用。

茶店內陳設有“取茶櫃”,顧客線上下單後,店員將製作好的茶飲放入櫃內,再通知取茶,全程顧客與店員有任何的接觸。

餓了麼、美團推出類似於快遞櫃的智能取餐櫃,櫃內設有紫外線消毒和保溫功能,保障了食物的安全。

碧桂園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從掃碼下單到整個烹飪過程都與人隔離。

湖北中百火神山醫院超市推行無人零售,門店不配備收銀員,只需要通過淘鮮達的自助收銀系統就可實現“無接觸收銀”。

這避開人力操作,在疫情期間既能減少人與人接觸產生交叉感染的可能,讓他們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同時也解決了用工困難的問題,還降低了人工成本。

以上提到的這些零售消費行業內的自救最佳實踐均由稱手團隊整理收錄所得,希望能夠給業內的商戶起到借鑑作用。

當然,零售消費行業包含的業態遠不止以上提到的餐飲、購物中心、影院、外賣、美妝,而遭受疫情面臨巨大損失的業態更不止這些。

對此,稱手團隊在零售消費行業商戶自救最佳實踐中同樣也收錄了其他零售消費業態的自救實踐。

在裡面,商戶們可以看到,超級猩猩是如何做到即使消費者不出門,也能讓他們參與健身;言幾又書店為什麼會選擇加入餓了麼外賣平臺。

如果商戶對這些自救實踐感興趣的話,歡迎在 評論區留下郵箱。這份零售消費行業300個完整的自救案例會即時給各位遞上,相信它一定能帶給各位商戶一些啟發。

最後,希望各位零售消費行業的商家們早日抗疫自救成功!!!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對995家中小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

http://www.chinatimes.net.cn/article/94219.html

《西貝賈國龍: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 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00201-352439.html

《一場直播收入近200萬,抖音、B站“雲蹦迪”為什麼突然火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65706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